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方志敏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功能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2 20:04:39      点击:

胡水华 夏禹

摘要:上饶师范学院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托赣东北浓厚的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传承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精神,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以方志敏的人格魅力滋养新时代大学生品性养成,从而实现方志敏精神内核的创造性转换,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体现“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方志敏精神;大学生;上饶师院;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053-03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专业知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培育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素质和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当塑造青年大学生灵魂的重任,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优秀教育资源。上饶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性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区位优势和校本资源,以上饶师范学院方志敏研究中心为平台,以方志敏精神宣传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切入口,开展读书征文、音乐、美术、书法等专题艺术形式的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从不同的维度疏解方志敏精神的时代因子,实现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精神内核的创造性转换,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度和效度,体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体现上饶师范学院办学特色。

一、不忘初心,弘传承方志敏爱国精神,着力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思想,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方志敏是人民心中的伟大民族英雄,“爱国”已成为方志敏最重要的标签,是方志敏从事革命斗争的出发点,并贯穿生命的始终。他在千古绝唱《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一个天生的丽人,现在却变成叫化的婆子!站在欧洲、美洲各位华贵的太太面前,固然是深愧不如,就是站在那日本小姑娘面前,也自惭形秽得很呢!”[2]P130字里行间饱含方志敏对祖国母亲浓浓的情感和对近代中华民族惨遭帝国主义贱踏的深深忧虑。而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实现人民生活幸福,是方志敏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内在驱动力。“红色文化”资源是一本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我们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進行历史与革命知识的灌输,又加强了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上饶师范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大学生重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聆听方志敏及革命先辈的后代、方志敏研究专家讲方志敏革命爱国故事,参观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方志敏纪念馆、方志敏故居、清贫园、“漆工镇暴动”纪念碑等旧址、遗址、遗物,以亲历、亲见、亲闻、现场教学教学方式,以情动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从而拉近大学生与方志敏历史距离,使其在情感体验中领悟方志敏高节大义情操,浓浓爱国情感,丰富的爱国思想。重温历史,让大学生感受到祖国在近代备受欺凌的苦难,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领略到方志敏等革命先烈,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斗争异常复杂和残酷的烽火岁月里,忍受着艰苦,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不是为哪个人的利益,而是为着阶级的利益”[2]P85,孜孜不倦地为着苏维埃工作。润物细无声,让当代大学生接受方志敏“爱国”精神的滋养,感知“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认识到今天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家国情怀,培育他们的感恩之心,报国之志。

二、高举旗帜,以方志敏矢志不渝为榜样,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魂魄,是一个政党精神上的“钙”。历史和现实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这种信仰,为的就是这个理想”[3]P107,“红色”基因是信仰的天然种子、精神的谱系,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P17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文化知识背景的方志敏,加入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在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几经曲折的情况下,仍毫不气馁。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实行“清党”和“分共”政策,革命处于低潮,方志敏认为,“你们只能杀死我们几个,决不能消灭中国革命啦!相反的,中国革命工农的铁拳,终有一天会将你们完全打得粉碎!”[2]P98,他回到老家弋阳,重举旗帜,继续革命,他说:“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大革命虽遭受失败,但我毫无悲观失败的情绪……这次的失败,只能是暂时的,中国革命的复兴,革命新的高潮,必然很快到来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必然要覆灭,代之而起的,必然是共产主义;反革命必然要失败,革命一定要得到最后的胜利这是绝对真理,同时这也是我的基本信仰。好吧!错误是错误过去了,失败是失败过去了,算了吧!重起炉灶,再来干吧!”[2]P34-35。坚如盤石的理想信念,是方志敏参加革命,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即便在反动派的屠刀面前,仍然坚定地表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2]P141,愿以死,做一个共产主义的殉道者。

学习方志敏,领悟方志敏为理想执着奋斗、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就是要教育我们的青年大学生,以虔诚的怀念,延伸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让广大大学生体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3]P37-38。在历史创造的厚度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厘清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从意义诠释的深度上阐明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精髓,使大学生为方志敏为革命理想信念死而后已精神所打动,认同革命传统文化,点燃大学生追求进步的激情和勇气,在学习、创业中学会承受各种压力和挑战的失败,砥砺前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牢记使命,学习方志敏爱国、清贫、创新和奉献精神,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方志敏参加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反之在担任闽浙赣苏区党政军负责人期间“矜持不苟,舍己为公”[2]P162,他表示:“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剌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不希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工的劳苦!不希罕富裕,宁愿困穷!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2]P159-160这种“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2]P164,它体现了方志敏坚强的意志力,对党和人民的责任担当。正因如此,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六大苏区之一,创造了“模范的苏维埃省”,为了根据地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和军事斗争,创造了许多第一,如发行了第一枚“红色”股票,建立了对外贸易处和列宁公园,发明了各种类型的地雷,这些无疑凝聚了革命先驱的智慧。方志敏革命一生,敢为人先,清正廉洁,不畏困难,不怕牺牲,为革命奉献生命,体现了其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已经成为上饶人民的精神家园的“瑰宝”。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3]P17。高校可以利用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立足新时代,实现方志敏精神由精神财富到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的转化,由解读方志敏爱国、清贫、创新、奉献精神演绎为当代大学生匹夫之担当,凸显“红色”文化的先进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让大学生认识到“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作为大学生,要以方志敏爱国、清贫、创新、奉献精神为动力,把个人命运寄于天下,舍身为国,努力学习,在创新中求发展,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二是大学生要铭记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和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P15今天的中国不再是方志敏眼中的“江山破碎,国蔽民穷”,十三亿中华儿女,决不会做近代四万万同胞中的败类,“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连母亲都保护不了”。[2]P130每个大学生都应有时代的紧迫感,明白多极化格局下,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大国对中国崛起所设置的种种障碍和实行的重重围堵所形成的挑战,把烽火岁里方志敏等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转化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达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勤奋学习,知难而上,开拓创造,乐于奉献,誓“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四、筑中国梦,以方志敏的人格魅力,滋养新时代大学生品性养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1]P70当今和平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技术与人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传承方志敏爱国、创新、奉献、清贫精神,勿忘先烈,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天下为公”的青年,使他们把对民族自强自信和责任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上饶师范学院开展各种形式“红色文化”育人为主题的专项活动,寓教于乐,以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精神、政治抱负、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熏陶感染,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是大学生要关注国家大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念正确分析和判断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维护人间正气,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二是自觉遵纪守法,讲文明,守公德,认同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三是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刻苦学习,艰苦创业,积极向上;四是将方志敏“清贫”精神发扬光大,让节俭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和修养,一种信念和意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良思想,成为情操雅致,诚实守信,待人友善,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总之,通过培养、熏陶、积蓄和内化成俗的过程,为莘莘学子走上社会,所应具备才华和美德奠定基础。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向度,上饶师范学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传承方志敏的“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力争使方志敏精神宣传教育成为上饶师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亮点,使我们的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P7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方志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