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四种关系的处理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8-30 16:03:50      点击:


吕蓓蕾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门基础学科,目的是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而核心素养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包含的层面比较多,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关系的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关系 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73-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出发点和目的,但是核心素养包含的层面比较广泛,其涉及到的各种关系。要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思维,将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关系进行有效处理,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隐性关系和显性关系

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构成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的整体。在语文素养教育中要用外显的的语言文字能力去探究内隐的语言思维和审美文化能力。处理好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可以用显性语言引出丰富的隐性教學价值,可以找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共振点。如在进行《詹天佑》这篇传统名篇讲授时,可以从2022年北京-张家口的冬奥会和京张高铁作为导入,之后谈一谈百年前的詹天佑举办京张铁路记者招待会的情况。此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问詹天佑什么问题?学生带着情境问题进行文章阅读时就可以找到文章关键词,会觉得修建这条铁路要经过一路的悬崖和高山,外国工程师当时都不敢尝试,您是否可以完成?还有类似问题“您在修建铁路过程中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当外国工程师说能修建这条铁路的人还没有出现时您是怎么想的?”“用隧道进行修建铁路会不会破坏长城?”在对学生问题进行筛选时可以以詹天佑的口气进行回答,以表现詹天佑当时的爱国品德。这样通过显性问题的提问作为切入点,可以实现隐性与显示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能达到思想的共鸣。

二、语感关系和语理关系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通过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完成的。感性主要是学生的语言语感的体现,理性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学习来建构。语感主要偏重直觉,语理主要是更改分析,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语言是无限手段和有限有段运用的结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时需要用有限手段来提高对语言的语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让学生经历上浮和下沉的一个过程,先让学生下沉到文章情境中进行体验情感,之后通过感悟、体验和思考探究再上浮到语言规律和运用的层面。语文教学要遵循一个模式,即言语-语言,从与生活最切近的言语入手,通过感悟总结出有规律的语言规范,通过对规律的领悟再回到言语的应用中。如在讲授《牛郎织女》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人物的出声顺序进行更换,可以从织女被抓开始,可以从变成星星开始,也可以从鹊桥相会开始。不管是哪种出场顺序,都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倒叙、插叙和正叙的用法,这样既提升了学生讲故事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悟了民间故事的巧妙特点。

三、个体关系和群体关系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些课堂组成因素,如学生自我展示、练习等的不同组合,可以展示出不同的课堂学习形态。儿童的语言学习主要是两方面,一种是自发的,一种是由某种动力促成的。自发的语言学习可以称为习得,由动力促成的可以称为学得。基于这两个学习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先根据习得的自然条件进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强调学生主体性,再通过教师的指引使学生在学习时提升到自觉层面上。之后要通过精确的教学设计来引发学生的群体思维。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资源,每一位学生的个体思维的发挥都可能引起群体思维的觉醒,而觉醒的群体思维又可以促进个体思维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的本质是在激情的原则指导下对重要的事物进行永恒的对话。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基础上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讲授《墨梅》时可以课前让学生进行自学,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怎么证明你们读懂了这首诗呢?”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我可以正确翻译这首诗”,有的可能回答“我能有感情的朗读”等。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有效更畅通。

四、整体关系和部分关系

在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时,核心的形成需要日常点滴的积累。对于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节课来说都是增强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需要教师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行思维优化,以找到教材中与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如在进行《三打白骨精》讲授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打和二打都不行,只有三打才可以?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可以理解故事一波三折的写法。通过其他一波三折故事的聚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后拓展到写作模块,提升他们在作文写作时一波三折的写法。此时的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以核心内容为指导进行学习任务的构建,通过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素养。学习任务群就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强化教什么,怎么教的理念,以从教材文章中挖掘有价值的要素,并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讲授。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隐性与显示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语感与语理关系和个体与群体关系,通过系统的教、有选择性的教和有创造性的教,把语文教学重点融入到设计中,把文章中有价值有表现力的语言放大并进行拓展,在打破学生固有的简单学习模式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模式,教出语文的魅力,体现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2]帕克·帕尔默.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沈桂芳,金洪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