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反馈机制全方位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6 20:23:38      点击:

王蕾 孙子昌 王鹤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和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群体正面临愈发严峻的挑战,所承受的各方面压力日益膨胀,其潜在心理问题也日渐突显。然而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且发展相对滞后于实际需求,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成效亦未能充分发挥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疏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现状分析,旨在以层级反馈机制为基础,构建心理问题学生的全方位关注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层级反馈;全方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46-03

教育部、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和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当前该领域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与挑战,客观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构建系统可行的对有心理问题学生全方位关注的工作模式,对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深挖问题的本源,客观、精准地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方面成因,集中精力将化解成因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提出可靠、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

1.个体与家庭因素。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显著变化的时期之一,大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尚不完备,却不得不接受个性与社会性的激烈冲突。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由于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不足,阅历和社会经验尚不丰富,大学生所能承担的消极情绪阈值较窄,往往难以正确看待和处理势必存在的诸多矛盾冲突,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不适。而个性的形成与幼年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密不可分: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使个体养成乐观、随和、礼貌等良好人格特征;反之,个体则易变得悲观、蛮横或孤僻。从某种角度来说,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和必要的经济基础也是个体形成完备人格的重要保障。然而大学生群体中并非人人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比如在单亲家庭中,婚姻的破裂会使父母将生活中的不满和愤恨加诸于子女,在潜移默化中令子女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否定别人的心理和行为;再如一些大学生面临家庭经济来源无保障、家庭劳动力因病缺失、家庭子女过多导致的开销负担过大等问题,精神压力巨大,过早地背负起人生重担,这些都给他们的人格与社会认知带来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他们不得不自立自强,孤独面对隐痛和贫苦,另一方面沉重的心理创伤或特殊的人生际遇易使其产生消极、懦弱、逆反或具有攻击性等不良心理状况[2]。

2.学校与社会因素。学校是与大学生群体联系最广泛的组织机构,大学的生活环境更贴合社会,学习模式更倾向自主,人际关系更趋于复杂,学校所提供的学习生活环境、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方式等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多年来高校的“学科本位”课程设置在塑造大学生人格健全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近年来素质教育在高校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虽然各高校都组建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教学、咨询过程重障碍咨询轻发展性咨询等。

3.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我国封建时期的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小农经济,逐渐滋养形成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现代西方文明的注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传统的价值体系带来了很大冲击,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伦理价值正处于从无序到有序的重构过程中,人们对物质的渴望极其强烈,很多思潮激烈碰撞、密集交织、互相融合,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觀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生群体还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自我防卫,容易导致道德困惑、心态失衡和认知失调。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践行全方位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就必须清晰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精准把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症结与制度缺陷。

1.心理问题学生数量占比高、增速快。我国展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使初现的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遏制。国家正值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诸多领域的潜在矛盾暴露,大学生群体承受的社会压力不降反增,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存在,更有增长的态势。2002年的一份研究表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全体学生的23.25%,90年代比率上升至25%,本世纪初达到了30%。研究报告同时预测,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人数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2010年大学生杂志社与中国大学生网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有过心理问题。苏州科技学院也曾通过SCL—90症状自测量表对1210名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本科生的所有问题因子(如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都显著高于正常成人常模。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形势十分严峻。

2.社会心理环境不完善,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社会心理环境指人脑对社会生产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等要素构成的生活环境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氛围。现代社会的各领域都在快速发展与更迭,社会制度的约束往往难以及时紧跟变化,易产生社会分配不公和公民道德滑坡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感到不安、困惑与迷茫,产生低落的情绪和动摇的信念,甚至是叛逆、极端的偏激行为。总的来说,大学生群体相对缺乏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不能辩证地看待改革进程中一些难以规避的社会问题,进而产生各种心理的不适症状。而社会教育还未有全面的功能体现,未能成功营造出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这无疑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一个阻碍。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受到国内外社會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早已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然而,一些高校的相关部门和机构未能发挥效能,有时仅仅通过单一的问卷测试或者心理普测为学生建立形式上的心理档案,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简单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采用医学化模式和程序,这种教育形式和工作作风严重淡化了心理健康工作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曲解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基于层级反馈机制,构建心理问题学生的全方位关注模式

心理问题学生基数庞大,已经成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学生如果未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干预,容易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和难以挽回的损失。基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宽领域、多层次的流程化措施,以期扎实推进制度建设,取得全方位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的新成效。

1.坚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查常态化,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各个高校都会在大学生入学之际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而在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对常态化的普查。随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深入,会遇到学业、情感、交际以及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针对大学生发展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普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学生,给予专业有效的援助。同时,在常态化的心理普查工作中,需要结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通过新媒体网络阵地和校园文化环境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真正的让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大学生的重视,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力求真正做到心理健康普查的常态化以及宣传工作的高效化。

2.全面建立层级反馈制度,做好心理问题案例的分析与归类。做好对问题学生的关注,需要精准发掘问题学生并及时上报案例。首先,构建由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的横纵向反馈模式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的全方位教育模式:在班级、寝室层面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心理联络员负责对本寝室同学进行关注,班级心理委员负责对本班心理联络员进行关注,其主要职责是关注寝室、班级同学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院系或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从而避免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骨干要分别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心理问题学生的疏导,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映给院系心理方向的辅导员或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让他们给予专业的指导,从而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个主体都能够定位准确,发挥各自优势,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和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有效弥补传统工作体制的不足,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和强大动力。

3.做好团体辅导和针对性指导工作,健全长期跟踪关注机制。团体辅导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团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学习、用心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以达到更好地适应生活,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端正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分布集中,学生个体间存在较明显的共性,因此团体辅导(朋辈辅导)更适合在高校开展。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专业发展、恋爱婚姻观等方面的团体辅导,培养大学生阳光的心态,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团体辅导的开展无疑将大大延伸教育的覆盖面并增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预警能力。同时,可以灵活依托于学校现有的一些优秀的学生组织、比如阳光志愿者和心理协会举办的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沙龙等活动,传递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在开展团体辅导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做好这些学生的心理辅导和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心理问题因与现实情境联系密切,容易复发,因此针对心理问题学生要进行长期的跟踪关注。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初次干预后,应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在日常的观察和例行的汇报中特别关注有问题史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有过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应定期进行健康评估。

4.加强家校联合,凝聚社会力量,营造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来源于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家庭与社会也能对心理问题学生给予重要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全方位关注问题学生必然迫切地希望学校、家庭和社会间建立牢固的联系和合作,共同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1)应建立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注存在离异、丧失劳动力、贫困等情况的学生家庭,方便及时与心理问题学生的家长及时取得联系,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获得学生家庭的帮助。(2)配置心理专职教师负责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的走访工作,以便于真正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从而能够给予必要、有力的支持和援助。(3)社会文化从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认识特点等方面影响着人的个性心理发展,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结语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其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和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以及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挑战,探索出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对心理问题学生全方位关注的工作模式,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Z].教社政[2005]1号.

[2]胡卓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