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建设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30 9:21:52      点击:

毛汝 黄永佳 刘雯雯 谭思亚 景德红

【摘要】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黔西南职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社团的特点,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对策,为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社团 发展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11-02

学生社团是学生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自发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平台,是高校第二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全面了解社团发展情况,对社团建设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黔西南职院为例,对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以便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社团发展建设的状况。本次调查针对学校16个社团,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267份,调查内容涉及社团定位、活动开展、建设和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概述

(一)黔西南职院学生社团的特征

1.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院入校门槛相对较低,招收进来的学生比本科院校的分数低得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等方面。因此,我院社团成员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

2.学生社团的专业性更强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以某种职业资格为核心的良好职业素质与发展素质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依据这个培养目标,我院不仅开设专业课程,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社团可以为学生开展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锻炼提供平台,而且开设的实践课程较多,提高动手能力,社团成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团的发展建设。因此,社团在组建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3.学生社团的成员流动性大

根据《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通知,高职院校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因此,我院学生在二年级下半个学期都去校外实习,在校期间也会不定期的到企业去见习,在校时间最长也就两年,社团往往无法长时间维持正常的运作,后期大都选择退出和放弃社团,造成了学生社团的成员波动性大,社团内部不稳定。

4.学生社团的社会化程度高

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学生社团获得了更多的深入社会和企业的机会,他们较早的进入社会学习企业管理理念和操作技能,加入社会提供志愿者服务,为社会人群提供帮助,在实践中加强了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学生社团的社会化程度高。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1.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彰显校园文化的作用。社团主要围绕讲座、竞赛、晚会、研讨会和作品展等开展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活动自主、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通过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的同时又在不断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社团能够将广大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有利于建设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促进校院的稳定和发展。

2.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发展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学习交流空间,陶冶了学生情操,提升了学生道德素养,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培养了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汲取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社团建设过程中,学生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社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活动策划也由学生干部和成员讨论决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吃苦耐劳、组织协调等能力方面得到提升,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黔西南职院学生社团建设的现实分析

(一)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团活动影响力低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62.5%学生认为学生社团举办活动单调枯燥,缺乏创意,没有实际意义,20.6%学生认为参差不齐,难以评价,少数学生认为丰富多彩,很有意义;65%学生认为社团举办活动一般,只有几个节目比较好,23%学生认为无聊,许多活动没有意思,少数学生认为很好,能让大多数会员参与其中。总之,大部分学生社团活动缺乏影响力,缺少特色,而且成员流失大。

2.社团活动参与度低

调查数据显示,针对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48%学生认为一般,30%学生认为参与较低,12%学生认为完全不感兴趣;针对当前社团活动的组织情况,51%学生认为一般,32%学生认为较差,只有少数学生认为较好;52%的学生认为社团内部缺乏传承性。由于社团活动的组织工作和组织情况较差,导致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不高。

3.学校支持力度不足

团委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对社团管理工作只占其中小部分,因此管理方面稍有欠缺。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学校支持学生社团工作,其中支持有25%,不支持有20%,指导有55%,表明学校对社团的指导力度不足。对于社团专项经费状况,有58%的学生认为经费明显不足;有54%的学生认为学校要请专业的老师给予社团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从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得出:社团发展不稳定,活动开展少,学校支持力度不足,社团管理制度不规范问题等。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社团缺乏特色创新活动

近年来,我院各类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社团活动普遍存在内容简单、形式和层次单一的现象,有特色创新的活动少之又少,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部分社团活动都属于文体娱乐型,科技创新类和专业技能类活动少,缺乏内涵和创新精神,亮点不够多,造成学生对社团的活动热情度逐渐冷却,达不到社团活动的预期效果。

2.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品格的养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具有独特文化气氛和大学精神的传承。我院建校时间相对较晚,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精神,社团活动缺乏学校和专业指导老师有力的支持引导,社团成员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等精神不明显。因此,社团活动参与度和传承性越来越低,凝聚力不足,不利于社团的延续和发展。

3.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不规范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但是,我院缺少社团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对社团建设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导致社团的组织结构、内部分工、活动目标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社团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和资金配额没有保障;很多指导老师的工作经验不足,指导力度不够;针对指导老师和社团成员没有制定规范健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无法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社团活动的开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加强黔西南职院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一)打造活动特色化,增强社团凝聚力

学生社团在设计特色活动时要积极融入新的理念、与时俱进,迎合学生第二课堂的需求。一是积极发掘活动内涵,扩展社团活动类型以及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参加国家和省级竞赛等多层次高品质的精品活动等,使举办的活动有特色、有创新、有影响。二是打造社团活动特色化,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与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充实社团的活动内容、提升社团的活动质量。三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让参与学生在活动之时能够娱乐身心,活动之后能够有所感、有所悟。总之,鼓励社团开拓创新,力求在社团不断传承发展中实现特色活动的精品化。

(二)加强社团文化建设,提升社团形象

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增长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有利于统一社团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增强社团内部的凝聚力和整合力,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一是社团负责人要立足社团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紧紧依托学校发展背景,围绕独特的校园文化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等因素构建特色的社团文化。二是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要意识到社团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社团活动目标、宗旨、内容的正确引领,保证社团文化的先进方向。通过设计特色的社团标志,提炼社团理念和精神,展现社团文化与核心理念。三是提高社团成员自身素质,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能保证社团的活力、提升社团形象,而且還能使社团工作顺利有效地幵展。

(三)健全社团的管理制度,保障社团可持续性发展

一套科学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有利于学生社团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新形势下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变化,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用制度说话,按制度办事,使社团各项工作得到切实保障。一是健全社团职责分配制度,建立社团活动评优和奖惩制度,对优秀社团活动和优秀成员予以奖励,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对社团发展实行引导机制、过程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来保障社团健康发展。二是认真分析学生社团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对社团发展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三是学校加大对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及物质保障,充分整合学校的场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院校场地资源为学生社团服务。四是每个社团安排固定的指导教师或引进优秀企业人员进行指教。选拔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高超、勇于开拓创新的老师来管理学生社团。同时,学校应在政策上对指导老师予以待遇和晋职晋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培养目标.http: www.360doc.com/ content/11/0609/14/7106240_122680777.shtml.

[2]李学全.医药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7年4期.

[3]闫军.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2014年11月.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