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促进策略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2 20:06:09      点击:

张军华

摘要:转学造成的知识断层和社会比较带来的心理弱势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举措存在滞后性和低效性等诸多问题。大数据特有的大容量和高速性等优势,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跨部门构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甄别需要帮助的特殊流动儿童,并综合运用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团体辅导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090-03

近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流动儿童教育工作,特别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被写进了2017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随迁子女“钱随人走”政策将全面落地。这一利好消息将引发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进入城市求学,调研结果也发现近年来农民工随迁子女呈不断增长态势[1]。而面临从农村步入城市这一文明的跨越,流动儿童能否较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不容乐观及传统心理教育举措的困境

從农村进入城市,流动儿童除了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之外,还需要完成社会化的任务[2]。许多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容乐观,在学习、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首先,多次转学造成的知识断层,使得流动儿童无法有效融入社会。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与情感活动过程,频繁转学打破了学生原有学习的连续性,许多知识衔接不上,从而容易出现知识断层,加之流动儿童的流出地教育质量通常低于流入地,原有的基础和较差的家庭条件使得流动儿童的学习准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在“学习方式”和“言语发展”两个领域上的准备状态明显落后于城市儿童。[3]陈梅等人发现即使与非离村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得分依然较低。[4]

其次,比较劣势导致的心理弱势。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不仅对环境相对陌生,而且与周围同伴相比较,会在特长展示、穿着打扮、集体融入等方面处于劣势。他们虽然有较强的交往欲,但是在与同伴交往的时候不够自信。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自我概念水平显著低于同龄城市的普通儿童,表现出较强的疏离感和孤独感,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主流,甚至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偏差和反社会倾向[5]。因此,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会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而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也往往不够自信[6]。

由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学者从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层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明确指出在各个环节和层面都必须优先考虑儿童的需求[7]。在微观层面,也有学者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特征作出了点式评估。不过由于所提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相对不足,从而影响了干预的效果。例如有学者指出虽然亲子间的良好互动可以明显降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但是父母陪伴的时间难以保障。而教师的积极关注也可以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但是教师的时间同样也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将提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建议转化为教师和家长的实践活动,亟需寻找更具可操作性的心理教育手段。

二、大数据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教育工作带来的契机

首先,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在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新材料新能源的研究应用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8]。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教育部也曾经提出引导学校进行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工作,并以此来实现国内联网的高效运行。不少学者提到了大数据对教育产生的冲击,曲阜师范大学建立了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不少学者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影响。在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流动儿童教育方面,大数据所具有的实时性和时效性,为流动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契机。

其次,所需的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与传统社会适应追踪手段和干预方法需要较高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相比,利用大数据则需要的人力和时间较少。数据通常可以分为线上数据和线下数据,线下的数据包括学生手机学生上课听课、互动、奖惩情况、无关活动次数与时间等。几乎每所学校都会定期填写班主任手册、少先队手册、成绩登记、缺勤登记、平时表现、活动记载、荣誉获奖、家访记载表后20%学生辅导表等系列表格,里面就有不少关于流动儿童的信息,并不需要再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除了这些常规数据之外,随着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的普及,学生不少时间投入到QQ、微信微博、网络游戏等活动中去。现实生活中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很大程度上映射到了线上行为中。为此,教师可以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借助手机和互联网,可以轻松记录下流动儿童上网时间、网络频率、朋友圈互动、关注别人和被别人关注的情况、社会活跃度、亲子互动频率、浏览的视频以及电话、信息、爱好、交友状况等。此外通过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搜集流动儿童的血压、心跳、皮电、kinetic、加速度等反应情绪状态的生理指标。[9]此外,部分学生家长为了方便联系孩子,购买了可打电话的手表、可记录位置的运动鞋等,这些设备也可以记录下大量跟踪信息,更为客观的成长记录信息,这使得不必消耗家长和教师过多的时间来获取这些信息。

第三,时效性与针对性强。传统的跟踪和反馈手段由于需要教师一一处理,相对耗时,也就有了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归档不及时,则不容易回溯去寻找某个学生的以往资料,也不太容易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提出的应对策略也就不一定具有针对性,且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大数据则不同,只要设定了程序,就能够对流动儿童留下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也可以根据历史资料发现每位流动儿童的实际需求及偏好,通过发现潜在的规律,找到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学生,提取其在社交媒体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其问题成因,预警其可能发生的危险行为,从而提醒学校和家长有针对性地应对。

可见,大数据所固有的大容量、高速性、多样性和真实性等特点,为了解与干预流动儿童心理提供了较好的视角。充分挖掘并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便捷机遇对于突破已有方法的局限,寻找以往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盲点甚至是盲区,将个体置于整个社会背景和成长环境中完成可持续的心理整体扫描,以多维度、真实性视角呈现出流动儿童心理发展较为完整的面貌,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大数据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促进策略

首先,构建跨部门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跟踪与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影响其工作成效的因素比较复杂。以往流动儿童的教育主要局限于学校和教师,对家长、同伴和流动儿童自身及所处社区的关注不够,有时甚至无能无力。[10]而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则可以构建跨部门的联动机制,一起将问题解决,整体实现公共治理与服务,从而满足流动儿童的真实服务需求。获取数字、文字、图像等反映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水平的关键数据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只有在数据的基础上方可以建立面向儿童网络行为的大数据远程监控系统和方法。在获得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寻找关键指标,建立社会适应的预测模型,聚类分群,从流动儿童网络社交媒体中的关键词信息洞察其情感动向、思想状况等,增强学校和家长指导的针对性。当然,在数据方面,需要加强数据监管,谨防信息泄露。

其次,实时甄别需要帮助的特殊流动儿童。利用多种来源的文本型资源、数值型资源、音视频资源、图片资源等数据[11],实时监控流动儿童的心理动态变化,建立动态的社会适应状况的预估手段、追踪和预警机制,及时评估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预防社会适应不良带来的消极影响。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初步处理,筛选出社会适应需要帮扶的流动儿童,再次进入人工核查阶段。借助计算机和专业的心理和教育工作者,采集基于网络大数据的信息并进行关联分析,对需要帮扶的对象依据风险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分级,分别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识别及干预方案进行优化。对于社会适应总体积极的流动儿童,更多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鼓励其开发潜能,自我實现;对于存在一些困扰的流动儿童,则在家庭和学校层面提供引导建议,实施家文化建设[12],并通过体验式的活动帮助其自我修复;对于社会适应严重不良的流动儿童,则需要联合民政、公安、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进行预警和干预[13]。

第三,综合利用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干预等多种心理教育手段。教师应从方法和策略方面给予流动儿童以指导,实现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干预并举。在线上,通过流动儿童社交网络图预测其社会交往倾向,精确推荐好友,可以向流动儿童推送阅读性、可理解性、可执行性都比较高的帮助信息,而在线咨询和热线咨询途径等不直接接触的信息交流可以很好地帮助这些儿童。在线下,针对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流动儿童,灵活采取同一问题分组或异质分组,采用团体“沙盘游戏”和“解开千千结”、“星光大道”、“优点大爆炸”等团体辅导游戏,实施不同的现实干预方案,同时并给他们练习具体方法和策略的机会,并把练习结果反馈给他们。从而提高学生对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状况,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邬志辉,李静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2016,(09):19-31.

[2]张世文,王洋.“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7-120.

[3]魏彩.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4]陈梅.离村儿童的社会适应与学业成绩研究——以四川省某镇X学校和Y小学为个案研究[J].基础教育,2013,(03):105-112.

[5]吴新慧.关注流动儿童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J].社会,2004,(9):12-19.

[6]王中会,蔺秀云,侯香凝,方晓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影响因素:过去20年的研究概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37-46.

[7]段成荣.我国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6-50.

[8]Heyt,Tansleys,Tollek.The Fourth Paradigm: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M].Washington:MiGcrosoftResearch,2009.

[9]魏伟华.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个性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0):60-63.

[10]安哲锋,张鹏.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及反馈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9):93-96.

[11]李飞,葛鲁嘉.大数据之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边界与实施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6,(07):87-91.

[12]王虹.试论流动儿童班级“家文化”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3,(30):53-55.

[13]曹艳春,戴建兵.基于多维风险指数的农村留守儿童风险预警和分级干预机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503-509.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