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新时代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育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4-26 13:27:00      点击:

杨凤娟 梁圆圆

[摘 要]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该问题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分析当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外在表现,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围绕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提供发展性社会支持、培养积极人格等三个培育目标,从四个“度”方面提出了心理帮扶培育路径。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培育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紧迫。然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在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资料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研究指出,当前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和比例呈增长趋势,其平均比例高达25%[1]。贫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焦虑、自卑、自杀等消极情绪和行为方面,而对贫困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关注较少。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关注和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品格,激发内在潜能成为研究的一个大趋势。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一般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负向情绪三个方面,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晴雨表。谢杏利等人曾对5所高校的1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能显著抑制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形成和提升生命意义感[2]。因此,探讨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外在表现

(一)成就动机强,但心理稳定性不强

高校贫困大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为艰苦,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并通过自己获得成果来回报家人和社会,形成了较强、持久的内在成就动机。当内在成就动机指向外部并与外部事件结合时就形成了外部动机,表现出较强而又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

(二)交往欲望强,但自信心理不强

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际交往是人基本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贫困大学生也渴望与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但是由于自卑的心理,不敢直视他人,不能自信地面对人生和社会。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好胜心理,而他们由于经济条件的匮乏不可能像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一样随意消费,使得他们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缺乏与他人交流的勇气;同时,贫困大学生往往来自偏远的地区,与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他们长期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他们在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素质表现较差,这也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三)危机意识强,但积极心理不强

贫困大学生正是承受着“经济—心理”的双重压力,激发了他们较强的危机意识,他们具有把问题转化成锻炼和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忍耐力和毅力,能够经过审慎、周密的思考后再做出判断和决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这种危机意识而容易产生“过高心理损失”的心理体验,相对于一般大学生而言,他们面对失去会产生更高的心理损失体验值,往往在得失面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裹足不前。邱小燕等人在对48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会更多地采用自责、退避两种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3]。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一)经济状况不良导致心理压力巨大

伴随着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高校学费和生活费用也在不断攀升,这给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庭带来了更大的负担。贫困大学生之所以贫困是源于他们家庭条件较差,他们大多数来自偏远地区或者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常常需要亲友筹借、社会捐助、国家资助等途径来维持。

(二)人格自我效能低导致积极心理动力不足

人格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和倾向的综合体现,具有稳定性、整合性、动力性等特点。纵观国内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发现,人格是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变量。顾凡等人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人格的内外倾向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贫困大学生表现得更为内向[4];曾祥等研究也发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人格开放性、公正性和创造性三方面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贫困大学生在人格开放性、公正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可见,正是由于贫困大学生相比于非贫困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情况,其思想、行为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特点,即贫困大学生群体在人格方面表现出了较为一致和稳定的人格特点。

(三)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和科学导致心理问题应对出现目標导向偏差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经济、情感、关系等多个维度。赵欣研究发现,具有丰富的社会支持感的贫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前,我国针对贫困生大学生群体已经出台了“奖、贷、减、免、助”等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资助体系,对贫困大学生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极大地缓解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支持,注重学生经济物质支持,忽视情感支持,在贫困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郝文等人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表现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等。

(四)生活负向事件刺激造成负向心理问题更加激化

生活负向事件是指个体一段时间内遇到的各类重大负性事件,例如,学风预警、亲人去世、失恋、地震等。顾凡对一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中发现,生活事件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与其他学习优秀的学生相比,学习成绩对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对学习具有较高的期望,这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再加上为缓解经济压力,他们勤工俭学占据了部分学习时间和精力,更加加剧了学习对自己的影响。

三、提高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育目标

(一)加大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缓解现实经 济压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亦即说,从物质上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压力问题是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贫困大学生,完善资助体系、增加资助力度势在必行。一是政府、高校与银行系统建立专项合作,协助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业务,在缓解大学生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要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促使大学生毕业后及时偿还贷款。二是完善现有资助体系,公平公正地评选各类助学金,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评定方案,切实让每名贫困大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三是积极建设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校内依据学校需求和大学生的特点增设一些岗位,例如,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管理或者教学助理岗;另一方面学校官方与社会单位主动建立联系,做好单位信息甄别工作,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勤工助学岗位。四是积极组织社会力量,招募建设专项贫困大学生奖助学金,并妥善做好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五是学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一些贫困补助,缓解学生暂时性的经济困难问题,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学校、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二)提供发展性的社会支持,提高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能力

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应该是一项既扶贫又扶志的教育工作,既是输血,更是造血;既要为大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也要提高精神的支持;既要解决暂时性的问题,也要解决发展性的问题;既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外部支持,也要提供内部支持。只有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发展性的社会支持,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所以高校要在为大学生提供发展性的社会支持上下功夫。一是要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充分发挥教师和同伴的力量,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高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能够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二是创新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形式,为贫困大学生搭建锻炼成长的平台,鼓励他们参加社团组织,并且倡导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在人际互动中不断完善自我。三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发展性的建议。学校和社会组织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开展就业与职业规划活动等,帮助他们扩展视野,培养各类技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激发贫困大学生积极情绪,塑造积极心理品格

积极情绪是个体乐观、积极向上和自信的力量源泉,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个体之所以对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主要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引导出积极乐观的行为,消极的思维方式引导出消极悲观的行为。归因理论认为,消极和积极情绪的形成与个体对事件结果的归因有关系,所以要激发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要学会合理的归因,这点尤为重要。积极情绪的积累可以塑造个体积极的人格,不断激发贫困大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自信水平。所以,高校可以通过挫折教育、感恩教育、赏识教育、生命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四、提升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帮扶培育路径

(一)强化有温度的心理帮助,维护贫困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长久积累形成的,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贫困也将是一场持久战。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要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因此,高校不能只依靠国家政策中资助体系的施行来缓解经济困境,更應该大力开展有效度、有温度的心理帮扶。要通过广泛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贫困大学生明确良好的社会心态可以疏通心理失衡的问题,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调试方法;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咨询队伍建设,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专业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解决;要开展多渠道的心理内动力强化教育实践活动,调整心理认知,增强耐挫能力,内化积极心理,外化向上行动力;要强化语言心理治疗作用来产生舒适的心理效应,让贫困大学生体验到被关爱、被尊重,感受到社会支持作用的温度,促进其提高心理温度,产成巨大的自我能量,激发起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从而让贫困大学生有信心面对挫折、面对贫困,有决心有勇气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

(二)注重有尺度的生活帮扶,健全贫困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心态

“尺度”一般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有时也用来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限度或分寸的把握。尺度是许多学科常用的一个概念,在定义尺度时应该包括三个因素,即主体、客体、时间。尺度这个词语更具有哲学意义,即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度存在,适当地做才是最好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问题大多是长久以来的家庭收入低下、家庭劳动能力受限以及重大疾病等因素造成的,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求学经济问题,国家各个层面都在大力通过“奖贷助减免”等资助体系努力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但在整个资助体系施行过程中,资助方式、隐私保护、资助资格认定标准等方面还需要精准化和精细化。我国的资助工作形式多样,内容繁杂,但从“扶贫且立志”的资助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上更要达到预期目的。因此,高校在施行资助体系给予贫困大学生生活帮扶的前提下,首先要明确资助对象是纯粹的经济贫困,还是因经济贫困造成的贫困心理问题;其次要在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尊严和关爱的前提下,接受有效的经济资助保障;最后是在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的前提下,要有效提升贫困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三)开展有深度的励志教育,形成贫困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励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产生生命自觉,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和自我力量成长,最终实现成人成才。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和帮教,在缓解贫困生经济困境的同时,重点解决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励志自助,唤醒内生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是高校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重点。高校不仅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经济上扶助,更要在贫困大学生长久形成的持续的心理应激负面影响上施加强大的精神扶志。高校要通过组建专业的教育团队,细化贫困扶志教育内容,明确培育目标,在教育方法、励志实践和积极心理的激发上使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成长、服务他人、励志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努力完善自我人格的充实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满足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建立有效度的工作联动机制,形成贫困大学生心理解困教育体系

一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科研活动。通过调查、座谈、个案研究等多元方法研究贫困学生扶助问题,为开展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依据贫困大学生的需求,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积极心理学”等必修或者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堂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学会主动探索自我,不断激发自我潜能。三是建设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个体差异性,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就业、情绪情感等诸多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分门别类、一人一策,这有助于增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开展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体系,通过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提供专项的心理咨询服务;五是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预防机制。由于心理具有隐蔽性,尤其是贫困大学生自我封闭和掩饰性较强,需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自上而下的工作体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全面覆盖,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排查和服务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常香.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3(32).

[2]谢杏利,邹兵.主观幸福感在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

[3]邱小艳,唐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求索,2011(2).

[4]顾凡,王平,杨蕾.贫困群体大学生潜在心理危机表现与应对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