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浅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 20:20:49      点击:

郑征 朱军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硕)培养已逐渐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主体,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我们不断完善其培养模式。通过浅析某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指出目前专硕培养中存在的职业导向性不明显,培养体系不健全,导师队伍偏学术型等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高、专业岗位适应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现状浅析;主要不足;综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055-02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我国专硕教育是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还处于研究与探索发展的初期阶段。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规模日益扩大,体系也比较完善[2]。然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短,前期仅招收在职学生攻读学位,直到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范围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在职攻读拓展到在职攻读与全日制攻读2种形式,逐渐转变到现在以全日制学生攻读专业学位为主的培养形式。

我国自2009年教育部明确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范围之日起,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专硕的培养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快车道”[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类型,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融合”是其培养目标,实现“十三五”规划中指出的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4、5],两者兼顾是其培养特点,但其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之间并非总是十分契合。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与此同时,专业学位也得到越来越多考生与家长、社会等的认可,报考人数逐年增加。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6年和1995年开始分别挂靠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01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从2010年开始招生,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持续迅速增

加,研究生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电网部门及煤炭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电气专业人才。目前,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人数接近200余人,且其数量与学术型研究生比例高达1.3∶1。可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体系和管理机制、导师对学生的培养理念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差别不大,致使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化和个性化培养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虽然经历了8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但仍面临着諸多挑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于深入进行研究与改革。

1.专业学位特色不明显,职业导向性不足。由于受到传统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对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特色不明显。首先,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与学术型差别不太大,没有凸显专业学位教育特色,达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职业化和特性化培养要求。其次,导师在培养过程中仍存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传统观念,依然有学术能力培养的倾向性,不能充分认识到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术技能培养的主导性。再者,企业在培养过程的支持和参与力度不够,没有结合企业、市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等问题。

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讲授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内容不足、缺乏职业导向课程、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比例不高;专业实践环节不充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难度大且可持续性不强。教学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讲授课程仍占很大比例,学生课堂或项目参与度不够,研讨式、项目参与式、工程案例讲授等教学方式不足。

3.导师队伍偏学术型,缺乏职业入场领路人。导师第一责任人的权责机制有待强化,指导教师在研究生整个培养中至关重要,第一责任人效果未能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未能真正确立,存在侧重学术研究,偏向于学术型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模式,未能完全领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宗旨。同时“双师型”导师数量不足,导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均是由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遴选而来,大部分导师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过硬,但是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不足,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指导,导致学生对职业发展不明确,对未来规划迷茫不清,学习动力不足。

四、总结

浅析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状可知,如何突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深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是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也是我国目前具有中国特色专硕教育与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Z].2009-03-19.http://old.moe.gov.cn.

[2]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其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3]赵文廷,张蓬涛,张利,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培训质量分析与改进措施[J].科教导刊:下旬,2016,(33):19-24.

[4]刘俊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J].学位与研究生教务,2017,(3):30.

[5]教育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教研〔2017〕1号)[Z].http://www.ndrc.gov.cnhtml.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