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让名著电影进语文课堂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29 15:49:23      点击:

于然

【摘要】由于高中生学业负担重,课外书籍的阅读常常和教材脱节,对文章的理解不到位。在教学中,通过观赏经典电影,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这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电影教学中,本文提出要在“正确的导读、严谨的甄别、观后的反思和延伸的关联”四个方面下工夫,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名著 电影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9-01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文章的时代背景、文学流派等知识了解不足。虽然有的学校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以课前导学方式解决了一部分这种现象,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阅读量过低的现状。而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来说,阅读教学非常重要。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多元化,对知识的渴求更急迫,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海量信息的筛选能力也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阅读水平。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但长期缺乏阅读,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会变成工具教学,甚至只是高考的识字工具。我们需要加强学生对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使之成为学生的精神养料,这也是符合高中语文课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兼比较文学系主任詹姆斯·安格尔称: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灵魂,并给他带来终生的审美愉悦。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教师平时在课外不敢给学生布置过多的阅读,否则学生无法完成各科作业;而缺乏阅读的学生又无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明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也应该是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源,这就解决了困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量难以达标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根据学情,开始尝试把名著电影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电影这种“快餐文化”了解经典名著,拓展学生语文视野,加强语文感知,收到良好的效果。

单纯的看电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把电影当成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首先要有导读。将电影引入语文教学,必须要有教师的正确导读,这其中包括对原著意义的解释,对作品时代性的理解,对电影与原著区别的讲解等方面。在欣赏电影前,要求学生课外做一定的功课,先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对深刻理解电影和原著都有帮助。每次电影教学,我都会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他们查阅的影片背景、主要人物特点,同时我提示学生在观看时要注意哪些重点方面。有时我甚至事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这样更能抓住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我在和学生一起欣赏电影《祝福》时,就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必修3中《祝福》原文,查阅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理解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命运的态度根源,正确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其次要有甄别。电影与原著之间是有区别的,电影改编有三种类型,一是移植,即忠实于原著的电影;二是诠释,导演用名著诠释一种理念,但表现形式与原著可能不同;三是仿写,利用原著的人脉重新构建故事。这三类里,我一般只选择移植名著的电影提供给学生,因为我们观赏电影的目的是通过电影感知原著,要尽量观赏那些忠实于原著的电影,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比如必修4里的莎士比亚经典名剧《哈姆莱特》就有四十多个版本,最新的由迈克尔·阿梅雷达导演的现代版本对原著的忠实程度就不如劳伦斯·奥利维尔1948年黑白版,因此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时,要讲清电影的改编性,强调要通过电影接触原著。说到底,语文课堂中的电影观赏,还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能力。

第三要有反思。电影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为看电影而看电影,要让学生通过欣赏电影提高对原著的深刻领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文章主题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所以每次组织电影教学,学生都要在课后撰写观后感,要用自己的话结合时代背景对人物性格或某一事件进行分析,抒发见解,从而加强对名著的理解。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他们对名著中的各种描写手法有了直观的认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运用较为熟悉,在自己的写作中受益匪浅。

第四要有关联。在语文电影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电影本身,要从电影里拓展出来,要关联到电影艺术涉及到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社会内容涉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家庭婚姻等方面;文化内容包括宗教、民族特性、文化區域、价值观念、大众媒体和民俗节日等。欣赏一部电影,就是了解一次社会文化的机会,就是强化对经典名著的深刻理解机会。比如在欣赏《边城》时,要了解湘西的社会基础,了解湘西文化中的精萃,更要了解那种诗意牧歌式的语言之所以在湘西这个环境下产生的原因。学生通过对《边城》的欣赏,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原作优美笔触的描写手法的理解,明白了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感受到那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和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

语文电影教学是一种尝试,它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亲近名著,加深阅读理解,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观赏影片,从而激发阅读原著兴趣,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