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面向创新发展的陕西高等教育“四个一流”建设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8 20:49:45      点击:

李博 胡大伟 王来军 赵现伟 胡卉 高扬

摘要:在国家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陕西省提出“十三五”期间进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專业”建设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陕西省高等学校“四个一流”建设的内涵,分析了“四个一流”建设对陕西省创新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建设理念、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与方案制定等5个方面提出陕西省高等学校实施“四个一流”计划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双一流;四个一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226-03

一、问题背景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钟秉林,2015),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而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也纷纷出台立足本地区和本校实际的“双一流”建设规划和指导性文件。陕西省于2015年11月发布了《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陕西高校建设规划》),并在随后召开的陕西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将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支持1—3所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力争5—7所高校达到全国一流水平,50个学科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本文在分析陕西省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家推行“双一流”建设方案和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给陕西省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陕西创新发展的内涵、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四个一流”建设对陕西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最后,研究了陕西高校应采取哪些措施对策实现“四个一流”,加速陕西创新发展。

二、高等学校“四个一流”建设的内涵

四个一流中,一流学科是基础、是核心,一所大学具有较多“一流学科”,才可以谈“一流大学”“一流学院”“一流专业”。陕西省提出的“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是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具体化。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必然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去承担其职能,学院是大学的次级行政单位,承担大学日常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层和系、所、实验室等基层教学和科研组织之间协调、沟通、交流的中间组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科的含义较多,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更多地是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它与作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分支(即学术分类)的“学科”含义也有关联。专业指的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通过独立的教学计划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在我国,专业划分发挥着一种很强的管理上的规范功能,规范着高等学校的专门人才培养的口径和领域,也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专业的设置往往要围绕规定的学科进行(刘海燕,曾晓虹,2007)。

大学建设的基础是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说,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一流学院的建设,一流学院越多,建成一流大学的可能性才越大。而专业既是学科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对接的桥梁,在我国,它又发挥着规范人才培养领域和口径的重要管理职能,几个相互具有较为密切联系的专业往往共同包含在一个学院中。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基地,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科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只有学科的分化和综合达到一定高度,才有相应的新专业的出现。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与一流专业的建设同步推进,才能使学科建设为人才培养服务。

三、“四个一流”建设对陕西省创新发展的作用

在“四个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是开展其他“三个一流”建设工作的抓手,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办不出一流的专业,何谈一流人才的培养,更何谈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拔尖创新型人才和一流人才正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标准。一流学院的建设从组织结构上保证了一流大学的建设。因此,“四个一流”建设分别从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三个方面保证一流大学的建设。其中,一流学科建设是途径,一流专业建设是保障,一流学院建设是纽带,一流人才培养是目的,一流大学建设是结果。理顺了“四个一流”建设的之间的关系,也就不难看出陕西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对陕西省创新发展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陕西省强化全面创新的核心,“四个一流”建设为陕西省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和持久智力支持,并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首先,高校是人才的摇篮,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他们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次,高校是创新型人才集中、智力资源荟萃的地方,有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各类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人才专项五大计划的依托单位和承担单位,本身就可以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高校是官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联合研发、实验测试、技术转让、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科技创新。

四、陕西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对策

1.牢固树立“双一流”和“四个一流”建设的理念。不管对于原“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还是对于其他非“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而言,“双一流”和“四个一流”建设,都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目标,更指引了一种奋斗的方式和向着目标迈进的途径。陕西省各高校都要牢固树立“四个一流”建设理念,积极响应“四个一流”建设计划,做好动员工作,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定位和发展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四个一流”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

2.进行精细的顶层设计。定位准确是高校“双一流”建设避免盲目性和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四个一流”建设中的定位不同,则目标和战略规划也不同,比如C9高校和“211”高校,综合型大学和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目标、规划、实现步骤就不尽相同。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顶层设计,选择适宜抓手,带动“四个一流”建设。

3.抛弃历史上的办学包袱,制定合理、可行的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四个一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地方、社会、高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全体动员和全员参与。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将很难成功。“四个一流”建设的具体实现路径因地而异、因校而异,但是作为非世界一流学校、非世界一流学科,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学校和世界一流学科,还是有些需要共同提高方面,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①制订分步走战略。强化“四个一流”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四个一流”建设为契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选准优势领域率先突破,坚持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学院、一流大学“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以发展学科特色为基础,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制定分步走战略,明确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对其进行嚴格把控,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确保分步走战略按计划实施。②整合学科、专业,突出特色优势。继续整合和发扬优势,让强项变得更强,并千方百计利用强项资源为短板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大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存在同一个学科和专业分散在不同的学院中的情况,如长安大学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一个二级学科就分散在了三个二级学院中(公路学院、汽车学院和经管学院),这种情况导致有限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被进一步分散,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和建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学校尽快进行学科调整和专业整合,将同属一个学科的专业整合到一个学院,进而突出学校和学院的特色和优势,为“四个一流”建设扫清障碍。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进行了很多积极、有益的尝试,如何把已有的改革成果统筹到“双一流”建设这个目标之下,从我国的国情、地区情况和高校自身情况出发,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双一流”建设能够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特别是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杰出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终结“钱学森之问”。

4.从师资力量国际化入手,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尽早启动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向全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优秀人才敞开大门,同时鼓励教师、学生走出国门,到世界一流大学去参观、学习,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师生进行交流。鼓励教师跨国联合申请项目。

5.重视管理体系和保障制度的设计与完善,建设高水平职业化管理队伍。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体系和保障制度并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高校管理体系、管理队伍和保障制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使高校的智力资源辐射当地企业。多渠道获取科研经费,改革并完善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科研经费出国交流。制定合理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措施,主要从研究活动本身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最后,要全面理解“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内涵,避免片面追求各项论文指标,如ESI指标等。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大学,需要各学校管理者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找准自身定位,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保障制度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工夫,抓住机遇,从根本上全面提升自身的学科实力和综合实力,争取早日达成“双一流”建设中所设定的目标。

五、结论

陕西省高校“四个一流”计划是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具体情况与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相结合的产物,为陕西省高校实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标指明了方向和具体路径。为促进“四个一流”建设,建议陕西省高校牢固树立“双一流”和“四个一流”建设的理念;进行精细的顶层设计;抛弃历史上的办学包袱,制定合理、可行的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从师资力量国际化入手,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高度重视管理体系和保障制度的设计与完善,建设高水平职业化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大学的走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3-120.

[2]刘海燕,曾晓虹.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4):29-31.

[3]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6,(1):24-32.

[4]尹达,申大魁.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思想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122-124.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