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uxSearch
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探讨
录稿查询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探讨

来源:www.jyjxltzzs.net 2019-3-12 20:06:13      点击:

龙学美

摘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在“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在“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改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2.5+0.5”;中职教育;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3-0237-02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建设的需要,以及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规定,职业学校顶岗实习一般为6个月。中等职业学校学制将由原来的“2+1”模式改为“2.5+0.5”模式。把中职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调整为2.5年,基于这种“2.5+0.5”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应当针对这种学制进行设计调整,以加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效率。

一、目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阶段的中职教育结构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课程之间内部的知识联系,依然实行着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思想与课程模式。目前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能够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岗位需求,在课程设计与课程改革上逐渐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因此学科本位这种教育模式就难以适应目前中职教育发展的需求。

1.课程计划的设置上不够合理科学。课程计划是针对课程环节的整体规划,在一定教学指导方针的支持下,对教材知识按照学段进行处理。直接决定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的整体结构与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计上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首先在基础理论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导致学习顺序比较混乱,其次在教学设计环节上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比较有限,使得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比较有限。同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与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应用市场对于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目前教学过程对学生电子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有限,该专业的口径比较宽应当加强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性[1]。

2.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实训教育的功能。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实训课程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某一具体专业模块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目前在电子实训课程中实训教育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实训功能,过于重视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职业人格、工作态度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工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具有比较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可能会有意外状况的出现,因此校内实训基地与课程教学很难做到真实地模仿和再现。

3.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轨。在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处理以适应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但是目前中职教育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内容依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迅速发展与更新的生产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轨现象。电子技术领域是一个迅猛发展的领域,工艺设备以及技术更新换地代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技术得更新与补充。

二、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探讨

1.加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与考核体系的建立。基于中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用考核体系来对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与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当加强电子CAD、电子技术实践、电子工程制图,以及电子基础实验等动手实践课程的设置,在提高学生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探索能力。使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方面,既要包括学生平时的成绩,也要包含学生在实践课程上的表现,把岗位实习情况与学生理论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实行完整有效的课程考评体系,对学生的表現进行综合性地公平地评定,以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指导与激励[2]。

2.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加强教学演示。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例如在“逻辑门电路”这一课程的教学设计之中,逻辑门电路是数电的基础性知识,是学生由模电进入数电学习的重要过度课程。在引入课程内容之前,教师先进行一些轻柔音乐的播放,使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并对学生进行关于“逻辑”一词的讲解。之后教师利用实物进行演示,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逻辑门电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在演示工具上需要准备两个开关与电源、搭建板与灯泡,工具准备好了之后教师在搭建板上把两个开关进行串联以达到对灯泡的控制作用,通过这种演示学生能够明白灯泡或明或暗的条件。进而对条件进行控制,使得灯泡出现或明或暗的不同情况。

3.教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此依然以“逻辑门电路”为例。通过教学演示环节以及教师对于逻辑与非逻辑的讲解,学生已经能够对实验中的要点进行一定的把握。之后教师通过教学任务的布置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三人一组为最佳。在分组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差异性,把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基础有限的学生进行组合。教师首先对原理图与电路实物图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在实物图的指导下进行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之后根据原理图的指示理清楚不同元器件的符号以及之间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把二极管焊接在电子焊接板上。把不同的电压组别在两端进行分别输入,并用万用表测输出端电压,把其记录在实验表中。之后在把二极管构成的或门电路进行焊接,以及三极管组成的非门电路,并把在不同情况下得出的输出值进行记录[3]。

在實验完成了以后,小组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加深对或门电路、也门电路与非门电路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进而认识到这三种电路的逻辑应用与逻辑功能,提高了学生对于基本电路知识的认识与把握。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知识有了更加感性的理解与把握,也加强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契合了“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的教育理念。

三、结束语

在中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计划的设置上不够合理科学以及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轨同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实训教育的功能等问题,应当采取一定的优化策略促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加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与考核体系的建立,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加强教学演示以及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能够满足相关工作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俊标.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2.5+0.5”学制人才培养方案探究——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5,(8):23-27.

[2]钱玲玲.“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以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J].新课程:教研版,2015,(2):179-179.

[3]童敏花.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下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的开发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4,(11X):163-163.

Abstract:In the major of vocational school,electron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require students to have strong practical skills and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2.5+0.5"talent training mode,the electronic application teaching is facing more pressu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som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and proposed the "2.5+0.5".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the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can be omitted.

Key words:"2.5+0.5";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Electron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ajor;Teaching to 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