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大学生隐性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2 20:05:16      点击:

董雪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志,而辅导员则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骨干力量,可以说,健康的心理需要辅导员这支队伍的有力补充。在实践工作中,辅导员需要注重挖掘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优化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辅导员;隐性心理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06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个性化的突出,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化,显性心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隐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隐性课程的分支,是指学校在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通过感染、熏陶、暗示等间接方式使学生塑造人格品质,改善心理状态,发挥个人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1]。它已经为高校学生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新的思考和机遇,是对现有教育模式新的解读和补充。

一、辅导员开展隐性心理教育意义

(一)推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

当前,学校显性心理教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其过于外显、专业化倾向的模式存在主客体互动性不足、教育内容缺乏指向性、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需要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近几年,高校通过网络、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等隐性心理教育载体被广泛采用,其形式新颖、主客体的良性互动、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事半功倍。这种隐性心理教育形式以潜在的、隐蔽的间接方式作用于学生,不运用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或专题活动,而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在实施人员上,除了专业的心理教师外,辅导员团队充当教育者的角色,有效弥补和填充显性的不足,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

(二)提升高校学生心理素质

隐性教育对个体的培育有更直接的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主体,而辅导员在工作第一线,与学生联系密切,具有开展心理教育的优势,创设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将传统的显性心理教育单一化、粗狂化、简单化变为了生动有趣的体验式参与,让心理问题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内心地探索,锻炼自我修复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实现助人自助的育人功能,学生心理素质逐渐提升。

(三)提高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知识和能力还不能满足工作发展的需要。多数辅导员心理育人素养不够,严重制约了辅导员的成长和发展。辅导员应该把学生事务当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具体工作中,促进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融洽,触发与学生的同感共情,这样才能达成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这些途径都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辅导员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进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二、辅导员隐性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隐性心理教育实质是能力提升的前提

辅导员要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要有意识地渗透隐性心理教育。隐性是相对于显性而言的。隐性心理教育是没有明确大纲、固定的程序和明显表现形式的心理教育。显性心理教育和隐性心理教育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隐性心理教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即时性、针对性和便捷性的显著特点,辅导员跟学生最近,最能践行这一原则。因此,辅导员要转变观念,破除单一模式的片面认识,树立心理教育人人有责以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大局意识,积极开展个别化的心理教育,注重日常工作心理个案概念化的积累总结,最终实现“毛毛细雨和大水漫灌”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模式,提升心理教育能力。

(二)规范培训是隐性心理教育能力提升的关键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说:“心理咨询入手靠同感力,分析靠洞察力,成长靠觉察力,对话靠沟通力。国内咨询师缺的不是理论基础,而是基本功的训练。[2]”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提升靠的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因此,学校要加强对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训练,系统性提高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使心理学理论和技能真正成为辅导员必备的职业技能。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学校岗前培训要重点加入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等内容专题培训。同时,学校要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大学生常见各种类型心理问题状况、鉴别与处置、心理危机干预等专题训练,邀请专家个案督导,提升辅导员对个案的分析诊别、预判能力。辅导员要将心理健康渗透于日常教育管理、专业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制度完善是隐性心理教育能力提升的基础

制度保障是辅导员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高校通过高效灵活的制度确保落实组织、人员和经费,明确辅导员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内容和职责,促进辅导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要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和奖励,实施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工作成效考核,内化辅导员的责任意识,潜移默化中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和隐性心理教育能力。另外,学校应积极营造研究的氛围,为辅导员开设专题科研课题,组织辅导员成立课题小组,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研究,用科研成果反哺实践,从而促进辅导员能力提升。

三、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隐性心理教育的途径

(一)以人格魅力感召影响及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人格”指由生理遗传以及后天经验相互影响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是个体特色思想和行为的综合。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塑造就是一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辅导员大方得体的穿着、独特的个人气质、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的体魄等外在形象魅力会美化学生的心灵。辅导员的广泛的兴趣爱好,驾驭语言的娴熟,系统、科学、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正确的思想观点等高层次专业素养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行为的标杆和道德的楷模。辅导员要有稳定的情绪情感品质,积极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沉着的情绪,在突发事件面前能临危不惧,处事不乱。

(二)以正向引导渗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养成

隐性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实现学生的心理教育参与度。辅导员要创设正向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完善校内与校外、教育与指导、辅导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提高工作针对性,激发学生的正能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辅导员发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优势,通过面对面约谈、网络平台调研等途径收集学生成长问题,开设隐性心育“小学堂”,使心理教育成为一种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达到心理教育效果。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基地和创业平台,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帮助学生心理脱贫,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辅導员要激励正向,制定高精度、高水平的工作行为和表现的衡量指标和标准,正确把握正向激励的效果,实现学生由外在激励内化成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潜动力。

(三)以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

心理环境通过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对客观环境进行认知,形成一种以客观环境为基础的情感,最终通过这种情感来影响个体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导向、规范、激励、调适和辐射功能。辅导员可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熟练掌握新媒体文化,营造宽松的人际心理环境,开拓线上线下心理分享环境,触发学生自由发声,实现积极的价值传递;渲染情感环境,发挥模范作用,用积极、新颖、变化多样的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力,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水平;要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提高法律意识,树立科学的荣辱观,培养大学生厚重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其对真理的追求;要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以“以情悦人,以景动人,以心促人”为着眼点,激发学生身心的愉悦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心理环境具有很强的弥散性和相对稳定性,对学生心理健康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1]姚本先,俞雷.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开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01):66-68.

[2]岳晓东.洞察力就是“开心眼”[J].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2011,(5):49-49.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