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多维度协同的新时期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1 20:31:30      点击:

叶红 肖蕙蕙 曹阳

摘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首要条件。首先立足新时期的学校定位,分析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师资队伍建设要受学校、政府和企业等要素的影响,最后,结合我校情况,提出了多维度协同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关键词:多维度;地方高校;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4-0006-02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历史使命,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在新时期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2,3],重庆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意见》文件,我校定位为应用研究型高校,其定位内容为:以建设行业一流、地方一流为目标,以应用型研究和培养卓越人才为重要任务,重点围绕行业产业需求与重庆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拥有一批行业一流、区域一流、地方一流的学科专业。新时期的学校新定位对师资队伍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师资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学校“202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将学校建设成为整体办学实力位居西部地区同类高校前列,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有重要影响的学科、行业领军型人才和教学名师。学科建设和较高的行业影响力在于人才,特别是是否拥有一批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教学名师。目前,我校在国内知名的学科领军型人才尚为空白,只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少数一级学科才拥有国家级人才、省部级学术带头人,还有相当多的学科没有省部级及以上学术带头人;全校只有2名重庆市教学名师,教学名师对学校目标定位的示范效应还难以彰显。

2.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学生人数已达2万多人,生师比高于教育部的要求比例,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数量不仅不能满足现有人才培养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未来建设应用研究型大学的需要。从全校来看,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仍然偏低,学位结构仍需优化;最后学历(学位)毕业于同一高校的教师达30.5%,同缘化程度较高。从各学院(部)来看,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位)、学缘结构发展极不平衡。年龄结构方面,个别学院(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比例较高,没有形成良好的年龄梯队。

3.部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我校部分中老年教师由于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修机会较少等原因,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大部分年轻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来自企业、公司等实务部门的锻炼,实践经验比较欠缺,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从而导致部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不能得到快速提升,创新能力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

4.学校与行业之间缺乏深入的互动,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广泛实施。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地方本科院校没有或失去了行业背景[3,4],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学校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社会效能低,得不到企业的信任和投入。而地方政府缺乏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国家制度与鼓励政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缺失,企业参与高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缺乏多方面基础。

三、多维协同的师资队伍建设

新时期的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5,6],内部因素有教师群体、学校学院及行政部门和制度层面的因素,外部有政府、企业,国内外高校和研究,只有充分实现这些内外部主体的协同,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实现新时期的学校定位发展。

1.解放思想,营造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氛围。全校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决贯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各级领导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发现、引进、培育优秀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把“引进一流人才、搭建一流平台、创造一流成果”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校内部门间通力合作,以服务人才为荣,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的校、院(部)二级管理体制,明确校、院(部)两级责任。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和重大问题的协调,要建立起研究、协调、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重大问题的长效机制,以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改善计划”,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补充优秀师资,为学校师资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在引进和补充师资(包括从对其他岗位转岗到教师岗位者)时,要把好入口关,严格根据各类教师岗位任职条件,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另一方面,要以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为重点,继续加大力度有计划地送培教师攻读学位,特别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以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学位结构和学缘结构,从而达到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的目的。

3.實施教师海外进修计划,加快教师国际化进程。一方面,利用国家、重庆市以及学校资金,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等,每年选派和推荐30—50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到境外高校进修学习,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拓展学术视野,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学术水平,增强双语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际高水平的合作资源,如学校先后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大学合作建立了重庆理工大学两江国际学院,与德国合作建立了“中德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已初步实施中青年教师国际化教育的常态化培训工程,在电子信息、计算机、汽车、材料、生物、化工等重庆市建设所急需的重点学科领域加大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育力度。

4.产学研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搭好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常态化合作[7],先后与长安集团、重庆机电集团、哈量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同时也与浙江、江苏、重庆和四川的多个县(区)市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为各类人才开展工程实践、交流互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打造了一批产学研创新平台,学校积极响应创新驱动战略,在两江新区合作筹建CQUT-KAIST国际联合技术研究院,与九龙坡区等共建了全市高校唯一的首批新型高端研发平台——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与清华大学等共建了清研理工创业谷,与巴南区共建了极速超越国家级创客空间,已入驻的团队及企业超100余个、辐射产值超10亿元,极大提升了学校在行业的影响力。通过上述产学研合作,极大地提升了我校老师的科研和工程能力,并将其在工程中所获取的新知识反哺于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立足我校的发展定位,深度服务重庆市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学校、政府、企业和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协同作用,紧紧围绕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逐步形成了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着力打造一支创新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徐振剑.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8):14-17.

[2]李阿瑾.对话“双一流”加快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7,(03):124-126.

[3]尹虔颀.“双一流”战略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台州学院学报,2017,39(02):53-55+78.

[4]王加青.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7,(03):40-41.

[5]胡垂立.終身教育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7,(02):129-132.

[6]江军,任毅梅.地方本科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与路径[J].职教通讯,2017,(05):59-62.

[7]朱来斌.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01):99-102+107.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s the primary condition. First of all,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chool in the new period,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 team should be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school,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in the end,we put forward a multi-dimension construction plan.

Key words:multi-dimension;local universities;teaching staff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