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产学研用”递进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1/30 14:05:39

张裕凤 王考 张惜伟 敖登高娃 郝润梅

[摘 要] 立足于高素质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习基地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毕业论文质量优化等措施,构建具有边疆民族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和解决从课堂到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面向土地资源管理实际的生产型实习基地,培养蒙汉兼通型土地资源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产学协同—学研协同—学用协同”的递进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实践成效显著。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用”协同;实践;土地资源管理專业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内蒙古教育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校企(政)联合共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可行性路径研究”(NMSC18070);201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础建设研究与实践”(YJG20181013502);2020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研究课题“‘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KCSZ2060)

[作者简介] 张裕凤(1964—),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评价与经济地理学研究;王 考(1978—),女,内蒙古包头人,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土地规划、评价与水土保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6-0096-04   [收稿日期] 2021-01-15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位置。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提出,要“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高校需要努力造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积极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1993年建立就积极探索如何适应国家和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然资源行业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土地学科发展前沿,从“产学研”三维协同[2]到“产学研用”四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以“用”为目标的“产学协同—学研协同—学用协同”的递进协同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产学研用”协同模式基本内涵

“产学研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政府部门、企(事)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利用各自的优势与教育资源,以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企(事)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高校为主体,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科学研究相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模式[3]。因此,“产学研用”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就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对应用型较强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来说,就是以市场需求和民族区域特色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企业、科研单位等各自的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意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中,“产”指在校期间,到自然资源行政部门、地籍测量、土地规划与不动产评估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在实践中培养专业能力,为学生搭建产业实践平台;“学”指教书育人,抓专业知识、思想政治、人格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校内教育;“研”指与科研部门联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实施,组建创新团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平台;“用”是将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专业的社会实践,或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创造价值[4],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的形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致力于将“用”与“产学研”模式更好结合作为“产学研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方向,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技能,为推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综合来看,“产学研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能力,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二、构建“产学研用”递进协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解析新时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现实性较强的学科,目前,学科有关学生课堂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逐渐完善,但需要继续解决从课堂到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多年人才培养的历程为例,从培养目标的革新、培养方式的变化、毕业生就业以及社会需求等角度进行座谈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调研分析、总结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继续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即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就业竞争力。(2)学生学术能力不高的问题。通过相关教学环节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术素养。(3)解决学生实践业务动手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在校生有效参与专业技术项目和自然资源行政管理业务,让学生到真实的专业实践中去,熏陶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4)解决学生乐于学习实践,但苦于目标迷茫、实现度差的问题,帮助学生确定实际目标,分阶段地加以实现。这四个问题的终极目标就是将所学专业知识最终能够良好地“用”。

(二)构建“产学研用”递进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不同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都是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业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前沿进行教学改革的。在新时期国家创新战略的驱动下,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此,探索以“用”为目标、以“学”为基础、以“产”和“研”为平台的“产学协同—学研协同—学用协同”递进协同创新育人模式,以实现“产学研”与“用”的更好结合,具体模式如图1。

三、“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产学研用”协同是利用学校与企(事)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学环境和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实践能力的生产、科研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5]。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立足长远,培养“产学研用”复合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形成了“学研协同”“产学协同”“学用协同”育人模式。

(一)“产学协同”模式

1.“教师科研项目+实践教学”模式。1995年至今,專业教师每年承担多项横向课题,有效服务自治区社会经济建设。学生直接参加课题,完成课题的基础内容,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学生接受最新专业知识和前沿政策,教师助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提升承担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6],促进教师学习新内容、新方法,促进课堂讲授,增强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吸引力。

2.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7]。论文选题约85%来自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论文内容充实,教师指导过程规范,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学生通过参与地方生产性任务的实践,如“土地政策实证监测评估”“旗县第三次国土调查”等,既帮助行政企业部门完成生产任务,也让学生熟悉这类生产任务的运作过程,并对进一步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积累丰富的专业资料,实现“课程学习+企(事)业实践学习+学位论文”的目标。

3.开展案例教学,实现案例驱动。围绕土地专业实践,撰写本地化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出版《土地资源管理优秀教学案例选编》作为课程参考书目。案例库的建设为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公共管理学、土地行政与政策学等课程教学提供了典型案例,同时为教学的本地化提供了案例基础。

4.科研平台支撑,助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与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创造条件吸引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既改善了本科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条件,又提升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二)“学研协同”模式

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入研究专业教学特点,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8],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课程教育教学体系[9]。结合蒙汉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加强教材建设和多媒体课件研制,开展在线课程建设,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注重专业民族教育,通过招收蒙语授课班、蒙生汉授班、预科生插班等形式,培养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专业人才。

2.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环节,建立情境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开设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课程讲授中重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土地经济学”课程设计8学时实践,利用学校周边“一间房村”约700亩土地作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完成现状地类解译、土地利用动态比较与土地价格评估,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地租地价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等理论;将课程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利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学习的理论,学生在2019年全国“村庄规划编制志愿服务”比赛活动中获“优秀实践团队”三等奖。情境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兴趣,实现了双创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提升研究能力。聘请区内外本行业专家成为兼职教授,定期为师生进行学科进展、技术需求、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交流。专题讲座围绕土地整治课程、国土管理专题和国土空间规划等学科发展的重点和前沿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动态和学术前沿知识,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同时扩大了本专业的社会影响,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近三年,本专业研究生志愿报考比为1∶5,吸引了更好的生源,也为专业学生提供了获取前沿知识的渠道。

4.建立“事业单位+”合作培养模式,促进科研单位产出高质量成果。“学研协同”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学生培养注重地理背景,强化工程、技术、管理和专业能力以及测绘、地理信息、土壤学等知识的掌握,加强地理生态理念。与地区土地调查规划院等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合作,围绕各方面需求形成合力,形成“事业单位+”合作培养体系,让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增加对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认知,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5.以实践活动促学习,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与自治区土地学会合作,通过参加“6·25土地日”“4·25地球日”等活动的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多途径提升专业学习能力;与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策划联合科研项目,在野外考察、资料收集、数据挖掘、组织研学团队、冬令营等方面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策划,实质性合作促进学生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实现。

(三)“学用协同”模式

1.“学生真实化实习”模式,实现学用协同。安排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承担土地生产性任务,如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遥感解译、外业核查等实践,既帮助公司完成了约定项目,又利用所学知识实践了GIS空间技术基础、制图能力、解译卫片和外业核查图斑的技能。学生参加项目锻炼实践,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其中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教学内容引导和管理,可以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该模式实现了各方利益目标达到最大公约数。

2.基于公司目标利益的需求,建立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自治区相关单位建立13个实习基地、旗(县)自然资源局挂牌成立6个实践教学基地,形成良性互动。企业有积极性,用其长处,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获得好处,反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更愿意让学生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两者相辅相成。还可以请企业专家围绕新技术、新方法和法规开办系列讲座,发挥其作用。

3.“政府部门实习+”模式。建立行政部门专业实习课题,到自然资源行政部门各业务科室实践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如整理档案、信息统计、不动产登记、实地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等,并邀请本地自然资源局资深专家为学生讲专业行政管理工作内容,做到专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切身体验作为资源部门行政管理者应具备的素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

4.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实习大纲”和实习基地方案。明晰各实习基地的功能,形成实习特色。明确土地资源调查与测量、地籍调查与土地评估、土地规划设计与土地信息系统、土地管理实践与房地产评估等实习方案和内容;确定各实习基地的实习内涵、技术方法,建立学生实践评价体系,形成完善的专业实践体系。

四、结论

通过一线教学“产学研用”的实证研究,建立案例教学、“教师科研项目+实践教学”教学,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科研平台支撑,实现“产学协同”;通过认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与科研院所合作,用科研促进课程内容更新,聘请行业专家教授前沿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研协同”;通过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实习大纲”,实践“学生真实化实习”“政府部门实习+”“教师科研项目+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用协同”。最终建立可推广、适合民族和边疆地区的“产学协同—学研协同—学用协同”的递进协同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各级自然资源行政部门以及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及勘测设计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一大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姜佰文,马晓东,王馨,等.高等农业院校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3):74-76.

[2]王考,郝润梅,张裕凤,等.基于过程控制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优化路徑探讨——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9):18-20.

[3]姜鸿,王卫星,王永利.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模型及其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3(9):54-57.

[4]赵军,赵新泽,李卫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9):40-43.

[5]方露.产学研用视角下《造船精度控制技术》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17):34-35.

[6]吴能表,罗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维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1):51-55.

[7]王考,郝润梅,张惜伟.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90-92

[8]袁靖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9(2):6-9.

[9]胡丽娜,刘丹,田聪,等.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培养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144.

Research on the Progressive Collabor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Application” and Its Practice: Taking the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as an Example

ZHANG Yu-feng, WANG Kao, ZHANG Xi-wei, AODENG-Gaowa, HAO Run-mei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 China)

Abstract: For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talents, and through revising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constructing practice base, reforming teaching and graduation thesis quality, we have constructed specialty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ontier ethnic regions, improved the ability from classroom learning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established the production-oriented practice base oriented to the actual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rained the senior specialized talents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of Mongolian and Han nationality. The progressive collabor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application” has been formed, which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 model; collaboration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application”; practice;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