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双导师制的MBA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4 20:40:46      点击:

孔鹏志 苏昕

摘要:MBA虽是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仍停留在传统培养介入阶段。对于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仿真培养融入模式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在培养过程中,系统解决好双导师间的协同目标、协同动力、协同内容和协同保障四个方面的问题,能够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双导师制;MBA;协同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001-04

一、引言

MBA是我国正式设置的第一个专业学位,虽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但对复合式管理人才的社会需要仍存在适应新差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支持以及《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校内外双导师制的路径指导下,探索MBA的协同培养机制对提高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指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1]。传统的导师制采用的是单一导师,随后导师制为各国所借鉴,并逐步演化出双导师制、集体导师制、网络导师制等形式[2]。双导师制在我国最早应用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3];2002年,南开大学商学院在MBA项目中首次引入双导师制[4]。在校内外导师合作形式方面,形成了“校内导师合作模式”、“校际导师合作模式”与“校企导师合作模式”[5],以及“校内导师主导”、“校外导师主导”和“平衡协调”[6]。从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效果来看,协同培养的稳固性、持久性、长期性成效并不显著,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校外导师挂名现象突出;学生与校外导师缺少沟通交流机会;任课型校外导师的指导效果较好,但比例偏低;校外导师缺乏有效激励;自主推荐校外导师被边缘化;校外导师异地指导,针对性不强;校外导师指导不深入;双导师之间就学生培养问题的合作培养意识不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外导师作用的发挥受限。

二、基于双导师制的MBA协同培养模型

三年制双导师培养的基本模型为2112型,如图1。

该模型包括2个学期的课程学习,确定双导师,校内导师主导;1个学期的校外实践,校外实习,校外导师主导;1个学期的校内总结,确定选题,校内导师主导;2个学期的论文撰写,双导师联合评价修正。不同MBA培养高校在具体实施双导师制过程中,根据理论教学与管理现实融合的程度不同,具体表現为两种类型:传统培养介入型和螺旋培养融入型。

(一)传统培养介入型

对原MBA人才培养的流程变动较小,只是在原有培养过程中,加入校外合作导师的培养内容,如校外导师介入培养方案制定环节;以讲座或小模块教学方式介入理论教学环节;介入论文选题与撰写指导环节;介入论文答辩评审环节。

(二)螺旋培养融入型

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了较大的变革,在动态螺旋提升的理念下,构成多个培养平面,每个培养平面包含“学习实践学习实习总结”五大核心要素;每个培养平面运行结束后,总结相关成果,重构培养内容和过程,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培养平面,从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根据与实践接触的深度差异,可以分为仿真培养融入和行动培养融入两种类型。其中仿真培养融入型按照企业价值链流程进行教学组织活动,通过团队组建、公司注册、战略分析、公司运营、公司绩效管理等环节中的“理论模块教学+模拟操作”的形式,培养学生能力。行动培养融入型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企业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在卓越领导者身边工作等形式,通过计划、实施、总结、反思的循环学习过程,促进学员在自发的行动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商业技能、塑造心智模式。

对比上述三种模式在覆盖性、实施难度、效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如表1。

得益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导向性影响,美国和欧洲的MBA毕业后大多数在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高级经理人职务,MBA对学员发展的帮助促进了企业高管对学校的反哺,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产学研”结合环境。反观国内MBA的培养,除了211和985院校逐步形成了类似的发展环境外,大部分院校的MBA人才培养的企业影响力缺乏统计和报道,因而企业对MBA人才培养的效果缺乏直观认识,与学校的合作缺乏有效保障,因而基于双导师制的协同培养形式是传统培养介入型。在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培养体制改革中,越来越多高校尝试螺旋培养融入型培养,如华东理工大学自2012年推行“行动学习”。但是对于培养规模较大,缺乏校内资源支持的高校而言,行动培养融入型缺乏普适性,仿真培养融入型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三、基于双导师制的MBA协同培养机制设计

基于双导师的协同培养机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协同目标、协同动力、协同内容和协同保障四个循环影响的基本方面。

(一)协同培养的目标

MBA教育作为专业学位教育,造就的不是知识型的“专业人才”,而是“职业管理者”。职业胜任力是MBA毕业生应该具有的核心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体现为学员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具体细分为战略分析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企业经营能力和绩效管理能力等四个维度的能力。

(二)协同培养的动力

MBA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技能教育和学校专业教育通过培养环节多节点“链接”建立起来的交互式培养模式。通过MBA培养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制度化共建,形成企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和学校专业教育的品牌提升机制,以两种内生的动力加强企业技能教育和学校专业教育两个链条的动态耦合。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三)协同培养的内容

协同培养的主要内容主要分析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融合的方式和渠道问题。在发掘到协同建设方的基本利益链接点后,需要围绕可以合作的点细化课程设置、项目开发、资金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可以融入学员入学后的各个培养环节,如图3所示。

1.招生环节。依托校内外导师实施人力资源职业测评,界定学生的职业能力,确定招生对象;并根据测评报告,联合确定培养方案。

2.校内培养环节。围绕覆盖三个课程学期的仿真教学,形成“职业扮演—确定问题—补充理论—仿真应用—确定问题—补充理论”的培养形式,阶段性刺激学员的理论学习热情。双导师在这个环节中,校内导师侧重搭建理论框架,校外导师通过模块化课程介入教学,根据从业经验提供技术思路。通过案例研发与教学推动企业管理咨询;通过以赛代考形成阶段性评价;通过学位论文形成最终成果。

3.毕业环节。再次实施人力资源职业测评,界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员提供职业发展建议。

(四)协同培养的保障

1.依据“三链”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是MBA人才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双导师应围绕战略思维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绩效管理能力四大模块设计课程体系,并相对固化到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战略思维能力模块课程旨在培养MBA学员的思辨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提高其对组织全局性、规律性、长远性问题做出重大决策的能力;市场分析能力模块课程旨在培养MBA学员的市场分析和洞察能力,提升其数据分析、信息处理、市场分析与决策能力;企业运营能力模块课程旨在培养MBA学员的运营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其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等驾驭组织运行的能力;管理绩效能力模块课程旨在培养MBA学员目标控制和价值创造能力,提高其人力资源激励、绩效考核、风险控制等管理控制能力。

2.设置综合管理机构。双导师制对MBA培养环节的覆盖范围的扩展中,企业对接、课程改革、职业发展,各个环节都需要更加细致的搜寻和沟通工作,工作量可能会倍增和部门交叉,因而学院内部需要设立综合机构,加强部门协调和激励。与此同时,为了切实解决企业的问题,需要导师或任课教师在学生实践开始前,就深入企业调研,确定实践的内容和研究方向,开发本土化案例,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因而需要学院设立战略发展委员会,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双导师制建设。

3.校外导师有效激励。最好在学校层面制定出台针对校外导师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细则,其中应该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通过高规格聘任仪式、自我价值实现、课酬与评审费、企业发展等形式,充分激发校外导师参与MBA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实施案例

山东财经大学自2014年实施仿真培养融入型MBA人才培养体制以来获得显著成效。

(一)学员职业能力提升

1.学员职业能力提高。根据对毕业五年内的学员进行访谈调查,60%的学员获得职务升迁,薪酬待遇平均提高30%,因职业表现突出,近三年七名校友或学员在全国MBA发展论坛荣获“中国MBA十大成就奖”、“中国MBA创业明星”和“MBA100新秀”荣誉称号。

2.创业创新能力提高。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员创业大赛MBA专项赛中,参赛作品荣获全国银奖,目前衍生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员工600余人,年营业额5亿元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3.管理分析能力提高。在连续三年的全国案例精英赛区域赛中表现日益突出,其中在2017年的第五届全国案例精英赛东北赛区比赛中荣获“季军队”以及个人“最具价值队员奖”。

(二)學院省内外影响力提升

1.学员单位满意度高。根据2016年教育部水平评估过程中,学院对用人单位的电话回访显示,99%的单位对我校MBA学员培养质量表示肯定。

2.在2016年与2018年中国MBA联盟领袖年会中,连续荣获“中国十佳特色商学院”荣誉称号。

3.扩大招生效果。生源辐射山东省17地市,近三年报录比逐年提高,且位居省内第一。

参考文献:

[1]孙义隧.研究生教育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朱九恩,姚启和.高等教育辞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12-43.

[3]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Z].1999.

[4]陈建强.改变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脱节倾向——南开大学首创MBA双导师制[N].光明日报,2002-04-15.

[5]李太卫,邱法宗.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4).

[6]侯忠伟,韩西,杜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112”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