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互联网+”背景下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4-26 13:27:10      点击:

[摘 要] 基于“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及独立学院的微观小环境,文章思考如何依托智慧教学工具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思政课教学评价中。按照形成性评价在独立学院应用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确认形成性评价在思政课应用中的八个基本步骤,突出智慧教学工具在思政课形成性评价使用方式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来破解思政课传统单一终结性评价,打破“一考定乾坤”局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互联网+”;形成性评价;独立学院;思政课

[作者简介] 张文雯(1988—),女(蒙古族),新疆塔城人,政治学硕士,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C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6-0029-04     [收稿日期] 2020-08-11

一、問题的提出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促使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改变人们的学习模式,一系列智慧教学工具涌现,如学习通、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也丰富教学评价的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考核评价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考定乾坤”成为思政课对学生考核的主要模式。这种评价方式只能评价学生对客观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其思想状况、应用能力、行为状况如何不得而知。因此,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评价方式的改革。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面向区域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生源的高考成绩较低。一般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意识、学习的自主性等方面相对薄弱,学习策略基本就是“考前突击”。但是目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模式未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实际情况。《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改进完善考核方式。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方式在高校思政课的应用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全面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水平的要求。本文在“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大背景及独立学院的微观小环境下,思考如何依托智慧教学工具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到思政课考核中,破解思政课传统单一终结性评价。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至70年代形成性评价产生。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里克夫在1967年《评估方法论》中提出。布鲁姆在1968年拓展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指出其是在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或者教学系统的评估,目的是促进教学。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形成性评价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人本主义思潮在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教学评价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强调将完整的人作为评估对象。代表性的学者有两位,其一是1989年库巴和林肯出版《第四代评估》,其二是1998年布莱克和威廉在1998年发表了题为《评估与课堂练习》文章。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更进一步地认为学习的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的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投入学习时的动机和他所采取的策略及所获得效果是三位一体的。评价不应仅仅关注学习的效果,还应当关注学习的动机和方式过程。”[1]

(二)国内研究

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形成性评价概念、功能等有关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第二类是关于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第一,基于对形成性评价概念、功能等与其他相似概念的辨析。受到国外形成性评价的影响,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形成性评价。具有代表性观点有高凌飚教授(2004年)[2]、吴维宁(2006)[3]、张曙光(2012年)[4]。除了形成性评价的表述之外,还有衍生出一些概念如“学习型评价”“形成性考核”“隐形评估”“学习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我们默认与形成性评价属于一类概念。总之通过梳理发现,我国形成性评价虽然起步晚,但发展比较迅速且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二,形成性评价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当前思政课考评存在问题和困境是命题内容呆板、考试形式单一、考后分析失当的共性问题。各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并不能真正的达到考核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程度,迈开了大刀阔斧改革的步伐。虽然探索视角不同、运行模式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在思政课对学生的评价中已经潜在的嵌入了形成性评价的理念,只是没有充分的整合,合理、科学、充分的运用形成详细的方案。高鹏怀,马素林(2008年)[5]、韦勒(2019年)[6]都逐渐把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视角转向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思政课的应用研究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从2014年这个时间点开始,丛喜权,马卓(2014年)[7]等就开始探讨过程性考核方式在思想政治类的具体课程中的应用。2017年之后形成性评价在思政教学中应用研究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形成性评价不仅应用于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考核中,还被应用于实践教学考核。第三,文献述评。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对形成性评价理论层面的探讨已经比较成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运用形成性评价,但实际高校思政课已在潜移默化中使用其理念。但不得不承认形成性评价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存在“四多四少”的特点:形成性评价运用从理论层面设想的多,实际设计出一套考评方案的少;形成性评价高职院思政课中运用的多,在独立学院思政课考评中运用的少;形成性评价在思政课的应用中依托传统考评方式多,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少;形成性评价运用中定量方法多而定性方法少。

三、形成性评价在思政课应用的基本思路

现有思政课逐步开始打破传统考核“一考定乾坤”的局面对学生教学评价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但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形式略有变化的考查,给学生的感觉和以前“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评价模式没有太大变化,给教师的感觉是增加了工作量;形成性评价中定量的评价方式使用的多,定性评价方式使用的少,甚至变为了多次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目标异化,仍然停留以对学生认知的测评为主。因此,本文尝试将形成性评价在思政课中改革和完善。

(一)总体目标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1.总体目标:明确形成性评价所要达到目标是关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综合评价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即知行合一,达到思政课的入脑、入心、入行的课程目标。

2.基本原则:在形成性评价运用于思政课的教学评价中应确立以下原则:确立评价的科学性原则而不是评价的主观随意性;确定评价的导向性原则而不是选拔性原则;确定多元评价主体原则而不是单一性的原则;确定评价的整体性原则而不是片面性原则;确定评价的动态性原则而不是静态性原则;确定评价的开放性原则而不是封闭性原则。

(二)制定应用的步骤

1.科学设置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课程评价中比例构成。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终结性评价性评价内容是对知识把握程度,而“知”是“情、意、行”基础,因此两者可以并存。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思政课程必须要有终结性评价,且必须采取闭卷统一考试的方式。因此,需要结合学校、学院等相关要求和情况,合理设置形成性评级与终结性评价在思政课对学生形成评价的比重,一般为形成性评价比重为40%或者50%。

2.制定详细的思政课形成性评价的目标。高校的思政课在课程目标上大体一致,但是每一课程目标上存在偏重不同,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更偏重学生在把握基础理论上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更偏重学生在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基础上的情感认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更偏重在了解基础知识上的行为体现等。因此,需要结合思政课程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出相应的评价目标。

3.确定思政课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思政课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线上和线下,交叉后变为四大主要内容:线上理论学习、线下理论学习、线上实践学习、线下实践学习。要针对这四大内容,分别设置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指标。其中实践部分特指思政课程内涉及实践,有些学者教师将社会实践、参加学院团委组织活动、参加学生会等都纳入实践课考核内容,使得实践考评的范围过于复杂,不便于最后的统计。实际上这些项目的考查在学生每学年综合测评中都有所体现,不必再次重复考查。

4.选择思政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时间段。与终结性评价静态考核不同,思政课形成性评价应当是动态,体现在对课程全过程评价,具体表现为平时和期中两个时间。通过梳理发现针对思政课有些教师学者主张延长形成性评价的时间段,如延长至一学年甚至整个大学期间;本课题认为此时间设置太长,不利于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考核。因此,考评选择的周期应当与课程时间保持一致。

5.采用思政课形成性评价方式。无论是实践评价还是理论评价、无论是期中评价还是平时评价,具体的评价方式有:口试、笔试。笔试可采取开卷、闭卷、开闭卷相结合三种方式。口试的方式除了现场答题有很多变种,例如答辩、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同样开卷的方式也有很多形式如课后作业、文献综述、相关主题的论文等,应根据学院、每门思政课程、具体的课程内容、客观环境等实际情况实际選择。

6.确定思政课实践和理论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指标。在选择评价的具体方式的基础上,针对评价内容和方式,详细设置评价的指标,制作量表。如针对理论学习,可以设置学习评价的两项指标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指标又可以细化为到课率、参与度、接受课堂制定任务;学习能力的指标可以细化为课堂笔记、书面作业、参与讨论、中心发言等。以此类推针对具体的评价方式制定详细的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

7.确定思政课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和选择工具。评价方法总体针对不同的项目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评的工具。线上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工具的后台汇总数据进行统计;线下的评价可以通过学习手册、学生的学习档案等工具进行汇总统计。智慧教学工具虽好但不可以独用,如在线课程视频资源的学习,虽然能看到学习与否,但是学习的质量无法保证,需要传统评价工具补充。总之,线上线下应该共存互补,共同发挥优势。

8.确定评价主体。根据不同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的不同确定评价主体,主要包括三类主体即学生、教师、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其中学生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议的方式。

(三)通过智慧教学工具收集线上课程数据,完善评价系统

课程数据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及实践教学中实时生成的、全周期的教学数据,为精确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服务。在“互联网+”大时代越来越多的智慧教学工具用于课堂,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及时把握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通过学生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改进,这就体现形成性评价具有而终结性评价没有的反馈功能。如雨课堂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的数据,综合反映学习预习成果、课堂参与度、课后掌握程度。同样超星APP可以掌握小组内部以某一主题为内容的交流互动过程,有利于教师掌握小组内部各个成员的参与小组作业情况,避免搭便车现象;同时还可以设置小组作业中学生评分、教师评分的比例,利于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真正做到形成性评价

四、结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思想意识认同和行为实践。因此,思政课中对学生评价应当加强形成性评价,破除单一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更重要的是,以评价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理论成果的认识,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只考“智”不考“德”,只考“知”不考“行”;只考核结果,不关注过程。形成性评价理念和方法引入将“德”“行”等非智力因素纳入考核评价的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习的全过程纳入评价当中,具有阶段性反馈的功能,能够促进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培育学习能力。同时课程评价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起到导向作用,对教师的“教”也有导向的功能。形成性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水平、行为表现、学习策略等都有一个很好的观察分析。汇总信息反馈给教师,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总之,形成性评价的在独立学院思政课中的应用可以兼顾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考查学生水平,而智慧教学工具的引用又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

參考文献

[1]李清华,王伟强,张放,等.形成性评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 教材 教法,2004(10),15-19.

[3]吴维宁.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6(6),18-22.

[4]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69-73.

[5]高鹏怀,马素林.发展性评价: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绩效工具[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2008(01),75-79.

[6]韦勒.加强过程性考核,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47-49.

[7]丛喜权,马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考核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7),152-154.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 education and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of our independent college,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apply formative evalua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by relying on intelligent teaching tool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goal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 it confirms the eight basic step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ighlight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aching tools in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the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breaks the traditional single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the situation that "an examination can decide everyth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quality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Key words: "Internet +"; formative evalu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思政课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科竞赛问题及对策分析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课堂问答环节信息反馈机制及评价设计
思想政治课要让学生主动学起来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