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30 9:26:25      点击:

李铭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之意,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方面存在的政策困境以及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高等现实问题。从打破传统意义上“产教融合”的壁垒、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突出行业企业在学校中的就业指导功能、结合产业现状编写相匹配的就业指导教材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服务体系

【中圖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08-01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意义

1.发展产教融合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让行业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的有力举措

现阶段,相当数量院校的校企合作依旧属于浅层次的合作,如企业人员参与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开设讲座,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等较易实现,而实现真正把产教融合渗透进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让企业把培养人才作为自觉履行的责任等深层次的融合,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会遇到瓶颈,急切需要更综合性的部门牵头、在更高层面上进行政策突破。

2.发展产教融合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在推进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中具有关键作用

产教之间的关系也通常用经济结构与教育或专业结构的关系原理来解释.从这层意义上讲,“产教融合”涉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体制构建问题.第二层含义是指“产教”可理解为“生产与教学”,其中,“生产”(含服务和经营)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形态,侧重教学的实践情境;“教学”则侧重知识内容和技能、方法的学习。从这个层面上讲,“产教融合”侧重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问题。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契合产业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必须贴近生产过程,人才规格必须达到企业标准。

3.发展产教融合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增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高职教育,其功能定位是为区域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事实证明,高职教育只有与区域产业实现“产教融合”,才能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实际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互动式发展。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痛点和难点

1.企业作为就业指导主体作用与缺失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是“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这样的机制下,企业理应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各级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都只能是为大学生实现就业创造条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下,企业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主体性作用缺失普遍存在。

2.学校作为就业指导实施者在能力上的脱节

近几年来,国家对高校就业部门的建设极为关注,新的形势要求高校转变就业指导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让毕业生凭借丰富的专业技能,清晰的个人发展思路去迎接严峻的就业挑战,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结果只有政策性的、理论性的指导,学校作为就业指导实施者在能力上的脱节。

三、构建产教融合的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路径

1.必须打破传统意义上“产教融合”的壁垒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化现有体制机制,有利于打破制约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制度性壁垒;有利于广泛汇聚政府、行业、企业等各类资源;有利于激发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对接的积极性,校企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教学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

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做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薄弱、对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功能不足、就业指导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够的问题。为此,相关部门要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队伍建设、强化就业指导职能、建立就业保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

3.突出行业企业在学校中的就业指导功能

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结合产业现状编写相匹配的就业指导教材

按照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和创业的过程,以及产业现状,较详细地编写教材,教材的内容要包涵认识自我、职业认识、职业素养、求职面试、就业指导、创业准备、创业实施等专题内容,后还进行了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谢银满.聚焦岗位炼技能 产教融合促就业—以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技能人才培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232.

[2]汪瑞.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视角[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5):4-6.

[3]石艳.产教融合视角下工学交替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6,32(04):131-132+14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