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浅谈墨子技术教育思想对新时期劳动技术教育的启示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3 20:50:57      点击:

郭磊

摘要:墨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技术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尤其是对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应该充分体现墨子技术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墨子;劳动技术教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222-02

墨子,名翟,鲁国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子的思想代表了普通平民、手工业者的利益,因此他的追随者众多。《吕氏春秋·当染》云,墨子“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因而墨家的学说成为韩非子所言的“世之显学”。墨子有很多伟大的科学论述和技术发明,同时他又有不同于先秦其他诸子的教育理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儒家教育思想研究较多,而对墨子的教育思想却研究较少,因此,对墨子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尤其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很有启发意义。

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体现墨子技术教育思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且面对多元文化的涌入,我国教育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文化危机。斯普朗格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他指出,文化危机包括宗教危机和价值危机,而集中地体现为教育危机。文化危机的核心是“价值危机”,解决这一危机取决于人的内心深处的革命,而关键在于重建深刻的文化观。因此,文化危机最终只能通过教育来解决。斯普朗格认为,教育能够塑造人的灵魂,理应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它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建立信仰。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国的教育工作有责任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将墨子的思想渗透到中小学技术教育中,不仅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既培养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弘扬了传统美德,更能够激发爱国热情。

1.“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认为,动物能以其羽毛为衣,以水草为食,它们根本无须劳动,只靠大自然的恩赐就可以生存。而人虽不具备动物所具有的那些本性,但人可以凭借着后天培养起来的禀性和能力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生存的条件。人类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勤奋就能够生存,否则就不能生存。这句话反映了技术的生存价值,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学生懂得尊重劳动者,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2.“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从尚利贵义、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出发,提出了他自己的主张。墨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他关于技术的经济、物质、生产力等社会基本价值的思想。墨子认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倡导强力有为,坚持技术分工基础上的择务致富观、农业生产观和节用消费观。墨子认为,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致富的有效手段。合理的劳动分工可以使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变得更为有效。与此同时,墨子从尊重劳动人民的生产成果,维护老百姓经济利益出发,倡导节用节俭的消费观,提出节俭是人类美德的观点。墨子的这些思想使学生明白要通过自己的大脑和双手为社会和自己创造价值,并理解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形成务实的态度和勤俭的生活作风。

3.“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思想是墨子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他的人才观、选才观与“使能”思想,在当今社会政治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厚乎德行”就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辩乎言谈”指能言善辩,推行自己的主张。“博乎道术”是墨子对知识分子学术与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墨子技术价值思想的具体反映。墨子认为,技术能力个体进入社会必备能力和职业资格,技术的社会分工不仅必然而且重要。可以说墨子的“尚贤”思想把贤人的范围从儒家的“君子”扩大到“贱人”阶级,即农夫、手工业者、甚至屠夫,强调只要有才能,就是贤人。

墨子的“贤能”思想与中央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要求相匹配。在现代人本观念中,关于人才的概念是广义的,即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的,都是国家和企业需要的人才。由这一新的人才内涵所决定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我国传统的“人才观”比较单一,社会崇尚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导致了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单一化。一方面,大量毕业的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另一方面,无数企业又为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而苦恼。学习和领会墨子的思想,有助于学生正确树立“人才观”和“职业观”,认真分析自身优势,选择好未来发展的道路。

(四)“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

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墨子将机械制造的经验和技术规范升华到哲学的高度。他认为,事物发展变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规律性的。因此,凡事皆有法度,任何技术都必须具有规范性。学生在学习劳动技术时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认真把握规律性,掌握操作的规范性。这并不是否定“创新”。只有对技术做到熟练掌握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二、仔细甄选,使“优化”后的墨子思想走进中小学劳技课堂

这里的“优化”,就是得其精华而去其糟粕的意思。墨子思想产生于两千多年以前,发展至今难免有许多不合时宜的、落后的,或者在今天看来是迷信的东西。我们弘扬先进文化是建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舍弃其中的糟粕基础上的。对于墨子思想,我们也应该如此。

墨子把自己的主张诉诸于天意,从而使墨家学派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墨子主张“兼爱”,认为兼爱可以互利。为了让自己的学说能够成立,他提出“天志”的办法。认为“天之意,不可不顺也”,认为天能够赏善罚恶。可见,“天志”是神化了的墨家理想的最高準则,是按照墨家社会理想设计出来的最高主宰力量,而鬼神是“天”意志的表现,负责赏善罚恶。受此思想影响的墨者具有强烈的“侠义”精神,成为“为万民兴利除害”、为制止不义的侵略战争、“勇于振世救弊”的仁、智、勇、信的侠义形象。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只有这样的人才拥有对传统文化的鉴别能力,才能够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选择,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在中小学劳技课中,发展和改造墨子思想,促使其实现“增殖”

本尼迪克特提出,当今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文化进行更新与创造。我们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是要固步自封,对世界的多元文化视而不见。教育应该认识到多元文化,并充分吸收异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在这个过程中,促使文化增殖,使传统文化迸发出勃勃生机。

墨子思想诞生于两千多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对其进行适当地改造,使其适应当今时代。墨子思想仅是中国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它必然要与其他学派的思想相融合。此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时间全部涌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在劳技课中,我们不能局限于中国传统技术教育思想,固步自封,而是要积极接受外国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思想,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吸收国外先进思想为我所用,不断改进,丰富我国文化,实现文化和思想的“增殖”。中小学劳技课要能够为培养出富有时代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墨子提倡技术教育,并提出系统化的技术教育思想。在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中渗透墨子技术教育思想,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与技术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

[2]巨乃岐.试论墨子的技术价值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2).

[3]王凌皓,刘淑兰.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简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4]孙中原.墨子与现代文化[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