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1年第43期·《仪礼》德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8/3 14:09:01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3期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科研课题“《仪礼》德育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BJCZY2021C28)

[作者简介] 邢梦潺(1990—),女,陕西渭南人,硕士,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贯通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3-0184-05    [收稿日期] 2021-06-20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就目前对《仪礼》的研究而言,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对文本解读不足。未深入挖掘《仪礼》中的德育资源。(2)将中华礼文化简单等同于礼仪规范或者礼俗。礼文化从礼仪与礼义两个层面重塑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与价值追求,探求这种价值追求必须深入挖掘《仪礼》的德育思想与文化内核,将其融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3)未真正认识中华礼文化。(4)研究缺乏系统性。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深入挖掘《仪礼》的德育思想,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形成一套具有体用为一的实践精神的方案。本文将从《仪礼》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仪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仪礼》中的德育思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路径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与论述,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一、《仪礼》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根本任务。《仪礼》就是贯穿人们一生并注重“立德树人”的一部经典,可见二者的精神内核、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第一,从《仪礼》文本看其道德意义。《仪礼》即六经中的礼经,《汉书·艺文志》称之为礼古经,东晋人盛称《仪礼》。孔子曾经以六艺教弟子,六艺以礼为首。如今所传十七篇的简本,成书应在战国后期。“仪礼”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一套礼仪。西周时期某些地方遵行仪礼,而另一些地方则未必遵行,或者并没有完全遵行。到了春秋时期,遵行仪礼的地方变得少了,即使遵行其体系也不尽完备。孔子传承整理了“仪礼”,他希望弟子们能够践行“仪礼”。孔子在世时,有些礼仪已经写成文字,就是最初的礼经。礼在于行,在行礼中表达恭敬、表达期望。通过记录人们生活各方面的仪节,彰显移风易俗、礼乐文明的道德教育。

第二,《仪礼》体用为一的道德价值。人自脱离了原始的蒙昧生活开始社会化生活,就开始萌生道德化的礼。“体”即“礼义”彰显的道德,是通过人们的行礼过程及礼仪设置的意义所阐发的道德价值,标志着人类脱离了自然界进而走向文明。“用”即礼仪与行礼等形而下的具体的表现道德价值的仪礼等形式。礼仪通过行礼过程中对礼器的使用、礼仪的设置等展示一种高雅明礼的生活方式,对人们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体在于行,义在于知。知行合一、体用为一,共同彰显《仪礼》的道德属性。

第三,《仪礼》之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不可替代,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面临的问题有:(1)“立德树人”是需要在生活中去做的,然而现在学生很难深刻体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并将其用于日常生活。(2)抬头率不高,学生文史哲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生活历练。(3)做人的教育不能够深入人心。面对各种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实现引导学生自强厚德、安身立命,实现自主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邓球柏先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下了一个定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教育人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事。”[1]《仪礼》十七篇顺乎人情,通过冠、昏、丧、祭、射、乡、朝、聘等礼仪彰显礼的道德属性,教化人们在生活中行礼、尊礼,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精神实质一致。

二、《仪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仪礼》,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仪节的设置贯穿人的一生,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下面对《仪礼》十七篇进行分析。

第一,培养“立志自强,修德安身,勇担责任”的成人礼。《仪礼·士冠礼》按照古礼,记载男子(士之子至天子之子)年二十而行冠礼(即成人礼),通过庄重的礼仪形式,告诫他们“弃尔幼志,顺尔成德”[2] (P69),意思就是通过士冠礼,教化学生责以父子、君臣、长幼之礼,立志担负成人责任。首先在于一言一行、扫洒应对皆符合常理。《礼记·冠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3] (P1411)古人很重视士冠礼,彰显敬重之义。在这一礼仪举行过程中,行礼的青年人加三种不同的冠,即缁布冠、皮弁、爵弁。《仪礼·士冠礼》记云:“三加弥尊,谕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2] (P77)“弥”意思是益,增益,冠服后加益尊;“谕其志”意思是希望其德行有所进步,以激励受礼者立定志向,修德敬业,有所成就。《禮记·冠义》:“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3] (P1414)综上,通过士冠礼,教化青年立志自强,从孝悌忠信修身做起,明白人伦之道,安身立命,担负成人之责。

第二,培养“敬慎重正,庄严肃穆,持久和合”的士昏礼。昏礼以礼仪形式教化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从人生阶段的礼仪生活来说,昏礼是冠礼的直接延续。《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3] (P1416)婚姻的成立在于夫妻双方能够共同承担起承祧祖德、孝敬父母、教化子女的责任。从其仪节的设置来看具有古朴繁复的特点,用来教化大家不忘古道;行礼的氛围庄重肃穆,用来教化大家对昏礼的“敬慎重正”;行礼内容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先见证来保障婚礼的持久和稳定。因此,《仪礼·士昏礼》德育思想的充分阐释,有助于帮助青年人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婚姻观,在这个过程中重塑青年人对婚姻的责任感、认同感、秩序感和神圣感。

第三,培养“尊贤尚齿,长幼有序,仁德孝行,礼让和睦”的乡饮酒礼。乡饮酒礼三年整月一行礼,就是古代诸侯在乡大夫、乡中贤能的人中举行的三年大比,与其饮酒的礼。《仪礼·乡饮酒礼》:“主人与宾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升,宾升。”[2] (P202)三揖三让,代表对贤能之人、年长之人的敬重。乡党饮酒都在民居举行,教化民众知尚贤尊长,礼让和睦。《礼记·王制》:“习射上功,习乡上齿。”[3] (P193)意思就是在行礼的过程中尚德尚齿,尊长敬老。《仪礼·乡饮酒礼》中记载:“主人对。宾坐取爵,适洗南,北面。主人阼阶东,南面辞洗。宾坐奠爵于篚,兴对。”[2] (P211)这样,在行礼的过程中仁义相互交接,宾主各得其位,道德精神、秩序精神、规则精神得以体验和崇尚。对于具体的礼仪制度及其精神意义的理解和掌握都必须通过践行、学习方可掌握。通过乡饮酒礼的学习有助于同学们理解礼乐之道,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有助于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习俗。

第四,培养“志正体直,心力专固,功成德立,仁人爱物”的乡射礼。《仪礼》中记载了两种射礼,即乡射礼、大射礼。乡射,“州长与其众庶习射于州序”[2] (P1437)。大射,“君臣相与习射而射也”[2] (P1437)。射礼的德育思想通过行礼过程中必备的技能和德行来进行彰显。《礼记·射义》记载:“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2] (P1438)意思就是,射者通过习射动作及身体姿态可以体现出由内而外的中正、自律精神。射礼关键在于反求诸己,先正心正己,志正体直,心才能无所偏,从而功成德立。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3] (P1448)射礼对射者的技术道德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尊重动物的基础上,进行习射,这正彰显了射礼仁人而爱物的精神。通过礼仪活动的形式对参与者进行德行考察,在行礼的过程中移风易俗。如今学生步入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应该如何去竞争,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射礼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求诸己,志正体直,心力专固,功成德立,仁人爱物,以更好的自己来面对君子之争。

第五,培养“礼乐通情,恩好相和,修德学道”的燕礼。郑玄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群臣燕饮以乐之。”[2] (P389)《燕礼》记:“诸侯燕其臣子之礼。”[3] (P1449)意思就是君子以燕礼犒劳使臣。《仪礼·燕礼》中有:“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卿西面北上;尔大夫,大夫皆少进。”[2] (P396)可见君臣各有定位且上下之恩好。在行礼的过程中,明嫌之义,明君臣恩好和合、互相敬重之义,从而教化君臣彼此敬重、各尽职责,教化民众修德学道,为国为民。学生在对燕礼的学习中明白礼乐通情,在与家长、老师、领导相处的过程中,坚守职责,相互敬重,恩好相和,修德学道,完善自我,更好地安顿性命。在现代聚会中有长幼、有尊卑、有位次,其乐融融。

第六,培养“重礼轻财,邻国修好,敬悫不侵”的聘礼。聘礼,“邻国交聘之礼”[3] (P1456)。聘礼促进诸侯邦国之间的交往,更遵循救助危难、扶危济困的道义原则。在礼仪设置中,君主的表达方式、入庙登堂的仪节、主君的迎接慰劳,体现了宾主之间敬重谦让、重礼轻财、敬悫不侵的礼仪风范。重礼在于重视彼此的敬重与和谐。高校学生通过对聘礼的学习,理解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具备重礼轻财、诚悫不侵的和合品质。能够正确看待和评价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创、共商、共享。

第七,培养“互敬互重,共商国是,齐家爱国”的觐礼。朝觐礼的行礼过程展示了君臣之间互敬互重、共商国是的政治现象。虽然当下并无君臣朝觐之礼,但会面临上下级之礼。上下级之间也需要互敬互重、共商共建共赢的交往礼仪。学生通过学习朝觐礼,感受上下级关系的一种敬重、谦让与信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及主人翁意识,同时助于培养学生齐家治国的家国情怀。

第八,培养“节制人情,仁孝恩厚,立乎人道”的丧礼。古人重视丧葬之礼在于节制人情。因为亲人的离去,是痛苦而又无能为力的事情。丧礼在于节制人情,有礼有节地将自己的哀痛表现出来。人们在追远的过程中,阐述祖先的德行,教化人们承祧祖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立身行道,首先就是“孝”,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孝敬父母,那么将孝心推己及人,即可做到仁爱他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对于丧礼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孝心、仁爱之心。

第九,培养“肃敬庄严,铭记祖德,承祧祖志”的祭礼。祭礼,“言诸侯之卿大夫四时祭之礼。”[2] (P617)祭礼的宗旨是“报本反始”,即通过定时举办祭祀典礼,以表达对祖先、天地万物及有功于国家之人的恭敬与感恩。《礼记·祭义》中有:“孝子之祭也,盡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3] (P1213)古人在行祭礼的过程中,铭记祖德,承祧祖志,以立身行道。通过对祭礼的学习,教化学生祭礼教人不忘本来,饮水思源,知恩报恩。通过祭礼的学习,培养学生肃敬庄严的品质。

三、《儀礼》中的德育思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路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育各领域。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借鉴《仪礼》中的德育思想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

第一,立足文献研究,夯实学术基础。目前,关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献与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关于《仪礼》德育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尚未涉及。研究古礼,必须立足文本研究,夯实学术基础,进行《仪礼》礼义的梳理和阐发,即从高校教学实践角度考虑基于高职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问题。把《仪礼》德育思想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转化《仪礼》中与高校学生相关的礼仪,在仪式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秩序意识。通过进行相关礼仪比如冠礼的简单演绎使学生获得礼义的感知。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礼仪仪式是不断变化的,然而礼义对新时代是有助益的,贯穿于礼仪中的礼义精神是不可变的。

第二,结合课程标准,完善体制机制。由于二者融合的复杂性,必须立足《仪礼》文本,结合当下学生对古礼的认识与理解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标准,建构以教材、读本体系,课程、礼仪体系,活动、实践体系三者为一体的教育系统,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从而形成贯穿学生一生并能充分指导、影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的体制机制。综上,将《仪礼》中的德育思想付诸教学实践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建构礼文化学习的课程系统,将其学习落实于日常教学过程中。把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制度建设来保证推行礼乐教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助推思想政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第三,着眼学情分析,付诸教学实践。其一,立足学生对古礼的认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基础,进行延伸式专题教学。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设置的都是贯穿一生的教育。《仪礼》中的冠昏丧祭涉及人的一生,自冠礼立志担责到最后的丧祭,讲述修身、齐家、治国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培养学生孝敬为本、文化为要、礼义重于礼仪的品质。学习社会规范和习俗,提升修养,发展德行,使理性彰明,并使人走向成熟。其二,立足教材,分章节编写系列选修教材、活页式辅助读本。在主旨、内容等方面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地域特点、时代特点,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活页式图画补充教材,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仪礼》的生动例子,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吸引学生,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第四,创新教育理念,完善理论与实践。家、校、社会三方共同发力,以OBE教育理念为支撑,完善理论与实践,形成合力助推礼文化教育,涵养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学生特点,确定学生对礼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学习效果,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将礼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目标、手段、考核方式、激励措施、考核评价、奖励机制等。在教化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教育与考核评价方式。对于相关伦理道德的掌握、礼义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量身建立属于同学自己的行礼认知记录台账,用平时分、素养分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与践行。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礼乐文明的教化、移风易俗及道德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风、民俗、教育及家国和谐与安定都做出了贡献。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有效果,就在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充分接受了儒家礼乐教化、移风易俗的观念,形成了“以礼化人”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模式。礼仪的设计密切结合每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活泼丰富的生活教材、实践指导,时时处处都提醒我们做人做事的正确方式,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自身行动。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