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声音

错位的教育何时能归位?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7-29 20:31:58      点击:


  引言

  母语教育在每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都应该处于核心地位,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重视并努力学好自己的母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外语的过度重视,致使我们以语文教育为核心的母语教育受到一定的冲击,其实,外语的地位凌驾于母语之上是错误的。笔者认为中国现在的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错位的教育。

  “美国大学的母语教育,不只是教授母语老师的任务,学校把许多外系的教授召集起来,强调每个教授,不管专业是什么,必须教学生怎么读,怎么写,并且要人手一本写作手册,从句法到标点,解释得清清楚楚。”[1]由此可看出,美国对母语教育的高度重视,而我们的母语教育相对于英语教育却处于弱势的地位。

  一、母语教育面临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大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大多数高中生语文基本素质本来就不高,大学若不再继续学习母语,学生的母语水平怎能不令人

  担忧?

  近几十年都说全民英语热,其实这个“热”应该打个问号,其实“英语热”只是个假象而已,多数人并不是从内心真正热爱英语而去学习英语的,只是因为要不断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大多数学生是“被英语考试绑架”着而不得不学英语的!现在中高考给“英语降温”的做法真是太正确太及时了!相信通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能对多年来形成的“强势英语”和“弱势语文”进行一种理性纠偏,让英语和母语都回归到各自的“本来位置”上去。

  二、造成母语教育和英语教育错位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母语教育与英语教育本末倒置的现象?笔者觉得主要是“英语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和考试制度上的错误造成的。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一)“英语考试指挥棒”的作用造成了二者的错位

  一说起“指挥棒”,我们就会想到“高考指挥棒”,就会想到整天在批评的高考制度,觉得唯分数论的高考制度应该改革,但仅仅是“高考指挥棒”造成的吗?仅仅是高考制度应该改革吗?“英语考试指挥棒”的负面影响早就应该纠正了,英语凌驾于母语之上的现状不仅仅是高考造成的,考研、考博、职称考试不都是英语一票否决制吗?“英语考试指挥棒”的决定性作用,已经贯穿和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了!当整个中华民族的公民在学习和工作的几十年中,需要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耗费在对国人并无多少实际作用的英语学习上时,母语教育的水平能不滑坡吗?

  (二)教育考试制度的错误导向造成了二者的错位

  任何一个国家把外语的重要性凌驾于母语之上的认识和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中小学考试分值不合理、大学课程设置中母语和英语本末倒置、考研考博英语一票否决等制度,对母语学习没有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反而起了负面作用。

  1.中高考分值没有突出母语的重要地位

  高考制度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从恢复高考以来,围绕高考制度的改革就一直在进行。中高考的考试分值设置不合理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中高考语文与英语分值并驾齐驱是错误的导向,没有突出母语的重要地位。温儒敏教授说:“我建议高考语文卷增加到200分,其中作文增加到100分,以此强化语文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扭转轻视母语学习、学生语文能力下降、语文教学被边缘化的趋势。现在英语是150分,语文也是150分,这显然很不合适。”[2]温教授对母语和英语在高考中分值应该有所区别的建议代表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北京高考改革给全国开了个好头,相信各省的高考改革都会对语文和英语的分值有所调整。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英语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也只是门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本应该是交流,但因为我们国内缺乏语言环境,我们学了几十年的英语根本就不能有效使用。 一个人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英语严重挤占了其他科目的学习。现在大学的男女生比例不均衡,女生多于男生应该和入学时英语成绩有一定的关系,一些大学的中文系和英语系,男孩子都成凤毛麟角了。如果中高考英语分数降低了,相信大学这种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现象肯定会有所改变!

  2.高等教育母语和英语的课程设置本末倒置

  几乎所有的大学一二年级都把英语作为必修课,而大学非中文专业竟然不开大学语文及大学写作课,这样的课程设置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大学就没有继续学习中文的机会,只学英语和专业课。大学有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而作为我们母语则没有任何规定,所有的大学生不管英语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无用处,都必须全力以赴地学,大学生用在学习英语上的时间实际上远远超过了所有的专业课的时间。而我们国家的大学,现在开设大学语文的学校并不多。

  3.考研考博中的英语一票否决制对母语学习起了推波助澜的反作用

  大学有志于继续深造者,不管什么专业都必须把英语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即使你的专业课成绩再好,哪怕都考满分,如果英语达不到规定的分数线,考研考博时能被录取吗?说白了,考研考博基本上成了考英语。专业课只要下功夫,考试一般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英语就不行了,因为平时没有语言环境,每天都得拿出一定的时间学英语。到考研前的一年,专业课上,学生大都拿着英语单词本在背单词。这不都是“英语考试指挥棒”在起作用吗?如果考研考博改成考中文写作呢?“英语考试指挥棒”自然就失灵了!

  4.职称考试只考外语更是一种劳民伤财的错误规定

  现在评聘职称,除论文是个必要的指标外,外语考试又是个硬指标,没有外语资格证就没有资格晋升。大家都知道,只要不出国,中国的多数人一辈子都用不上英语,但评职称必须考英语。职称考外语除了劳民伤财,对一个普通劳动者有多大作用?一些人要想评职称,自己不会就只能找人替考或作弊。说实话,全国的职称考试,有多少人是替考才过关的?正是英语职称考试滋生和助长了教育腐败!真不知道职称考外语几时休!   三、让错位的英语教育和母语教育归位的应对措施

  (一)中高考改变英语和语文的分值是迟到的明智之举

  母语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保证母语教学占据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考和高考对教育起着一种导向作用。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将由150分下调到100分,而语文则由原来的150分上调到180分。北京的高考改革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中国基础教育对母语教育比以前重视了,要必须保证母语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了。这个改革举措虽然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这应该是无数有识之士多年呼吁的结果。希望高考指挥棒的这种“正确导向”能让几十年母语教育和英语教育错位的现象得到纠正。

  (二)大学课程母语和英语设置本末倒置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大学教育课程设置极为不合理的现状应该有个根本性的转变,要开设一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课程。以前一些传统的课程对学生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有的课基本没什么用了,这就要求高校课程设置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淘汰掉一些课,更需要增加一些实用类的课,增加一些社会实践课等。基础教育开始纠偏了,那高等教育呢?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本末倒置的结果什么时候能得到纠偏?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评价机制、课程设置等更急需进行全方位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三)大学应该开设母语等级考试,大学生的母语需达到一定级别才能毕业

  人的一生需要终身学习,能熟练地运用本国语言文字,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是每个社会公民立足社会的必备能力。但我们的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可以说一直在夹缝中生存。高考指挥棒只能指挥基础教育,但大学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好多课程急需要改变,尤其是我们一生都在使用的母语,开设大学语文和基础写作是非常必要的。大学四年应该有母语的级别考试并应该像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发证书,只有拿到这个级别考试证的学生才能拿到毕业证。在大学应该形成一种重视母语、学习母语的良好氛围。

  (四)考研考博可以选择母语、外语两种考试科目

  在我们国家,母语写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考研考博可以尝试改成考母语。一直有人呼吁高考语文就考一篇作文,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考一篇作文,考查的知识面太窄。但经过大学的学习,研究生和博士生因为要从事研究,研究的成果需要整理和发表,需要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所以考研考博可以选择考母语写作。当然,一些需要外语的专业可以选择考外语。

  (五)除一些有必要考外语外,其他行业职称考试应该改为考母语

  笔者认为除了科研单位,除了平时需要使用英语的单位,职称考试可以选择考英语之外,其他行业职称评定应该由考英语而转为考母语。评职称应该和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有关,本质上应该和外语没什么关系的。一般到评高级职称时,多数人的年龄都超过四十岁了,而二十来年不用外语了,如果实打实考试,有多少人能考过?希望只有考试功能而没有实际作用的职称外语考试早日能退出历史的舞台!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离开大陆到国外发展的“海龟”重新回到了祖国,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了,这是值得国人庆贺的一件大事!外国人都来学习汉语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学好自己每天都在使用的母语!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