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二重性逻辑”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6 20:23:39      点击:

王小刚

摘要:该文介绍了一种可以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指导思维创新的逻辑——“二重性逻辑”,并详细研究了该逻辑的基本特点和原理、逻辑结构的构成技巧应用于创新的几种方式,并结合实例体现了该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二重性逻辑”;思维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95-03

近年来,李克强总理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激起了科技研发与创新的热潮。而创新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的进步首先是方法的进步。因此,对方法的探索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动力,也应当是我国各类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科技创新,大至国家方针政策和企业战略规划,小至居家生活和工作安排,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观念的创新。通常的观念认为,创新主要依靠灵感、直觉与猜想等非理性的因素,逻辑的作用是不明显的。但是,本文尝试介绍一种创新性逻辑,即“二重性逻辑”。这种逻辑在定性分析方面引导创新的作用是显著的,而且简便易行,适合各个学历层次的人掌握运用。

一、“二重性逻辑”的基本特点

在生活中,对“二重性逻辑”的运用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在管理学中就有著名的“四象限法则”。“四象限法则”又叫十字法则或艾森豪威尔法则,源自艾森豪威尔的十字时间计划:画一个十字,分成四个象限,第一至第四象限分别是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且不紧急的、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不重要且紧急的,把自己要做的事都放进去,然后先做最重要紧急那一象限中的事。其中,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是相对立的,而且是壁垒分明的,很容易区分。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最难以区分,依据紧急与否是很难区分这两个象限的,要区分它们就必须借助另一重标准,看这件事是否重要,也就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来衡量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它重要但不紧急就属于第二象限的内容;如果它紧急但不重要,就属于第四象限的内容。这样一来,艾森豪威尔的工作生活效率有了大大提高。由上述引例可以看到,如此简单的方法应用在生活中却能收到奇效,这就是方法的力量。这里的“四象限法则”即是“二重性逻辑”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重性”或“两重性”的概念广泛出现于社会科学中,关于对象的二重性特征的研究比比皆是。粗略地统计,有诸如“劳动二重性”、“人性二重性”、“价值二重性”以及“伦理二重性”等关于不同对象的二重性特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一方面从客观上看,对象的性质往往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维的。所谓“二重性”并不能被僵化的理解为事物只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事物的性质是无穷的。这里的“二”不是简单的数量的枚举,而是揭示了事物的诸多性质所固有的内在差异性和对立性,有其一必有其二,有其正必有其反。这是“二重性”逻辑的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从主观上看,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便越接近真理。从单一的视角转向多维的视角,这是认识进步的表现,也是走向真理的路径。关于“二重性”的研究越多,表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入。这是“二重性”逻辑的认识论依据。

“二重性”与“二元性”不同。尽管在事物二重性性质的研究中,必然采用两个元来描述,但是“二元性”表达的是同一水平面的二元关系,只有逻辑关系,没有历史递进。“二重性”体现的是不同层次间的互动关系,体现了思维的深入发展,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所有关于事物二重性性质的研究在方法上都有一个共性特征,即采用两个元,既可静态的剖析事物的二重结构,亦可动态的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对这种方法的形式研究即“二重性逻辑”。当然,“二重性逻辑”与辩证法一样,只能是一种实质逻辑,而难以真正形式化、严格化。

正是以事物固有的二重性特征为基础,以诸多关于事物性质二重性的研究为依托,本文展开对“二重性逻辑”的研究,试图从横断科学的层面去探讨“二重性逻辑”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式。

二、“二重性逻辑”的经验基础与合理性

“二重性逻辑”的经验基础来自于我们对事物作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涉及具体事物的价值判断都内在地包含着大前提与小前提,有时是明显的,有时是不明显的,但是逻辑上都存在着这样两类前提,否则就会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错误,以辩证法的立场看,这是判断的条件性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避免用一重标准即一个元来做出判断,而是尝试多加一重标准,用两个元来思考问题。“二重性逻辑”本质上是一种整体看问题的方法,而且由于标准的严格性保证了思路的清晰,避免了整体而又模糊的思维缺陷。同时,由于两重标准之间的递进关系,因而呈现出思维的层次性特点。故而,其本质上是一种对我们思维的梳理与简化,在定性分析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简单地说,“二重性逻辑”具有描述、解释、完善与拓展的功能,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拓展思维领域,优化思维结构,往往会发现新的领域,擦出新的思想火花。由于“二重性逻辑”无法形式化,故而选取采用图像展示的方式,直观地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兼顾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优点。简言之,“二重性逻辑”兼有直观性、全面性、规范性和层次性四大特点。

通常人们分析问题习惯于用一个明晰的标准来区分,但是这种非此即彼的单线思维容易将问题过于简单化,导致形而上学的思考问题,这是我们的思维缺乏整体观念的表现。同时,当我们在使用辩证法进行整体思维的时候,又往往流于笼统和模糊,让人觉得不够严谨和规范,这也是辩证思维不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形式逻辑的思维往往注重规范性与精确性,但是由于片面孤立的看问题,结果导致形而上学;辩证逻辑的思维注重整体看问题,在流动范畴的前提下看问题,这是非常科学的指导性原则。但是由于具体在运用过程中,往往由于对流动的范畴把握不够准确,因而抓不住矛盾转化的关键点,实用性大打折扣。

如何克服这种思维的局限性,同时又能克服思维的模糊性,而达到辩证的创新式思维呢?“二重性逻辑”的构想来自于对形而上学思维的片面性和辩证法具体運用过程中的模糊性的双重考察,从而达到逻辑上的完备性和经验中的有效性的统一。

上述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让人印象深刻。不禁让人思考,为何一个简单的直角坐标系可以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并被管理学大师们推崇呢?首先,逻辑上看,其既具备简洁完备的逻辑力量,四个象限的清晰划分让人无可辩驳;又有着灵活多变的应用特征,两个变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而灵活选择。当然,变量的抽象度越高,概括性越强,其分析的效果越明显。其次,从经验上考察的话,主体的认识总是受各种认知条件的制约,这是认识的局限性的表现,同时也是所有认识皆有条件性的根据。正因为我们的认识都有条件性和相对性,所以我们要尽量从整体看问题,多角度看问题,以尽量减少认识的误差。

“二重性逻辑”是一个二维结构,不是单线条的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而是充分考虑了更多条件的辩证思维。形象地说,人们习惯于用一根数轴,即一重固有标准来看问题,其结果只有两个真值。“二重性逻辑”的创造性思维在于如果能够再添加一根新的数轴,多一重新的标准,我们就能够不断突破之前的认知条件,在新的前提下看问题。把固有的条件当作大前提的话,新的条件可以作为小前提,这样我们关于事物的认知结果就变成了三个或者四个真值,眼界也随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所获得的就是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因而,“二重性逻辑”本质上是一种全景式、组合式和递进式思维,有助于我们在创新活动中拓展思维领域提升思维层次,这是一个原理简单但用起来无比灵活有效的思维方法。此外,本书中对“二重性逻辑”做一个形象化的体现,用坐标系或者类坐标系的方式来展现思维的过程,既在选取两重变元的过程中体现了抽象思维,又在二元坐标系中体现了形象思维,这样既精练又直观,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中庸的方法了。

三、“二重性逻辑”的构造原则与技巧

如前所说,“二重性逻辑”既可以类似于“四象限法则”一样用两根数轴分成四个象限,又可以根据需要分成三种情形,此两种情形具体在书中都会有实例说明。但是无论是什么情况,两个“元”是必要条件。“二重性逻辑”的两个“元”就是我们根据情况所选择的两重标准,每个“元”按数轴方向分为两个“变元”,即两个相关的概念。每一组变元在数轴上分成两极,是相互对立或矛盾的关系。在元的选择与变元的使用上,充满了灵活性。

首先,元是灵活多变的。在上述时间管理方法中,“紧急”和“重要”就是两个元。“紧急”是时间范畴,“重要”是价值范畴。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在诸多范畴中选取恰当的两类作为分类标准,马上展现出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可以将上述两个元改成“必要”与“重要”,“必要”是逻辑范畴,“重要”是价值范畴,放在一起组合的话,上述“时间管理法则”就变为了“目标管理法则”。第一象限是必要且重要,第三象限是不必要也不重要,第二象限是必要不重要,第四象限是重要不必要。人生最需要追求的固然是必要且重要的事,比如健康、良能与良知等,这个可以说众所周知,但是其他一些目标容易对人生产生错觉,借助于这个目标管理分类方法,就可以避免把精力浪费在一些不正确的目标上,比如说金钱、名声与地位,至多属于第二和第四象限,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它们属于第三象限,但是无论如何决不是属于第一象限。此外,每个人以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根据这个图表来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对于我们校正自己的价值观、合理分配人生精力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变元间的关系也可以是灵活的。一个元可以分为两个变元,这两个变元可以是互相矛盾的关系,比如上述两个例子中,“重要”这个元分成两个相反的变元:“重要”与“不重要”,“紧急”分成“紧急”与“不紧急”,“必要”分成“必要”与“不必要”。简单的说,所谓矛盾就是形式矛盾,即“A与非A”,每个概念只有唯一的矛盾概念,所以有时候在数轴上可以做标注也可以不做标注。但是有时候也可以根据需要分成两个相互对立的变元和两个相互差异的变元。所谓对立就是辩证矛盾,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比如“黑与白”、“好与坏”等,对立的概念不是唯一的,因此在数轴上要做出标注。因而,在选取哪两个元以及将每组变元设置为矛盾还是对立的关系时,都需要根据情形来做出调整。由此可见,“二重性逻辑”在应用中变化多端,完全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制定相应的元与变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遵循上述两个原则的前提下,怎么运用要靠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

四、“二重性逻辑”的多种应用方式

为了贯彻“二重性逻辑”的思想,关于“二重性逻辑”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其分别表现出的功能、性质与特点,同样可以从逻辑上分成四种。冯友兰先生把研究工作的类型分为“照着讲”与“接着讲”,这是从拓展方面来讲的,笔者加一根纵轴,以创新与否为另一标准,从而得到四种情况。以“问题”和“视角”作为两个元,“问题”按拓展与否分为“新问题”与“旧问题”两个变元;“视角”按创新与否分为“新视角”与“旧视角”两个变元。这样得到四种组合,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四个象限借用了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加以概括。下面我们按照创新成份递增的次序来一一介绍。

第三象限“照着讲”是用旧视角看旧问题,这是一种忠实的继承态度。“二重性逻辑”在“照着讲”的模式中表现为描述的功能,其缺陷在于没有新视角也发现不了新问题,即使有创新,也至多只是形式、表面的创新。当然形式的创新也是必要的,对于许多需要“照着讲”的内容,如果引入“二重性逻辑”的形式,由于其兼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因而与其他形式相比,主要表现出直观性的特点。

第二象限“变着讲”是用新视角来看待旧问题,对其做出新的判断,形成颠覆性思维。“二重性逻辑”在“变着讲”的模式中表现为解释的功能,即用新的标准对旧问题做出全新的解读,这个过程笔者称之为“分析的创新”,即以新的视角从旧的问题中发现新的本质要素和特征。在运用“二重性逻辑”解释“变着讲”的过程中,更着重强调标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因而主要体现了“二重性逻辑”体系的规范性。

第四象限“接着讲”就是在旧的分类体系下用旧的视角来寻找被遗漏的新问题,体现对传统体系的优化。“二重性逻辑”在“接着讲”的模式中表现为补充完善的功能,即查漏补缺、填补空白的作用。这个过程笔者称之为“综合的创新”,即用旧的标准组合出新的问题,是对旧体系下的问题域的完美补充,因此主要体现了“二重性逻辑”的全面性。

第一象限“对着讲”是用新视角寻找新问题,既拓展又提升思维,是最重要的創新方式,也是哲学家们最常用的思维创新。“二重性逻辑”在“对着讲”的模式中表现为拓展的功能,即从根本上抛弃过去的思维定式,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这个过程笔者称之为“本质的创新”,是从本质上而非形式上打破旧传统、旧思维,提出一个真正颠覆式的创见。“二重性逻辑”通过在旧的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标准,从而从根本上否定过去的思维误区和局限,跳出过去的思维窠臼,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这就是“二重性逻辑”在“对着讲”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出来的层次性特点。

可以看到,“照着讲”与“变着讲”虽然没有新的问题发现,但是还是有创新意义的。“照着讲”的创新成份最少,具有优化知识结构的作用;“变着讲”的创新成份多一点,具有发现新特征的启发力;“接着讲”与“对着讲”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科研工作者日常使用而不知的创新模式,“接着讲”是在旧范式中进行“扫荡战”和“歼灭战”,清除问题死角,“对着讲”则是破旧立新,另辟新战场,开创新范式。

笔者在多年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哲学领域还是社会与政治领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们在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时都在自觉或自发的运用“二重性逻辑”,因此,无论是艰深的理论创造还是普通的日常实践,无论是对于思想家还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二重性逻辑”对于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