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探索新时代下创新创业社团的发展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4 20:41:26      点击:

胡曼鑫

摘要:为响应国家的创新创业号召,高校对创新创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因此创新创业的社团在高校得到逐步发展。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的现状及创新创业社团的功能及特点,发现创新创業社团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和探索了新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社团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096-02

2005年的《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而在很多高校中创新创业社团隶属于学术科技型社团。2015年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2015年5月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国家明确支持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但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可操作的实践平台短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而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要开展,必须要有具体的载体,创新创业社团就是这个载体,因此需要探索创新创业社团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创业社团的功能

1.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的创新创业社团的存在可将国家的创新创业的政策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通过政策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可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高校的创新创业社团的存在可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这种交叉组合,通过讨论,可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并不断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高校的创新创业社团的存在必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创业社团旨在组织相关的创新创业的比赛,给创新创业的团队服务等,因此需要创新创业社团的学生密切分工,共同协作,才能提高创新创业的服务质量。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的创新创业社团的存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在教学大楼的课堂里,在学校里的实验室里,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发展需要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的社团的存在弥补了这一点,并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创新创业社团的特点

1.对学生个体要求较高。高校的创新创业社团不同于其他社团,对社团的成员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创新创业社团从事的活动不是机械的劳动或者文化活动,而是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或者一些课题、项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参与的个体有坚强意志和锐意进取等品质。

2.社团服务性质越来越突出。现在的高校创新创业社团服务性质越来越突出,可以给质量较高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地和平台,给团队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团队包装服务,使得团队的项目更符合市场要求,更具有竞争性。

3.高校的重视程度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社团不同于高校的其他社团,在新时代下,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需要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做出成绩,故高校的创新创业社团的受重视程度也渐渐提高。

三、创新创业社团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专业指导力量薄弱。创新创业社团的长久发展,需要专业指导老师。高校创新创业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大部分是校团委和院团委负责,而这些老师大部分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的其他管理工作的,对创新创业社团投入的精力偏少,并且这些老师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储备,不具备专业性的指导能力,虽然学生的参与性很高,但缺少专业的指导老师,创新创业的成绩难以提高。

2.社团人事制度不完善。在现在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四年制,参加社团的学生的基本规律是这样的:大一进入社团,成为新任;大二时担任主要的学生干部;大三时担任社长等重要职务;大四时就不再担任职务,退出社团。因此学生的流动性比较大,若没有完整的人员更替制度,内部的文化很难形成。

3.高校创新创业的资源匮乏。首先高校创新创业社团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其次高校的创新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较少,并且来源不稳定,不能长久地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发展;最后,高校创新创业的社团缺乏社会资源、企业资源,高校创新创业社团获得的市场前沿信息较少,对外交流较少。

4.高校创新创业社团门类较多,资源分散。高校创新创业社团目前门类较多,资源分散,学生在选择进入创新创业社团时,较为盲目。社团指导老师也较为分散,故指导思想不一致,并且在这样的局面下,资源较为分散,包括学生、指导教师、资金、社会资源。

四、创新创业社团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在新时代下创新创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家、社会、高校的重视,创新创业的社团因此得到长足的发展。对于创新创业社团未来的发展可以从社团自身的发展、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和课程建设、学校和社会层面的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

1.社团自身的发展。创新创业社团想要长久发展,首先要解决社团内部人才培养的问题,应重视人才库的建立,形成人才梯队式的发展模式,制定人才选拔机制以及人员奖励机制。对于社团的成员,通过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两种方式实施,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社团。学生参加这个社团,要设置合理的学分奖励机制,对于平时参与的学生有一定的奖励,对于做出贡献的学生要有更多的奖励。

处理好创新创业社团与创新创业团队的关系。创新创业社团在角色上扮演着管理者、协调者、服务者的角色。创新创业团队是具体项目、比赛、课题的实施者,社团要为这些团队提供实践场地、工位,帮助聘请指导老师,提供创新创业的相关咨询等服务。

社团要想发展,就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大学生对于现在的创新创业的政策了解较少,可以组建创新创业的宣讲团,通过开讲座、办外展等方式系统性、多方位地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打造社团特色活动,带动全员参与热情。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学校应制定科学的激励措施,对于参加的指导老师,通过带比赛,获取的成果转化为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或者评职称时的加分,以此带动更多的老师参与创新创业。

开设相应的课程,形成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开设GYB/SYB/IYB,KAB等创新创业的课程,以课程的开设,可以传授创新创业的知识,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氛围,依托创新创业的社团,可以将第一课程和第二课程有效对接。

3.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资源整合。学校方面从政策上更加重视创新创业的发展,从上至下引导全校的创新创业的工作,作为创新创业工作的载体,创新创业社团的发展对其是一种促进。

学校整合校内资源,包括指导老师、创新创业基地、实验室等方面,为创新创业的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关政策,制定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保障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开辟创新创业基地,在学校要为创新创业社团以及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实践场地,包括工作空间、创咖空间等,形成场效应。

开启校企合作模式,整合学校、社会资源,实现“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将市场上的前沿信息和观念引入到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中,以此可以培养高品质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引进部分资金,可以解决创新创业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并努力将项目孵化出来。通过校企合作,可将企业的一部分项目引进校内,营造校内创新创业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改革 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N].中国教育报,2015-10-26(4).

[2]潘冬梅,郎宏文,黄会杰.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赤子,2014,(12):123-124.

[3]刘建戈.高校创新创业型社团的建设[J].经济导刊,2011,(07):14-16.

[4]刘长亮.高职创新创业社团的建设及发展路径探索[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11):52.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