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你的位置:首页 > 录稿查询 > 刊文精选

浅析麻将文化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2-28 19:57:35      点击:

冯宏维 莫传玉

摘要:麻将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老年社区娱乐活动,它模拟人们在面对博弈时所玩的游戏,是中国人融入对生活的理解而创造的。如今,不少老年人将这个游戏与赌博靠拢,导致痴迷成性,影响身体健康。本文探讨了麻将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关系,提醒我们在照顾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同时,如何发展他们的娱乐活动,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作息。

关键词:老年人;麻将文化;心理特征;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8-0048-02

一、麻将在老人世界的流行

1.麻将对老年人的帮助。一些研究者针对老年人易患痴呆症状,运用麻将的游戏规则,发现玩麻将能导致一定功能上的刺激。研究通过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结合麻将分析患痴呆症的人的认知功能有何特点。受测者是经医师诊断患有痴呆症状(MMSE,score≤24)的62名老人,平均年龄接近84岁,在过去的6个月没有接触过麻将。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成一星期玩两次麻将与一星期玩四次麻将。结果表示:不管麻将玩的频率是多少,麻将在认知功能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对数字与非文字的记忆上。另外,香港中文大学学者也对麻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认知活动做了对比研究。他们对204位年龄在55—88岁的老年人,主要考察阅读及民间信仰以及是否会打麻将的老人的心理认知能力。通过中国版马蒂斯痴呆量表(Chinese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S)进行测量,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频繁阅读多的老年人量表总分要高于玩麻将的人。可见,玩麻将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患老年人痴呆。麻将归根结底是一种游戏。哲学家伯纳德·苏茨就对游戏进行过定义:“玩游戏就是自愿地去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通过一种轻松的乐趣挑战自我。老年人打麻将:一是消遣时间;二是考验自己的机制能力;三是为了追求愉快体验。游戏心理学家布莱恩·萨顿史密斯表示:“玩的对立面是抑郁。”许多老年人因身体状况欠佳,退休失去工作寄托,家庭出现空巢现象,适应不了而出现消极情绪。一方面,他们会为了缓解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选择麻将这种有刺激意味的游戏作为发泄渠道,从而排解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游戏中如果自己的牌技、运气非常优秀,他们会以此为豪。面对这样一种放松方式,麻将作为一种不需要专业监督就可以减少或治疗老年人痴呆症的工具,作为社区活动的项目之一,是可被大众接受的。

2.麻将对老年人的不利影响。如果把麻将看成纯粹的一种桌上游戏,则会提不起冒险决策者的刺激。因此,后来的麻将游戏改用砝码决定输赢成败的奖惩,成为一种赌博式游戏。这样的一种消遣娱乐活动,因能获益则会加深人们对它的痴迷,部分人甚至迷信地认为麻将只会带来赢的成绩而加大赌注。老年人由于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极易以自我为中心,一旦产生某种信念则很难改变。如有学者对澳大利亚悉尼地区469名会玩麻将的人,要他们对自身进行输赢评估,得出赌博指数(CPGI)为3.8%,其中中国的年长者及成年男性最为突出,他们会维持麻将的赌博行为,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在麻将中获胜。

老年人因为自卑以及不服老的自尊心,消极情绪会逐步增加。因此,在面对麻将这种决定胜败输赢的游戏项目中,老年人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寄托在上面。麻将的诱惑会填补一个人空虚的心房,一些老年人将大多数时间沉浸于此,甚至忘记老伴或忽略子女的关爱,并且将这份关爱转换为麻将的物质筹码。年轻人因为有过多的现实因素考量,麻将如果能替自己满足父母的心理需要,不少年轻人会愿意用金钱换取时间,让老年人在麻将桌上愉悦。结果导致老年人其实希望子女多陪伴自己,但子女以为只要给了金钱让老人去打麻将,他们就会得到幸福。如此恶性循环,老年人心理上的空虚则只能被赌博替代,以至当最后没有麻将打时,一些老年人会无所是从,最后失去生活的目标。

有句话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社会学家用年龄及层次来解释人终生发展的过程,发现人们对他所处的每一种地位都有自己的标准准则,甚至会要求对方必须遵循自己的规则。老年人喜欢和兴趣爱好相同或观点相近的人聊天或活动。通过麻将游戏,一桌四个人,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习性及感觉的人。所以一桌中,老年人所面对的其他三人往往是固定不变的,除非游戏过程让自己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否则这四个人可以一直在麻将的世界里生活。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模式带给老人一定的归属感,不过人际关系多少会变得狭隘。毕竟麻将牵涉到赌博利益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在面对金钱方面的考量时,往往是行不通的。牌桌上为了输赢吵得面红耳赤的例子,已数不胜数。这样的归属感,总有一天会被世俗观念所扑灭。

老年人如果长时间专注在麻将桌上,不仅对生理空虚是一次打击,对身体健康也是一次折磨。在老年期的骨骼中,由于无机盐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增加,有机成分(如骨胶原、骨粘蛋白质)减少,从而使骨的弹性和韧性降低,容易发生骨折。要是不注意锻炼身体,肌肉纤维萎缩,没有很好地发挥伸展性,最后导致弹性下降、僵化、不协调。如果再加上颈椎、腰椎和关节部分,由于打麻将的时候,人通常是维持一個姿势,一牌局下来短则2—4小时,长则可达8小时。如此地坐着僵持不动,容易导致膝盖血管不通,肌腱的收缩力和反射力都会减弱。麻将中,老年人除了手部关节能保持很好的舒展,其他地方如大腿、膝盖则会因僵化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或关节炎等疾病的产生。因此,老年人在玩麻将,切忌别把自己的身子当成青年时期那样矫健。适当时候不可过分沉迷,需要多活动自己的筋骨,这样对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老年人如何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

一是老年人积极融入社会,多做些志愿者活动。姜德珍教授认为,志愿者能使老年人做一些自己觉得有趣且有意义的事,进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它既是一种生活乐趣,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健。这样的公益活动,比起麻将面对输赢抉择时更能提升自我内在幸福度。参加志愿者活动,它包含用一种平和、包容的积极心态去面对生活,比起牌桌上面对输钱所致的消极结局,这样的助人自助过程,显然更有意义、价值和收获。

二是注意精神锻炼。老夫老妻应该携手去公园里郊游,可组织年轻人周末一同去旅行。一个人打麻将是孤独难受的,虽然它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但容易把时间倾注在牌桌而失去与家人沟通的机会,这难免会引发家庭革命。老年人应该更好地利用时间,把握每分每秒,即使拥有麻将,也能与家人把日子一起过得充实、丰富。

三是培养多重角度的思考模式。老年人多半为子孙操心,但因为不能做到换位思考问题,最后使得一些子女即使知道老年人的心意,也认为这样的心意徒劳无功。它会导致原本良性事件的刺激变成恶性事件,人们容易为一件事情而情绪激动。在麻将文化中,还讲求一个“忍”字,打牌者不会因摸得一张坏牌而眉头紧皱,也不會因摸得一张好牌而沾沾自喜。如何体验当下设身处地的思考,体会内在的精神能量,老年人可以透过麻将活动学习中的“忍”道,达到不以物喜、不为已悲、顺其自然,为后辈子孙面对突发状况能及时冷静起到示范作用。这才是一个智者的表现。

四是拥有良好固定的生活作息。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早睡早起身体好”是老一辈传给后代的一句警言。不少老年人因为痴迷麻将而乱了时间,甚至通宵达旦,最后导致身子吃不消。因此,老年人应该多关注自己的身体,闲暇时可以去公园打太极、散步、练操,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对陶冶身心、舒展全身筋骨、增强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功效。这也是不少长寿者的特点。

对于麻将活动,社区中有所响应有其积极的一面。子女及看护人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合理看待麻将娱乐,从而引导老年人积极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Sheung-Tak Cheng,Alfred C.M. Chan and Edwin C.S. Yu: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ffect of mahjong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6);21:611-617

[2]姜德珍.参与志愿服务,促进身心健康[J].老龄研究通讯(北京大学内刊),2007,(8).

Abstract:Mahjong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lderly community with the entertainment of the game. It simulates that people face of the game in their lives. It is Chinese combines the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creation. Now,a lot of old people will close the game and gambling,who lead to heavy obsession,affecting the body health. It reminds how should treat the elderly's psychological quality,and improve regular life work and rest.

Key words:the elderly;mahjong;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relationships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