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案例教学在《井巷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4 20:41:17      点击:

肖同强 尹士花

摘要:基于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井巷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讲授内容陈旧、课堂互动少、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工程实例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在《井巷工程》课程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大学生的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為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采矿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165-02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专业课程教学时,受到扩招期间“大班上课”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在专业课程中学到的只是“死知识”,难以有效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此,本文以《井巷工程》专业课程为例,对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一、《井巷工程》课程教学目标及定位

河南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采矿工程专业一直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井巷工程》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文件中指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任务是评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效果的实际达成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煤炭行业的大力发展,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发展。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井巷工程》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的课程目标和任务为:研究井巷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的综合性课程,包括岩石力学和钻眼爆破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类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由此可以看出,《井巷工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井巷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难题,课程考核的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井巷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扩招期间(1999-2012),正经历了煤炭的黄金十年,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规模急剧增大,最多时每级学生的班级数量达到十几个,因此扩招期间不得不采用“大班上课”,扩招过后,受煤炭行情的影响,学生规模出现大幅下降,每级学生的规模降至3-5个班,因此,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开始转变为“小班上课”,但是受“大班上课”教学模式的影响,主干课程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虽然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且教师很容易掌控每堂课的教学进度,但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弊端:教师讲授内容陈旧,完全照本宣科就可以,没有将工程中用到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传授给学生;课堂互动少,学生听课不认真,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而且学生听没听、听懂多少很难被掌握,学生学到的完全是“死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去主动思考问题,难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新时代创新型社会所要求的创新能力。因此,《井巷工程》所采用的当前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更难以对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当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讲授内容陈旧、课堂互动少、难以提高学生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等问题,难以满足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案例教学在《井巷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案例教学模式的提出。基于《井巷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讲授内容陈旧、课堂互动少、难以提高学生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等问题,提出了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基于实际案例的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它是通过基于实际工程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在教师讲授具体理论的基础上,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通过每个参与者各种信息、知识、经验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从而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模式针对特定的工程实例,通过分组讨论和师生互动,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井巷工程》作为采矿工程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讲授的是有关井筒和巷道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施工技术,与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工程问题联系紧密。而且,从事专业课程讲授的教师大多数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者副教授,本身主持或参与过较多的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因此,对于《井巷工程》的教学模式,可以借助授课教师自身经历或收集的工程案例开展案例教学。

2.案例教学在《井巷工程》课程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是基于具体工程实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它需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以《井巷工程》课程中的巷道支护这一章节为例,它具体的案例教学过程如下:(1)针对采矿工程的学生特点,首先要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要进行合理的案例教学设计。(2)案例教学开展的前提是,在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已经开展了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和煤矿的认识实习,对巷道支护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要讲授清楚巷道支护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让学生积累一些基础理论知识。(3)结合任课教师的工程研究经历编写案例,并提前将工程案例分发给学生,以6—8人为一组进行分组,并指导学生阅读和收集资料。(4)针对案例分析中的难点和疑点(比如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对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的认识,并针对具体的工程背景,让学生提出巷道支护设计方法,以启迪学生的工程解决思维。(5)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做总结汇报,任课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评判,使得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和经验。

3.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教学在《井巷工程》课程中的应用,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任课教师讲授内容新颖生动,在案例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不得不针对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去找相对应的工程案例,而且自身必须首先搞清楚工程案例的实质和内涵,在案例教学模式下,同样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课堂互动增多,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氛围明显改善;通过针对具体工程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工程理论和技术难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工程实践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当前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仍然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有效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基于《井巷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讲授内容陈旧、课堂互动少、难以提高学生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工程实例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在《井巷工程》课程中的应用,完成了课程教学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为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兴伟,张俊文,李玉琳.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在井巷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34(03):231-232.

[2]许兴亮.案例教学法在井巷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181-182.

[3]周华龙,雷武林,梁世伟.以岗位技能为核心在井巷工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37-3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