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综合智能技术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2-25 20:21:07      点击:

张谦 邬依林 欧周 马泽龙

摘要:本文结合智能技术的发展背景,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分析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并对结合智能技术应用的校企协同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对在新形势下探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开放式理念,研究培养出符合相关领域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智能技术;人才培养;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0-0015-03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今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除了在工业应用领域广泛使用的机器人加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储和智慧码头等場合外,还在民用领域里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应用、智能家居、智能抄表等,甚至将要出现的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智能家庭机器人等,这些技术必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1]。

我校作为师范院校,除了在师范教育领域具有较深的积累和经验外,在新形势下探索师范教育与技术教育结合,并提升工科专业教学质量,倡导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开放式理念,研究培养出符合相关领域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问题

探索结合智能技术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校企协同培养,需要结合具体的智能系统应用设计领域,从智能系统应用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入手,分析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对支持智能系统应用的校企协同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5],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方案

培养方案结合智能系统应用项目的实施来设置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整个培养方案体现专业教学的特点以及可操作性特征,并充分利用依托和加强校企协同,建立健全实践实训基地,以面向智能系统应用为导向和中心任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如何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以智能系统应用项目设计开发的完整性实施为目标的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大力度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实现内外部资源有机结合。加大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创新链条,实现不同学科之间、校企合作单位之间的有效协同。

(三)如何实现校企协同的内部创新机制

研究校内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校企协同管理,为学生提供专业教育培养环境,奠定创新设计所需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研究组建多种形式的协同教育平台、研究中心、实验中心、教学中心的可能性,组织不同教师一起突破体制限制,组成校企协同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以学院和系别为主体,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传统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四)如何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途径

校企协同是培养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展智能系统应用项目校企合作,研究以校企协同的教育平台为支撑,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方式,共同建立不同形式和丰富内容的实验室、实践创新基地和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如何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仅应该体现国家的教育政策,还应该反映学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市场需求的程度。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最终要由用人单位来检验,因此,需要明确智能系统应用项目相关知识领域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规范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评估教学过程评价中引入校企协同单位的行业和企业标准来考核教学质量和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打破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判定课程学习水平的传统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建立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门课程评价与课程群相关模块的评价相结合、符合校企协同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六)如何制订先进的师资培训方案

通过项目合作,开展校企协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否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成为校企协同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协同培养平台,深入著名企业,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探索切实有效的培养策略和培养方案,培养出掌握先进教学理念的优秀教师队伍。

二、实施方案

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研究的开展是围绕学科发展、企业利益、学生诉求等各方需求,结合智能系统应用的背景,在组织、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政府引领下在学校内部各部门以及协同企业之间进行协同的机制以及合理有效率的管理方法,以期解决不同学科间、校企之间资源分散、重复配置以及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促使学校、学科、企业、学生等创新主体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打破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障碍,改变小而散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实现开放共享和可持续发展[6]。实施方案内容如下。

(一)建立面向智能系统应用的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协调机制

以我校开展的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为契机,结合智能系统广泛应用的需求,探索适合产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内部学科融合与外部企业协同的育人的协调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学实训结合、长期有效合作、互利互惠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建立面向智能系统应用的校企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智能系统应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应与应用系统设计相关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相关联,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个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课程设计能力,并以企业需求为目标,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按照智能系统应用领域来设置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避免重复课程。

(三)建立校企协同的多样化教学过程培养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所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而是要求对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效进行评估、验收,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应按智能系统设计的目标要求,全面系统地设计、确定设计原则和评价指标。每个指标都要从一个侧面反映校企协同教学实践环节质量状况,各独立指标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指标的最佳组合,构成有机整体,从而优化评价体系。

(四)建立面向智能系统应用下的学科融合与校企协同实习实训体系

实习实训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智能系统应用的实训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把实际岗位所需的技能细化到实训教学内容当中,通过有效的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核心应用能力。项目开展需要研究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存在的诸多不足,开发部署校企协同的实训互动教学手段,推进工学结合的开展,真实重现企业环境,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真实工作环境与要求,促进学生综合创新技能的形成。

(五)共享资源的建立和师资培养方案的制定

教学资源的建立要以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实施为目标,灵活多样组织教学材料和资源,一方面要加强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设施建设,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与智能系统企业诉求接轨,能够模拟企业运营的实际,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将得到训练。同时依托校企协同单位,以跟踪掌握最新市场和技术动态、提升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为中心,设计长期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

三、创新要素

在智能系统应用下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不同协同单位有自己的视角,对其人才需求、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等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校企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校企协同主体间的协调是保证创新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而采用的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协同求解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研究建立智能系统设计校企协同的协调机制,帮助不同协同单位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并针对校企协同主体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研究创新的要素如图2所示。

智能系统产品是整个协同的应用背景,学校、学科、企业、学生等各方主体在这个背景下组织协同过程。组织是由多个主体所组成的协同团队,资源是完成协同过程所需要的各种平台、基地、人才、科技资料和工具等资源,过程即整个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过程。随着协同过程的进行,产品对象从初始状态逐渐变化到最终状态。环境为协同过程的支撑环境,一是指支持协同设计的平台,如校企合作项目、联合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二是指将产品、人、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效集成在一起的协同框架结构。在协同环境的支持下,人执行协同过程,调用需要的资源,对智能系统产品对象进行操作,在实现智能系统产品的情况下,达到创新人才培养、学科融合、企业需求等各方利益的满足。

四、实施效果

我校作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开设的专业基本涵盖了中小学开设的科目,还开设了与区域经济发展接轨的应用型工科理科专业,拥有一批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我校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健全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探索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模式,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专业实习和实验开出率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规定的要求。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院(系)教学状态评估办法》,鼓励协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另外还在在产学合作教育委员会指导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导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按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模块化设置,三个模块所占学时比例为1∶2∶1并明晰学生培养规格。总学分控制在160—170之间(含10个学分的公选课),其中必修课学分占60—70%,选修课学分占40—60%。每学期教学周数按18周计算,其中16周用于上课,2周用于见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理论课程16学时为1学分,实验(实践)课程原则上折半计算。这些都为多学科融合与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年来,在教学创新实践过程中:①初步形成了以项目驱动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实践实习、教师培训等;②培养了一批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熟悉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③构建了比较好的教育实践基地。包括教育厅批准建立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即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师范专业本科生校外实习基地;另外,我校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获得立项建设。这是我校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④与企业长期合作,建立良好的协同关系,在科研项目、产品开发、专业建设、实训与就业以及学术探讨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地合作,申请多项专利和省级科技项目,同时也被立为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⑤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讲义、教案、项目案例、课程管理;开发成功并已经运作良好的课程管理平台,包括课业管理、考核评价、成绩管理、论坛交流等;⑥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创新实践活动、学科竞赛等方面,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智能系统应用设计域,对支持智能系统应用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通过内部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素质的培养,并结合外部协同力量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为切实提高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谦,周如旗,邬依林,等.技术教育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165-167.

[2]陈亮.网络环境下多学科协同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张剑平,王益.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65-68.

[4]王迎軍.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 中国教育报,2012-04-23(005).

[5]徐立芳,莫宏伟,李金,梁红,栾宽.智能教育与教育智能化技术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3):116-117+119.

[6]刘沛清,屈秋林,郭昊.关于加强我国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几点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35-37.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