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20 19:53:11      点击:

杜琴琴 曾小贵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也正在步入“互联网+制造”融合的时代。时代发展对我国社会的人才需要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对于工匠精神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工匠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255-02

随着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也正在步入“互联网+制造”融合的时代。这场时代变革对我国社会的人才需要提出了新要求,而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输送技术性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这场变革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黄金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尤其是我国正面临着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紧缺,这一挑战显得尤为紧迫。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成“中国智造”的关键阶段,国家对于工匠精神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各职业院校教育要承担起为国家培养更多工匠人才的义务,因此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而职业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对于“工匠精神”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仅仅在教育界,全国各界都普遍认为中国想要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工匠精神人才来实现这一目标。而职业教育在国内的人才培养与输送一直都与制造、技术与创新紧密联系着,关于国家最为需求的工匠精神,需要国内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中用工匠文化去培育和打造。我国需要打造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首先就要从职业教育抓起,只有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才能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当今社会,我国职业院校应该担当起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这一重担,为国家培养造就工匠精神应成为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中心工作。

一、职业教育应注重文化育人,将职业技能教育结合工匠文化的传承贯穿在教育过程的始终

职业院校想要培养的所谓工匠精神,不仅仅只是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应该是能够承担起社会赋予的使命,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强职业道德并具有“工匠文化”的工匠精神。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曾在“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中指出,职业教育应该“以德为先”,说的就是在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不只是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社会公德,更为关键的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职业教育培养的工匠精神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

在我国目前的职业院校教育培养中正是缺失了所谓的职业文化素质教育,即是对职业的尊重和付出,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对产品的专注和负责,对职业道路的坚守。这些在职业过程中不忘初心,不断追求工作的完美和极致,不断探索工作进步的具有工匠文化的人才,正是我国社会迫切需求的工匠精神。学生在学校是学到了想要掌握的职业技能,但是对于工匠文化的传承却是大部分职业院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所缺失的。所以,职业院校只有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加深对学生职业文化素质的培养,将职业技能教育结合“工匠文化”的传承贯穿在教育过程的始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职业素养的工匠精神。

二、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育人应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职业院校在教育培养过程中,让学生不仅只是围绕理论知识开展学习,更应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在实践中去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培育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造就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可邀请企业协同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人才培养标准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环节设置上应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采用学校和企业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等方式,企业应派遣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能师到职业院校中参与平常的专业课程教育以及与校内教师进行合作式科研。职业院校在人才输送阶段可与企业签署合作契约,学校可向企业输送人才进行进一步的社会实践,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践场地,企业中的德艺双馨的工匠精神可建立学徒制,进一步为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创造条件。

职业院校想要实现培养工匠精神这一目标,必须要重新思考和定位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想要打造出一批批社会紧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必须要以校企合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树立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实行产教融合,这样才能为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开辟新的道路。

三、职业院校要有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建设

在我国职业院校中的專业设置很多都遵循着一定的框架,这是在国家现有专业目录下进行的专业申报创办和专业人才培养。但是,职业院校这样的相对稳定性和单一的专业设置对于社会需求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单一的专业设置缺少交叉类专业建设, 而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新生事物不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紧密联系当今时代发展的,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工匠精神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是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职业院校在对企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的窘境在于培养的是在“专业目录”框架下的“温室花朵”,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始自终需要的是具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应该在自身专业建设方面上多下功夫。

国家想要创新发展少不了要发展新型技术,新型技术代表着多种技术之间的融合和多项技能的结晶。然而现实是职业院校培育输送到社会的人才是缺乏交互与融合的,比如,拿机器人的设计和出现来说就离不开机械专业、电子专业、力学专业、艺术专业等各类学科相互交融研究而成。而所谓的相互交融如何成为职业院校专业教育的常态则是我们未来想要培养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

四、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要培养工匠精神,还要加强自身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应提倡教师深入企业服务社会,健全职业院校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奖励机制,为了吸引企业中更多的具备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或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职业院校中需要有打造具有职业素养的师资队伍,且应该打造一支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关键。而职业院校想要打造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考虑专业人才的多样化;二是师资队伍的来源应该尽可能结合社会采取多元化。

五、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院校想要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国家教育体系的改革与支持,国家应该搭建平台给职业院校,为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结构,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支持。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搭建了从中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在我国,职业教育绝大部分仍然仅限于专科院校。职业院校想要进一步培养工匠精神离不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未来应该是职业院校发展衔接好应用本科,并逐步创办专业研究生职业教育试点工程,成为衔接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构建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我国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湛.职业院校要担当起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EB/OL].新华网,2017-09-23.

[2]王威.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J/OL].中国培训,2017,(6):1-2.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4]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

[5]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