HituxSearch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形式的思考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形式的思考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19-3-18 20:48:10      点击:

蒋知 查淞

摘要:本文讨论了新媒体对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产生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在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拓宽新生适应性教育专业指导的渠道,丰富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活动,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指导队伍,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处理。

关键词: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208-02

在新媒体被广泛运用的背景下,“00后”学子进入了高校校园,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随之面临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言论平等自由化全方位畅通了高校新生的资讯获取渠道,带给了他们高信任感的交流方式。然而,人人都是信息主体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新生在信息海洋中难辨真伪,容易形成歪曲的价值取向和沉浸于媒体世界中的不适应状态。新生适应性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之一,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在继承传统入学教育的前提下,需要保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因此,思考并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适应性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举措。

一、新媒体对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1.创新教育手段,提供了新的适应性教育平台。我国高校采用的传统新生适应性教育方式一般以新生教育周、新生适应教育课程,以及集中的军训和专题教育为主。从形式上来看,新生通过集中传播为主的渠道获取信息,辅以分散式的信息获取方式。相较于传统教育方式,网络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教学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于高校学习和生活了解的兴趣。同时,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为基础,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具有自由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基于日益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技术,高校在新生入学前即可通过微博、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适应性教育,作为新媒体一代的“00后”也乐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最新消息。

2.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刚刚踏入高校的新生因未改变高中以被动学习为主的方式而难以融入,新生入学初期所接收到的教育信息以及价值观念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正确使用新媒体平台培养学习自主性是越来越多高校的选择。基于新媒体自由开放的网络特点,学生们消除了性别、地域和身份的隔阂,以平等开放的态度表达见解,主动参与网络互动,开展思想交流。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建立让信息交流更加专业化,学生由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选择信息接收,极大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性,对其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3.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改善了师生关系。单纯授课方式的新生适应性教育难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缺乏对于学生真实想法的了解,师生间缺乏走进内心的互动,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信任关系。现阶段开展的新媒体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新生适应性教育,较好地缓解了学生对于老师的戒备心理,积极促进了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由于新媒体平台消除了师生的身份差异,学生可以在双向交流中获取资讯,与老师建立友谊。因此,从另一方面来看,新媒体也打破了单一固定的师生关系,搭建了自由谈的平台,人人以真理为师,学生们自然能和老师建立起信任感较高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对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1.新生过度依赖新媒体,难以在生活中真正适应。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使用新媒体受到学习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发表意见,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便发表的言论也随之通过网络发布出来,特别是在即时通讯软件匿名发表信息功能的帮助下,新生通过新媒体平台肆意发表个人言论,在没有师长监管的情况下,将网络作为了个人的发泄工具。这一情况表明,新生过度地依赖新媒体平台,遇到难题选择以虚拟身份抱怨,而并不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给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以及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2.对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新媒体平台的虚拟性让参与者平等交流的同时,无形之中也给了大家新的“面具”。高校新生缺乏媒体道德和网络言论责任感,他们在这一适应时期过多地使用新媒体平台肆意表达自我情绪,容易出现人格障碍,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个人状态。同时,新媒体信息堆积的特点,给恶意诽谤和蓄意造谣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负面消息易形成强大影响力,给当事人造成心理上的冲击。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高校新生,一方面,欠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另一方面,心理上重视和依赖虚拟的人物地位和影响力,因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会随个人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状态而产生波动。

3.对传统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提出挑战,增加了适应性教育的难度。新媒体时代的学子对于网络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接受度和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以往的学生,对于他们的适应性教育随之也需要按照其特点量身定制。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的适应性教育提出了教育方式和教育质量上的挑战。在教育方式上,高校单纯采用思政教育者灌输信息的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取得效果,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迅速和广泛传播性要求高校在吸收传统教育形式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创新形式开展适应性教育。在教育质量上,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教育技术和校园信息,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是提升新生适应性教育质量的必要前提。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形式的创新

1.利用手机终端,拓宽适应性教育专业指导的渠道.新媒体时代中,广泛应用的手机终端具有互动性、便捷性和隐秘性三大特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不仅可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同时可通过官方开发的手机APP等形式及早地开展,让学生在拿到入学通知书后就开始熟悉学校、结识朋友,接受全方位的适应性教育。然而,手机终端的互动性和便捷性也要求了高校在采用移动终端开展适应性教育时,需要有专业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完备的监督制度保障适应性教育的有效开展。学生能够获得官方的权威的信息,避免出现网络传播虚假信息和造谣等情况。手机终端的隐秘性带来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倾诉,能够为师生之间架起一条和谐融洽的心灵沟通桥梁,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及时排除心理隐患。

2.丰富适应性教育内容和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活动。传统的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主要通過教师讲课、学长学姐交流和学生自行学习等形式进行,每年的教育形式差别不大。在新媒体的广泛影响下,新生适应性教育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例如开发网课、微课等课程形式,通过社交媒体与任课教师进行互动,以及借助新媒体组织开展素质拓展等团体活动。在课程内容的学习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以漫画等学生喜爱的教育形式,将适应性教育的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

3.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指导队伍,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处理。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建立健全一支与时俱进、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管理队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时代要求。实现新媒体时代下的教育方式和技术的创新,教育队伍需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对于新媒体信息的全方位了解,同时能够及时更新科技发展的信息,网罗新媒体教育形式的最新动态。

四、结论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发挥传统适应性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育,创新了教育形式,也满足了新一代学子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平等互信的师生情感,提高适应性教育的质量。以学生为本,持续探索和研究,是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不落后于时代的必然要求。如何全方位发挥新媒体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与传统形式进行结合,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活动,是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需研究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高春娣,黄荟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新生教育的创新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5).

[2]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3]孟盛益.网络环境支持下大学生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策略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