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对日语教师参与独立学院“访问工程师”项目的一些探究与思考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5 20:29:58      点击:

摘要:“访问工程师”项目作为培养双师型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得到了相关院校的普遍认可。本文作者于2017-2018年度参与了所在独立学院的该项目培训。在访问企业的过程中,作者对日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做了一些探究与思考。认为“访问工程师”项目的设立是祖国科教兴国之所需,参与此项目的培训是独立学院日语教师努力探索,成为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的可行之路之一。

关键词:“访问工程师”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日语教师自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059-02

一、关于“访问工程师”项目的开展简介

1.“访问工程师”项目是在国家2005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率先在各高职院校开展的旨在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工程实践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方式。

2.基于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取得的成果,近年来独立学院在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培养方针的指导下,也逐步试行该项目。本文作者所在独立学院于2014年起为贯彻江苏省2007年发布的《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及参考《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高级访问工程师计划实施办法》,开始试行“访问工程师”项目。每年度设立20项,其中设院级重点项目3项,每项资助3000元;设立一般项目17项,每项资助1500元或800元;除此之外学院也鼓励各教学单位自筹经费实施该项目。该项目从申请到审批、开展到结项,有序地调动了所在独立学院教师申报的积极性。

二、本文作者参与“访问工程师”项目的初衷、过程与一些探究

1.本文作者认为能否将日语教育有效地在理工类专业中开展,成为决定日语教育能否在独立学院中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日语教师有责任主动接触与所在学院理工学科相关的科技企业,了解企业应用发展方向与对人才的需求。抱着这样的初衷,本文作者申报参与了所在独立学院2017-2018年度的“访问工程师”项目培训,并获得一般项目资助。

2.本文作者选择的访问企业为中科院院院士所创办、旨在研发和生产中国自主超声电机产品的某型民营企业。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或简称USM)技术是将振动学、波动学、摩擦学、机械设计、电力电子、自动控制、新材料与新工艺等学科相结合的新技术。其雏形由苏联学者于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70年代的苏联与美国学者相继研究出原理性超声电机。进入80年代,日本众多学者致力于此项研究,并将原理性样机成功转化为工业实用型的超声电机。进入90年代,日本多家企业将超声电机投入工业运用,其应用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列。早于上世纪90年代,本文作者所访问的民营企业的专家、学者就已与日本超声电机方面相关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超声电机的基础研究与本文作者所在独立学院的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等学科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作者携问题求发展,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前往该企业进行了访问和学习。

3.本文作者访问企业初期,向研发人员和学者请教了各种型号超声电机的研发现况及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了解到当今超声电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如嫦娥3号、5号等项目,同时在民用产品中也有广泛应用,如专业相机、医疗器械等。访问企业在民用产品研发过程中参考了相关的外文资料,其中大部分为日文资料,如公开特许公报(例图1)、产品说明书(例图2)、科研论文(例图3)等。本文作者在访问期间,接触到关于超声电机的日文资料,并进行了一定的翻译和整理。在相关学者的指导下,获知了日本超声电机研究前沿与学者资料,访问了日本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相关网站,知晓了该类专业硕、博士招生的要求。

4.在访问期间,本文作者组织所在学院的相关专业学生参观企业产品生产现场,让学生亲临生产一线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现场的学者和专家为学生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答疑解惑,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以便其查询与使用(例图3-6)。

三、参与“访问工程师”项目的一些心得与思考

1.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察谈话中提到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在各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中开展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教育强国之所需,而“访问工程师”项目的设立正是有效培养双师型队伍的举措之一。本文作者通过为期一年的项目培训,感受到了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2.“访问工程师”项目的设立不但为理工科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机会,也为文科教师突破自身研究领域、努力加入双师型队伍提供了平台。通过参与该项目,增强了本文作者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动力,并且意识到在锻炼自身社会协调沟通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去积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在自身教学中需要去更好的调整分析与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3.在“访问工程师”项目的实施中,本文作者认为可借鉴德、日、美、英等较早开展企业师资培训国家的经验,在培训项目的经费周期等各方面适当的给予增加与延长,在项目成果的考核方面可适当提高要求,避免培训过程流于形式。

4.参与“访问工程师”项目取得的成果需要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方面得到一定的运用。本文作者通过参与培训,深刻感受到了科技日语在超声电机研发中发挥的作用。而科技日語课程的设置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持,如学分设置的许可,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学生选择科技日语课程的前期日语学习积累等。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认为“访问工程师”项目的设立是祖国科教兴国之所需,参与此项目的培训是独立学院日语教师努力探索,成为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的可行之路之一。

参考文献:

[1]强晏红.关于提升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有效性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6,(1).

[2]尉海莹.浅析当代日语教育在独立学院中的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