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目的导向型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2-28 19:58:24      点击:

于汪洋 庄典

摘要:随着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已不足以适应新形势需求。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因材施教,是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文以目的导向为出发点,研究教与学的辯证关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和讨论。通过分析各个专业的实际业务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在课堂上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习效果。

关键词:目的导向;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8-0107-02

一、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每个高校必修的公共课程,也成为计算机教学的基础和重点。计算机基础教育被认为是提升大学生素质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技能。该类课程是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并存的基础课程,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专业问题、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教育[1]。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方面,相关学者也做了诸多研究。文献[2,3]研究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分层、模块教学的改革理念。谷岩等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以能力为重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期实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与社会应用接轨。文献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了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张国荣研究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思路。

上述研究推动了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不断前进。然而,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般上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都是大一学生,在他们接触计算机课程之后,很多计算机的概念和术语难以理解,很多架构不知其用途;很多同学期末考试难以通过;即使通过,对计算机和计算机的基本使用仍然有很多困难。很多同学感觉什么都学了,也什么都没学到,对计算机还是一知半解。陕西师范大学又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比如说,计算机公共课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科生;不论文理科,女生居多。这样更加大了授课难度。另外,目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多为大班课,教师对教学效果难以把握。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听得懂、用得熟;确保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满足以后的就业需要,是当前我校计算机公共课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对于该问题,借鉴现有相关研究,大范围改变我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机制,成本过高,不切实际,也不符合我校实际情况。但是可以从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在课堂上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习效果。事实上,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不同,使用目的也不同。因此,可以从教学目的出发,分析各个专业的实际业务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在授课过程中,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群体划分,有相同业务需要的专业可以合为一个大班授课。通过专门的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本文以目的导向为出发点,研究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研究相关教学模式,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在课堂上提升教学质量。

二、目的导向型教学模式探索

针对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各个专业的学习目的和实际需要出发,探索目的导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调研全校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应用需求,对不同专业班级进行群体划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对传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的改进和扩展,从而在不改变学校大的教学机制的前提下,以较低成本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内容体系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1.计算机公共课的目的导向型划分。目前我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划分过大,大一第一学期必修《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文科生学习多媒体技术,理科生学习编程和数据库。事实上,即便同属文科或者理科,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不同,使用目的不同,就业需求也不同。目前,社会各行业对求职者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需要确定不同专业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目的,建立计算机公共课的目的导向型划分机制。

2.群体划分和选课机制。针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需求,需要对各学院各专业进行群体划分和分类管理,建立多维度、多指标体系及系数。有必要的话,建立相关计算机分析系统,以辅助管理,从而改变原有的一刀切的文理科学习模式。同时,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各学院的选课机制,建立良性的、一定程度的自由选课模式。

3.目的导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我校计算机公共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生按照书本和教学大纲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并根据实验课教学大纲进行训练。目的导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传统方式进行革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根据实际需要,从各个专业的实际需求案例出发,增加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

4.目的导向型的实验课教学模式。目的导向型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实验课模式不同,需要重新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并根据新大纲进行专业性、有针对性的训练。从案例出发,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按部就班按照实验指导书做的实验模式,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评价体系。最后,设计多元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为此,需要研究一整套标准的评价标准,包括课堂反馈、问卷调查以及成绩考核等,最终形成“目的导向型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同时,本项目将会把信息化教学技术融入该模式,引入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形式,辅助该教学模式的建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總结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各个高校都有了相应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随着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不同,因而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大一接触计算机课程,尤其是涉及软件开发的课程,很多内容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因材施教,是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探讨了目的导向型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各个专业的实际业务需要,建立相应的群体划分和选课机制,设计目的导向型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2]付瑞平,靳伟国.大学计算机基础分模块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4,(1):49-51.

[3]向伟.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119-121.

Abstract: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lexity of education objects,the teaching of college computer common lesson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not enough to meet the new situation. Therefore,how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relevant theories and knowledge in class,and to teach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is a huge challenge faced by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school,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explores and discusses in teaching mo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business needs of various professional and targeted teaching,thus increasing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and purpose,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classroom,guarantee the learning effect.

Key words:goal-oriented teaching;teaching mode;computer common lessons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