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障碍与实现路径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9 20:04:51      点击:

齐文浩 李新光 杨兴龙

摘要: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地方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使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实践模式和德育工作等方面存在阻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因此,地方高校应该从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新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德育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目标;障碍;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046-02

能够让地方高校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明确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障碍与实现路径,结合自身办学性质和实际,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能在剧烈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中不断前进。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应该体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地方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以本地区的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刻认识地方经济发展途径及其创新过程,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使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与地方高校既定的追求卓越的教育和研究使命相一致。不管怎样,地方高校都要时刻关注本地区与能源、水利、通讯、新兴科技、生物制药等相关的产业,并与相应的行业企业、专业市场、政府等进行合作,根据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急需应用型人才。

2.服务城市文化建设。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当地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当地城市文化的引领作用越发凸显,进而影响当地城市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的社会性和属人性逐渐凸显出来,不管是对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是对不同城市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都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这一切都需要地方高校培养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形成强有力的城市文化,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3.服务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地方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与活动定位使得地方高校承担着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的原因,与自身所在区域脱离不了干系,通过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顺利实现区域内的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真正实现按照国家要求建立起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障碍

1.人才培养目标障碍。在现实中,很多地方高校盲目追求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离了办学实际,效仿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轻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分追求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所强调的理论深度,忽视社会对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地方高校应该采用辩证的视角看待二者的关系,在注重理论培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师资队伍障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方面主要存在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定位不清晰和“双师双能型”教师缺乏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在地方高校现有的教师中,多数缺乏实践工作能力,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地方高校很少组织教师走向基础、进社区、进企业,很难把“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这都难以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3.教学实践模式障碍。在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方面,多数地方高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课程设置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为了学生考研和进行学术研究,课程体系设置中伦理课程过多,行业实物操作课程相对较少,教学实践环节较少或是没有。同时,地方高校的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形成教師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应用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很难被激发出来,这使学生很难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要求。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1.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应该转变传统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开放的心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深入调研,制定灵活性、个性化的符合地方特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奉献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优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地方高校可以建立科学的教师选拔和培养机制,在改进教师聘任制度上可以选择符合专业设置要求的教师,优先选择实践能力较强的并具有理论知识的教师,这些教师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主力,这样可以改善地方高校现有的师资结构,不断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还可以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补充“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促使教师队伍结构多元化,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3.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新模式。地方高校内部需要进行创新管理,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不能从属于理论教学,应该形成新的教学实践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应该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进行,改变以往通过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的理念,要结合各个专业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设定相符合的实践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杨兆廷,杨蕾,王宁.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06):15-17.

[2]朱家德.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超越[J].高校教育管理,2017,(05):30-37.

[3]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82-86.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