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9 20:05:49      点击:

张健 杨进峰 沈海明

摘要:根据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文章通过我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设,分析了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并对“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表明实施“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三位一体”;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025-03

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以后,各高职院校深入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改革的目标重在解决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岗位需要不相符的现实问题。尤其是2012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建设和机制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形式,在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解决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脱节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有“生产认知实习”、“项目实验”、“课程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跟岗实习”等形式,而这些形式的开展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要缩小职教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差距,提高企业用人的满意度。

从现有文献及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来看,校企合作主要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几种:(1)企业主体性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是“订单班”形式,企业是校企合作行为的主体,企业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学校提供的学生“半成品”进行文化、思维、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再造,实现工作岗位零对接。(2)学校主体性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学校是校企合作行为的主体,企业是校企合作行为的客体。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有条件接收或培养学生,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来配合对学生的培养。这场模式常见于企业以赞助资金和设备来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情况。(3)“校中厂”合作模式。“校中厂”校企合作是由学校提供场地,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学校实训基地,与学校设备、师资进行整合,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校企双方结合生产开展教学,建立集生产、教学功能于一体的合作形式。(4)“厂中校”合作模式。“厂中校”是指在企业建立教室、实习基地、学生宿舍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共同培养。通过“厂中校”合作模式的实施,学生拥有了实践锻炼机会,领略了企业文化氛围,感受到了真实的工作情景,学会了实际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从而实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正如学者蒙忠所言:“學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以‘职业人身份参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在企业建立“厂中校”,企业会按照学生就业时实际工作的要求直接参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生产所需的设备、场所和条件,可以为学生就业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和就业适应能力。

二、“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完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发展,制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优惠政策,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办学,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人才培养订单,创造条件落实订单班毕业生就业;开放本单位的产业园、生产场地为学生实训、教师实践提供条件;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技能培训,指导教师实践,参与实训、实习管理;提供设备、软件、技术平台以及人力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库。学院发挥合作办学主体作用,协调政府、行业、企业、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办学,按照地方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与行业企业合作制订学院中长期建设与发展规划;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目标以及培养途径。比如在汉中职业教育集团框架下建设的“三会递进,一办协调”管理机制。“三会”为职教集团理事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一办”为校企合作办公室。“三会递进,一办协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指:“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负责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学院成立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本院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研判,形成决策;各专业成立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贯彻落实,具体实施。上述“信息”、“决策”、“实施”形成了“三会”之间的递进关系,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在“三会”之间进行联络、协调。

2.“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1)“陕西美致惠健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订单班。2016年12月8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美致惠健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双方就招生宣传、订单培养、教材开发、员工培训、奖助学金与就业等校企合作模式达成一致意见。《校企合作订向培养班协议书》明确了学院、企业、学生、家长四方的权利和义务,“美致惠”免除定向订单学生三年16500元学费,并给予每年每人1000元的生活补贴,给予订单班成绩排名前15名学生每年200—1200元不等的奖学金。2016年12月23日,陕西美致惠健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等一行五人到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系就2016级“美致惠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讨和修订,最终将5条修订意见记入合作备忘录。2017年6月12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系召开“美致惠奖学金”表彰决定,对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美致惠订单班中表现优异的35名学生进行了表彰奖励,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2)汉中职院唐龙汽车股份公司——“校中厂”。通过汉中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协调运作,围绕重点建设专业,采取“筑巢引凤”、“投资合作”等方式,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投入设备或资金,共建具有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功能的产教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2015年7月我院正式引进“陕西唐龙汽车集团”公司为我院的“校中厂”。双方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制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的责、权、利,确保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陕西唐龙汽车集团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学院深挖《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分析具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作项目的契合点,起草了“基地共建”、“定向培养”等协议。2017年3月10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项目——唐龙汽车维修基地正式开业。汉中职院唐龙汽车股份公司——“校中厂”建筑面积2590M2,现有生产性实训设备总值约800万元,基地生产性实训设备总值达300万,各工位配置齐全,是具备“企业生产”、“学生实训”、“承办比赛”、“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一流汽车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之一。实训基地按企业标准规划为“汽车营销”、“汽车保养”、“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金”、“汽车喷涂”、“汽车配件管理”六大生产性实训功能区,可同时容纳100名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设备总值达300万元,各工位配置齐全,具备“企业生产”、“学生实训”、“承办比赛”、“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等功能齐全的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3)举办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密切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关系,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举办技能大赛,逐步改进和完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形成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把举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作为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引导职业学校优化专业布局,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做好“三个对接”,即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把举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作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源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进一步密切校企关系,为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平台。把举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作为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把举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作为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手段,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和优化实训教学环境,结合技能竞赛活动的特点,模拟真实的环境,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加强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合作,全方位保障技能训练,多途径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三、“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效果

“订单”培养是高职教育在多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中摸索出来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既满足企业岗位技能的需要,实现校企双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同等重要作用;也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实现学生高端对口就业的愿望。引企入校的“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专业教学环境之中,学校能有效引导课程改革与建设,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有效的实现课堂与生产现场合一、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合一、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合一,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校中厂”使专业建设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可提早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将职业岗位需求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较早地培养了人才的企业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技能型人才的坚实保障。

四、校企合作的反思与启示

1.“订单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仍有改进余地。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在这一模式下,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不再是松散的随机的合作,而是一种稳定的较为深入的合作,企业办学的主体地位仍需凸显和加强,企业的育人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2.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与校企合作紧密程度线性相关。实践证明,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只靠职业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有培养理论知识的优势,但在校企之间的设备差异、一线技术的更新换代方面明显较弱。只有理论研究优势、技术技能优势、设备设施优势三者融合起來,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才。

3.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双导师的作用。校企合作从简单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既经历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长时间的尴尬,也有貌合神离的轰轰烈烈,有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无论是哪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完善的方向都应该放在校企双主体和双导师作用的充分发挥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EB/OL].[2012-09-10].

http://wenku.baidu.com/view/c59ec832f111f18583d05a28.html.

[2]丁长峰,茹永梅.“四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26-227.

[3]李一.“引企入校、协同育人”校企共建创业就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5,(3):48-50.

[4]符莎,文怀兴.“校中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4,(12):258.

[5]宋钊.由校企合作订单班到现代学徒制实现路径探析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5,(25):211-212,297.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