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5-6 15:45:20      点击:

朱迪

《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研究

《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研究

【摘要】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视频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成为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有力助手。本文以《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了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建设实践及实施建议,希望能为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然药物学基础 微视频 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R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16-02

1.信息化的时代

1.1教学信息化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针对人才培养需要采取可行的措施,提升其素质水平。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充分融合,在教学信息化推进中拥有较好的效果。目前,世界范围的教学水平逐步提升,已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课堂逐渐实现向“学堂”的转变。信息技术是这种转变的中坚力量,信息化教学中呈现出很多特点,都凸显其在推动学校发展、教室的活跃性、学习环境改善,这个过程中,学习资源和师生关系也有所改变,他们都为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也逐渐成为教学发展中的变革力量。

目前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实现,多媒体应用和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也是信息化的体现。这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传统教育形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发生明显的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学的创新水平不高。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等药学教育应用信息化条件,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将学生做好整个主体,全面开展信息化教学。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具有推动作用,主要方式是阅读、写作和计算,这也是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础。通过这三者的联系进行分析,目前教育正逐渐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这种科技发展方式对传统教科书带来较大及颠覆性的影响。一些地方,退出了国外名校公开课,并在多个网站上播放,学生只要拥有网络,就能够进行免费的学习。这种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更加声情并茂,让学生无需走到国外就能够感受国外的课堂。

针对这种现象的原因,研究者找出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一是视频公开课的课程只是将教授上课的过程拍摄下来,然后播放出来,突出的重点是教而不是学。其二是视频公开课的时间,大约在4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长度,超过很多人的坚持范围,很难耐心看完。大部分人在学习中的期望是,能够在几分钟内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希望教师能够针对单独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主要的操作方法是,由顶尖教师和动画大师,共同进行内容制作,凸显课程的视频内容,并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小测试,增进学生对基础的了解,方便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知识,并在情景中分析讨论问题。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答案供老师评判,最后这些网络还能够提供学习资料。

1.3 本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天然药学基础》是药学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该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药材鉴定和药用植物,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拥有辨别植物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植物综合性状进行鉴定,学生还应学会显微镜操作,快速鉴定常用中药材,掌握饮片的真伪优劣。针对网络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能够辅助学生培养显微鉴定能力和性状鉴定能力发,为该书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次课程中,教学模式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显微鉴定与性状鉴定,主要集中在实训室中,学生需要在特定的场合,进行内容鉴定。但由于实际资源和场地的限制,教学场所主要是课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各班有一周的时间在显微鉴定实训室进行“中药鉴定技术技能训练”,以学生自学观察、鉴别为主,教师适当地点拨和总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多种问题,课堂中学生能够直观的认识各类药材的性状。

2.科研假说或技术构思

2.1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信息技术发展中,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都得到较好的运用,更好的拓宽了教师和学生获取药材信息的渠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中药数据库的建设,已经有近百种不同应用模式,这些不同的规模大多需要文献检索,使用专利数据库和成果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多数为中医药行业专家提供免费的检索服务,但是缺乏一定权威性与规范性。

2.2课程资源研究探索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植物、药材信息,如果仅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标本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虽然学校有植物园,但植物形态特征会随着时间变换,课程的教学受到季节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植物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本地区没有,仅仅利用标本图片无法完全满足教学要求,且药材标本容易变质,特征消失,如果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把植物和药材形态用镜头捕捉,开发成课程系列微视频,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可反复教学,弥补药材标本变质变色的遗憾。特别是,本课程可开发的三维直观教学资源知识点覆盖面广。

3.研究试验方法及关键技术

3.1关键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充分融合,可以利用录屏软件建立植物与中药材微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创建信息数据库,并在其基础上研究开发一个局域网,面向整个课堂教学实现辅助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提供给学生中药材及饮片的植物来源,产地等,提供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知识点检索。

3.2预试验情况

3.3教学资源开发探索内容研究

天然药物学基础是多数高职院校中药及相关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中药调剂员”的基础考核课程,还是执业药师(中药师)资格考试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存在多个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课时少而需要识别鉴定的药材多”、“课堂教学中很难呈现职业真实工作场景”和“贵重、稀缺药材标本难获得”等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学团队针对中藥材及饮片进行大量的收集、整体和拍摄,摄制了中药鉴定相关岗位的职业环境和操作流程,并结合实际创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图片和视频,了解中药鉴定的职业环境,认识常用及贵重、稀缺药材。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上难题迎刃而解,不但降低了教学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中齐.中药鉴定技术实训项目化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

[2]赵慧芳.中药鉴定技术项目教学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09(7)

[3]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4):19-21.

[4]徐丹丹,等.在药学类专业中开展微课教学的尝试[J].药学教育,2014(30):27-29.

[5]廖惠敏,等.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高教论坛,2014(4):84-85.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