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新时期对开设科技英语写作课的新思考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4-30 11:25:15      点击:

柳青 李卓

[摘 要] 当前国内高校科技英语面临巨大矛盾——建设研究型大学、一流大学一流本科背景下培养本科生拔尖人才并达到领先世界的科研水平与高校科技英语教学的严重滞后,师资储备不足,教学资源单一。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科技英语教学的困境,探讨线上线下教学并行、互联网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多方协同的混合教学模式,培养本科生的科技英语读写素养,实现其个性化、自主探究式沟通与写作能力的高效提升。

[關键词] 科技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读写素养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后慕课时代科技英语写作的混合教学模式(Blended Model)研究与实践”(JG201611)

[作者简介] 柳 青(1979—),女,重庆人,博士,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语言中心讲师,主要从事英语写作研究;李 卓(1978—),女,四川成都人,博士,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语言中心讲师,主要从事二语习得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7-0077-04       [收稿日期] 2020-12-17

一、研究背景

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5所知名综合性大学和15所特色型大学入选中国研究型大学,旨在培养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发展前沿科技。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目标。2018年,150所高校联合发表了《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研究型大学和创建“双一流”大学是国内高校的发展、改革方向,因此达到世界领先的科研水平成为高校改革的战略性目标。2019年10月,中国科技英语研究协会成立,蔡基刚教授在会上提出重估科技英语地位,重视科技英语教学,以适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和帮助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1]。发展科技英语是时代的选择,是大势所趋。

在国内高校英语教学体现中,科技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的一个分支,与经贸英语、社科英语并列,但是发展远不如后者。相比科技英语教学和科技英语研究在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科技英语教学是滞后的。教育者多次呼吁英语教学界优先发展科技英语教学[2-4]。

英语是全球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展示学术成果的基本工具。例如世界三大检索引擎之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系统,5000多种SCI期刊均以英语为媒介。因此,国内科研要与国际学术接轨,无论是阅读国际同行科研报告,还是发表科研成果,都必须使用英语。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大学中本科生迫切需要过硬的科技英语写作和交流能力——阅读科研英语文献、撰写英文科研报告和进行口头学术汇报等。蔡基刚教授指出,提高本科生科技英语能力应作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2,3]。而提高本科生科研英语能力重在提高科技英语写作沟通能力,书面沟通能力是科技工作者沟通的主要途径和其科研能力的核心体现。

二、科技英语写作课程困境

虽然科技英语受到教育决策者们的重视,但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英语素养,特别是科技英语写作沟通能力、开展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困难重重。从培养科技英语素养的大环境到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本身,认知十分有限,缺乏指导性实践,以下五方面体现了目前培养本科生的科技英语写作的困境。

第一,科技英语在基础教育中没有得到重视。由于更早意识到科技英语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国外对科技英语的读写素养培养较早且所有学科都十分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非虚构(non-fiction)阅读能力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虽然各州不同,但总体上,基础教学体系要求如语文、数学、科学、历史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及思辨能力,课堂教学重视逐步培养如何选择研究题目,如何搜索科学资料、运用实验数据证明观点,如何做到语言准确和规范,如何通过多媒体或口头陈述展示研究成果、参加科学讨论等一系列科技工作者需要的能力。美国全美写作计划(National Writing Project,NWP)委员会也极大促进了科技英语写作在如数学、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大学、研究生阶段的科技英语写作则着重帮助学生提高本专业科技词汇量,改进科技写作语言结构,不断提高写作技巧,最终培养成能够独立撰写科技文本的自主学习者[5]。虽然国内研究型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中集中了本科生最优质的生源,但是缺乏坚实的基础教育支撑,培养本科生领先世界的科技英语沟通能力跨度太大。

第二,对科技英语写作内容认知片面化。实际上,科技英语写作不但包含传统的IMRD写作模式,还包含CARS综述性文章(review)、实验报告(Lab report)、经费申请报告(grant proposal)、会议海报(scientific poster)与演讲(presentation)、求职信函(CV, cover letter)等。但目前大部分对科研英语写作的认知局限于IMRD写作模式和CARS模式,体裁上较单一。并且教师较少关注科技英语写作过程,忽略改述(paraphrase)与引用(citation)的重要性,无法指导数据分析与描述,与实际中的科研写作需求不匹配,也与国外的科技英语写作教学内容不接轨。

第三,英语教学不重视科技英语阅读。由于多种原因,科技英语阅读教学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中几乎缺位,即便大学通用英语中关于大学英语阅读的方法和研究不少,但科技英语在特点上有实词密度高、结构名词化、表达非生命等特点[6],阅读专业英语文献难度大,如果没有专门阅读训练,学生不熟悉专业词汇、术语,难以理解科技英语的句子和语篇。如果科技人员不能阅读顶级科技期刊的英文文章,就无法获取学科发展前沿动态,除了影响学生的科技英语写作发展,还严重阻碍大学生科研创新发展。二语习得中的输入输出理论对发展科技英语写作能力也适用,不重视科研英语的输入就无法提高科技英语的输出。大量阅读科技英文期刊文章,习得专业术语,修辞手段和专业句式句型范例,熟悉本专业的文体特征,才能帮助学生提升撰写英文科技文章的能力。

第四,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引进了一些青年海外人才,因其在海外接受过系统的科技英语训练,拥有良好的科技阅读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近年不少创新型成果在高水平国际刊物上发表,并且培养了一部分大学生在包括Nature,Science等顶级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总体上所占比例小。大部分英语教师是语言文学背景,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缺乏专业背景、科技英语写作教学背景。徐小舒[7]等研究國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后发现,即使是具有ESP教学经验的教师,其教学自信度比较低,认为自己ESP相关学科内容知识、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等几方面比较薄弱。具有专业知识、科技英语写作知识,并且英语功底扎实的科技英语写作教师匮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对科技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不足。国内科技英语教学受功能语法影响,主要关注语言教学,比如分析词汇、句法结构及文体等语言特征,而不注重以沟通目的培养写作者逻辑思维和不关注写作者写作发展过程。并且,教学方式上多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讲解文本—分析文本—模仿文本—教师评分的循环教学模式,与当前互联网传播技术下,强调互动、个性化、协作化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差距。在教材方面,存在科技英语写作教材门类繁多,难度参差不齐,内容千篇一律、照搬国外教材等问题。最后,关于科技英语写作教学的科研极其缺乏。在CNKI中以“科技英语写作”为关键词搜索显示100篇。以“科技英语写作教学”作为关键词搜索仅31篇,在过去10年仅20篇。这些文献大部分从理论上探讨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或笼统介绍国外大学科技英语教学方法,从语言学角度上分析科技英语文本特征、科技英语翻译技巧,缺乏扎根于研究型大学的实证性研究,缺乏具体探讨如何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技英语写作能力的真实教学案例。

蔡基刚教授重申2015自然白皮书指出中国科技人员用英语撰写论文和在高质量刊物发表文章是巨大的挑战,并建议在本科乃至更早开展论文写作教育[4]。研究型大学和“双一流”背景下,必须突破学生科技英语素养基础薄弱、认知不足及师资匮乏等多重困境,思考和探索适合国内高校培养一流本科生、具有一流科技英语交流能力的科技英语写作者的教学新模式。

三、科技英语写作课程新尝试

一方面是研究型、“双一流”大学学生日益增加的学术写作交流需求,另一方面是目前国内大学生缺乏科技英语读写素养、英文写作沟通能力,从而制约了其与国际学术同行沟通与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展示科研成果。当前迫切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弯道超车”,加快培养大学生的科技英语写作、沟通能力。

常见的教学模式为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慕课(MOOC)为代表的网络授课,以及结合课堂授课和网络授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优于慕课学习方式,可以弥补师生缺乏互动的不足,对学生自主学习挑战比较大。混合教学模式也优于缺乏互动、个性化教学的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后慕课时代提倡混合式学习模式、翻转式课堂、研究性学习等,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标准化授课方式和网络课堂的不足。有部分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开展了新型教学模式,比如杜克大学将MOOC课程与校内面授课程混合进行教学,斯坦福大学借助MOOC课程平台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贝拉分校同步开设课程协作授课,哈佛大学的做法是让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听播客、阅读文章思考问题,通过社交网站讨论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对问题进行梳理、讨论和回答。这种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十分值得国内高校借鉴,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实现国内科技英语写作教学的“弯道超车”。

秉承“以学生中心,鼓励自主学习,发展沟通能力,教师实时跟进”的理念,基于创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提高本校本科生的科技英语素养,帮助其增强运用科技英语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达到学习自主化、个性化的目的,本研究团队借鉴世界高水平研究大学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尝试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互动、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教授科技英语写作。这种创新混合教学模式(blended model)是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载体,以互动协作发展模式为核心,以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为基础,以多元评价体系为保障,以提高科技英语真实写作、沟通能力为目的建构互动式、个性化、协作化的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第一,线上学习。2018年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中也提到高校推进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网络资源也能助力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快速发展本科生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实现学习自主性。

针对目前国内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和资源上存在的问题,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混合模式中可使用互联网资源、在线教学视频、在线学习工具和社交网络平台等,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反思、实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线上学习形式包括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视频、决定学习进度、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反思、参与线上互动等,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线上科技英语学习资源来源于世界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大学、普渡大学、杜克大学等。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科技英语写作视频,普渡大学、杜克大学的写作中心资料可以由学生自学,多次学习和反复回看。这些科技英语写作教学资料和网络平台资源解决了目前科技英语写作资料的不足,也大大弥补了中国科技英语教师对专业知识、写作教学知识和技巧上不熟悉的不足,让国内高校的科技英语写作教学与国际知名大学的科技英语写作教学同步接轨。

对于这些优质的科技英语写作的资源,国内的英语教师可以自己先行学习、熟悉教学内容,再选择恰当的教学平台资料、网络视频资料、写作网站资料等,通过在线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外科技英语写作的理念、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对科技英语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第二,线下学习。线下学习形式包括教师引领学生以个体或小组为单位,模拟学术研究过程,从论文题目、搜索资料、理解文献、撰写论文和展示成果等过程全面帮助提高学术基本语言技能、写作技巧、专业文体知识。做到知识与能力结合、共性与个性化教学结合,帮助学习者提高科技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加强对标准文体范式的掌握,培养学习协作精神,帮助学习者最终成为独立的写作者和研究者。具体方法包含教师讲解范文、亲自示范科技英文写作过程,开展专项写作练习,提供写作反馈,小组授课,组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同伴互改,等等。目的在于根据学生进度细化教学内容,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重点,加深对科技英语写作的理解,体验真实科研工作者的写作过程。写作小组可以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模拟真实科研论文撰写过程。

第三,多方协同。此外,针对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本团队创新采用多方互动协作学习机制。不但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同学之间、与科技英语课授课教师之间,还包括与其所在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互动。教授专业知识的教师实时指导学生的科技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把科技英语阅读与科技英语写作联系起来,专业英语写作教师同时发展学生的科技英语写作逻辑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且,学生还与国外在线写作测评平台进行互动,给予在线英语写作测评。英语写作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同伴反馈、母语者反馈和教师反馈等多方反馈,建立多元的、拓展式的写作评价体系。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前观看科技英语写作视频,阅读在线写作教材、写作资料与教师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不但增加了专业词汇、句法、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也提高了阅读、逻辑分析能力。线上学习方式弥补教学资源有限、教师素质不齐的短板,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此外,线下的师生互动和沟通能力、多渠道合作和反馈又强化了在线学习,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

四、结语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日益密切,作为国际学术交流和成果发表的重要语言,科技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得到极大重视。但是总体来说,目前的科技英语教育,特别是科技英语写作还远远没有达到本科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科研工作这一目标。科技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的困难重重,一线教学工作者在新时期需要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借力互联网教学资源,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多方协同,在最大程度上优化科技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江波.一场语言与科学的精彩对话——记第二届中国学术英语高端论坛暨中国科技英语研究会成立大会[J].中国ESP研究,2020,11(1):98-99.

[2]蔡基刚.国际科学英语和中国科技英语学科地位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6(3):69-80.

[3]蔡基刚.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参与一流学科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外语,2018,15(3):19.

[4]蔡基刚.恢复专门用途英语学科地位学理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3):201-207.

[5]A.Applebee,&J.Langer.Writing Instruction That Works:Proven Methods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Classrooms[M].NY:Teachers College Press,2013.

[6]K.Hyland.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M].London:Routledge,2006.

[7]徐小舒,孫以琳,蔡基刚.我国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师技术教学内容知识能力框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1):51-60,147-148.

New Thoughts on Offering the Course of Scientific English Writing in the New Era

LIU Qing, LI Zhuo

(Language Centr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Abstract: While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ing for becoming top-notch research-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ing high-level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ers,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English Writing in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lags behind due to the lack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of Scientific English Writ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Internet teaching resources and multi-party collaborative teaching process, so as to cultivate undergraduates literacy in scientific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realizes the efficient improvement of their personalized and independent inquiry 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 Scientific English; mixed teaching model; literacy in reading and writing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