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打造优质英语课堂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30 9:16:29      点击:

刘雁琳

【摘要】有效情境的创设,是优质英语课堂的根基。有效的情境创设需要围绕故事文本,关注情境完整性;融入日常生活,体现情境真实性;鼓励发散思维,促进情境延展性。在如此环境下的英语学习中,学生们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

【关键词】有效情境 完整性 真实性 延展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16-02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英语教学亦是如此,创设实践语言的环境为学生构建语言交流的语域场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当今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主流方式。然而,对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多数情况下学生似是观众,像一个旁观者似的谈论着与自己无关的故事,没有灵魂的躯体怎能演绎出鲜活的故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主张学生要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适用性的情境,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不再出现“明知故问”、“生搬硬套”的“伪交流”现象。

一、围绕故事文本,关注情境完整性

1.Story time板块教学实例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Story time板块前,通常会创设一些与故事文本主题无关的或关联不大的情境,先设置一些侧重新词汇、新句型的任务,进入自己创设的故事,最后再进入文本学习。这样从故事阅读前到故事阅读中,学生虽已基本掌握了新的一部分知识,但在故事学习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回顾课堂,问题便出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与板块的主题内容毫无关联,且偏离了故事文本主题。教师创设的大部分活动并没有让学生围绕故事整体感知、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学活动忽视了情境创设的完整性,拓展活动也只是句型的堆砌和累加,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创设完整情境,紧扣故事文本主题,有效实施Story time故事教学。以“Wheres the bird”第一课时进行分析:

T:Hello,boys and girls. First, lets enjoy some beautiful pictures.(Pictures about beautiful views. Last one is about sky and bird.)What about the pictures?

T:Look,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eres the bird?

[Watch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about the story time)]

该教师五分钟之内便很快地切入文本故事,在之后的教学活动设计中皆以文本为主。接下来Listen and answer来整体感知文本,再通过Read and judge,Look and say,Read and act来逐步学习、击破文本重难点,理清脉络,再以保护鸟类来升华主题结束本课,这样就不会把完整的故事变得支离破碎,真正体现了情境的完整性。

2.Cartoon time板块教学实例

在绝大多数老师的眼中,语法教学似是孤立的,只注重语法的结构形式,局限于支离破碎地单句式操练,而忽视了语法的意义和功能,忽视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没有给予充分的语境而开展。这样也就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和吸收这些语法知识,更难以将相关语法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语言能力;只有当我们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去理解相关知识时,学生对这些语法知识的理解才更加透彻,也容易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将这些语法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当我们运用非文本资源创设语境,并引导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时,我们发现了如下困扰:一是基于非文本资源创设的语境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语境,容易加重学生语法学习的负担;二是基于非文本资源创设语境必然要浪费教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三是引入非文本的语境必然要占据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现行教材都以单元板块来设计和编排,每个单元板块所涵盖的主要语法知识在相关单元的故事板块中会多次出现,因此把单元故事文本作为学生感悟、提炼、操练和运用相关语法知识的语境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熟悉的故事文本能促进学生对相关语法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基于故事开展的语法教学活动又能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故事。

如何通过故事文本引导学生感悟、提炼、操练并运用相关语法知识。课例:在教授译林版新教材英语五下Unit 1 Cinderella第二课时的语法教学时,利用Fun time 中图片,将Why和because开展的教学片断:

T:Why cant I go to the party?

S:Because you must do the housework.

教师示范第一幅图,学生再展开其余三幅图。

T:Youre sad, dear. Why?

Because I cant go to the party.

Why cant you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I dont have beautiful clothes.

通过回顾文本故事细节,为学生运用Why和because开展语言操练活动提供了熟悉且有趣的语境,也突出了课堂及本单元教学的完整性。

二、融入日常生活,体现情境真实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發,教会他们用英语做事情,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的设计中,要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的原味中学生们也才会有话可说,课堂生成才会更加理想,更加真实。

所谓的生活原味,不仅仅是用现代化技术布置的场景,更离不开真实的语言交流。因此,教师要尽量围绕某个话题或者图片与学生展开真实的语言交流,通过相应的手势等肢体语言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创设一种具有现代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教授译林版新教材英语四上 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中:

教师拿出玩具篮球筐,与学生对话:

T:Look!I have a basketball.(投入篮筐)I can play basketball.引入课题‘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T: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 Yes.(未投中)

T:Sorry, you cant play basketball.

学生再投,投中。

T:Great!You can play basketball now.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Yes, I can.

老师带了篮球和篮球筐到教室,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打篮球的语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对新知留下深刻印象。首先通过示范,让学生懂得会打和不会打的区别,学生第一次未投中,教师引导说:“I can play basketball.”从师生对话、合作,学生懂得了真实交际,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真实的的语境中感知语言,有滋有味,学生也容易理解和记忆新学习的句型。

三、鼓励发散思维,促进情境延展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知识原野的窗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接受文本内容,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所学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创造。新教材英语这一教材“Story time”与“Cartoon time”板块都是一个个故事构成,有一部分对最后的结局发展留下了空白,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给故事情境设置结局。在五年级上册“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Story time”教学中,最后一幅图为Goldilocks与3只熊的画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为该故事自编结尾。

T:Boys and girls,can you try to make an ending of the story?

S: The three bears make friends with the goldilocks.

S:Goldilocks is afraid.She runs away.

S:The three bears eat the goldilocks.

S: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have dinner together.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发散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设置开放性情境就给学生留出了思考的时间,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分析、发现和总结,学生也就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把课堂教学向课外辐射,是有限的想法和感受得到无限的延伸,充分促进了课堂情境的延展性。

教师要让英语课堂更优质,故事教学更有效,需要深刻领悟課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解读文本,张连仲教授说:“尽量减少机械操练的形式,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语言交际让学生能够在语境下做出自然回应。”这种自然回应的能力也是小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敢于突破,不断创新,使得故事真正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希洁.现场感让英语教学情境走向高品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03).

[3]林丽.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开放性问题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05).

[4]苏杰.例谈小学英语故事语境创设的误区及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2015(21).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