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教育模式构建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30 9:22:46      点击:

扶丹丹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着生活、学生和就业的多重压力,在校期间也会经受多重的心理挑战。做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高校采用的几种主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探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33-02

当前,大学生群体在学业、就业、情感、生活、社交等过程中,需要经受多重心理考验,需要他们有很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在这些复杂多样的情绪中,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就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

1.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1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高校偏向于注重学生的学业发展,依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高校将教育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上,希望培养更多的能够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小事,甚至不值一提,导致学生在校期间难以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长期下来,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2心理健康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高校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也比较滞后。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也配置不足,这些都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带来较大的困难。

2.高校主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教学模式,很多高校甚至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确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内容,能够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进行互补和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在教学中融入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感受人性关怀和文化魅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2心理学模式

高校的心理学课程也是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在开展心理学教学中通过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理论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问题分析技巧,了解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法对于心理问题解决的途径,自然在自身面临心理问题时,也能采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缓解和自我调节。

2.3医学模式

相对于以上几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医学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心理治疗部分。在医学教学中针对心理健康治疗方面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问题处理的基本医学方法,让学生能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途径和方法

3.1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掌握学生基本心理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方便学校实行动态跟踪。高校要对每年入校的新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动态跟踪。尤其是有心理疾病病史者,更是特殊关注。学校每学期都要在全体学生中进行特殊群体排查,对那些来自问题家庭、感情受挫学生、敏感脆弱学生、受纪律处分学生、抑郁学生、有其他疾病学生、延期毕业学生等建立台账,重点关注,掌握心理疾病易发群体的情况,以便在出现安全稳定事故前,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干预治疗。

3.2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高校可举办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从不同角度讲述分析大学生不同心理状态的一系列表现特征;通过一些真实案例并结合心理教师多年咨询经验,详细阐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咨询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心理咨询方法,判断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运用心理学实验分析学生心理“泛化”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处理建议;针对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科学的解决方法。

此外,学校还可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得到有效帮助,缓解压力,调节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关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积极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候金波,张建和,刘芳.基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以ZDZ大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106-108.

[2]李仁莉,代俊,袁晓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接受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攀枝花学院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01):106-112.

[3]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06):37-40.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