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探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22 21:47:54      点击:

龙佳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这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精神文化建设不够深入、物质文化建设不够创新、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行为文化建设不够规范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7-0241-02

十八大报告中阐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高度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这对当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学校的传承、制度、物质基础、领导核心和教师学生层次的不同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取得的成果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总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息息相关,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从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兴国之魂”再到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三个倡导”,这些理论对大学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这些理论的提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绩。一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者已经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领导是校园文化事业建设的领头羊,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领导重视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大部分大学领导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可以对外展示出本校的良好形象,凝心聚力,推动校园事业发展。此外,大学校园文化理论建设更加具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设,有更多的专家参与和研究,有更多的平台进行宣传,有更多的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实践。校园的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金项目和论文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校园特色建设,从社会主义核心观到大学生信仰追求,正在不断地补充和发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二是大学图书馆更加注重人文渲染和熏陶,启迪心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各类馆藏书籍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书籍。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不仅便利了师生的日常生活,更是紧随时代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校园人文景观也是丰富多样,各种名人塑像,不同样式的校园绿化,醒目的宣传标语,使得校园物质文化形象深入人心。三是大学校园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谐校园建设氛围日益凸显。大学校园除了学校领导的主要管理外,学生也参与到各个方面的管理中,丰富了校园管理形式[2]。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越来越重要,许多学校建设了章程制度,以此来促进校园制度文化的发展。

四是学校学术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将学术理论尽可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学校园中社团组织越来越多,涉及学生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形式。校园内的艺术展演次数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学校教风良好,许多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追求真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校园文化建设,各大高校都取得了部分成绩,但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精神文化建设不够深入、物质文化建设不够创新、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健全、行为文化建设不够规范。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够深入。一方面,许多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缺少特色,如校训不能反映出实际的人才培养方针,而实际的人才培养又不能紧跟校训的核心精神。校歌被各种网络流行歌曲所取代。据调查,韶关学院的学生几乎没人会唱校歌,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有校歌,这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另一方面,大学精神不断缺失。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中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各种炫富姿态不断出现于公共视野,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严重影响。古时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变成现在的胆小怕事,没有担当,缺乏责任感。传统的集体主义被渐渐疏远,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不够深入。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够创新。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全面开花,许多大学错误地将校园基本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简单地画上了等号,把大量的校园文化建设资金投放在校园面积扩大、楼宇建设数量和校园绿化上。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许多高校为了吸引高考毕业生报考自己的学校,不惜资金和人力,进行大扩建。高楼平地起,校道阡陌纵横,表面看着恢弘大气,实际盲目扩建,缺少科学规划,不能与本校特色和人文景观相结合,最终导致校园物质文化的丧失。北大的未名湖畔,武大的樱花,中大的陈寅恪故居,这些校园的人文景观符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观赏,鼓励了历届学子积极进取。但这仅限于极少数学校,其他学校没有很好地重视这方面的物质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宣传不够创新。传统的校园文化宣传平台被校园小广告所代替,标语没有更新,宣传栏和各种标语牌陈旧脏乱,影响校园文化风貌。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但校园网络文化宣传平台建设却后滞不前。互联网作为校园文化宣传的重要媒介,没有担起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反而以各种非主流的文化影响学子。大学生每天使用最多的是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而这些工具,学校却没有及时的建设和利用,没有充分地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浪费了大量的网络物质文化资源,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一方面,由于校园制度文化改革难度增加,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时间长,工作复杂。因此,许多校园制度文化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时代特征不够明显,许多制度显得陈旧老套,不能提高大学校园各项工作效率。另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缺乏民主性和透明性,许多与师生有紧密联系和切身利益的制度,在制定时没能充分征求师生的意见,不能很好地反映师生的需求,不能促进校园各项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制度文化缺少有效的资金保障,由于近年来校园基础设施扩大,导致制度文化建设资金不足,从而使得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变成一个空套子。另一方面,随着校园多元文化的盛行和快速发展,制度文化的有效参与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教师的教学热情不断消退,职业精神渐渐弱化,在学生面前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也越来越弱,许多学生是在制度约束的情况下被动参与,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学习热情。制度建设对师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做出明确的规范,不能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4.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不够规范。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校园行为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校园学风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学生淡化了课堂知识的学习,更加在乎校外社会实践。课堂学习不认真,从前的“抬头看黑板,低头看课本”变成现在的“抬头看老师,低头玩手机”,在课堂学习中并没有掌握多少真知。课后要么宅在宿舍玩“英雄联盟”,要么忙于校外各种兼职。学风越来越浮躁,没有低头做研究的,只有抬头寻找“钱途”的。更有甚者,平时作业抄袭,期末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拷贝。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发展,各种社团活动甚喧嚣上。这些活动多以自我为中心,歪曲传统价值观,以恶搞形式来取悦观众,缺少创新精神。社团的许多节目,不能恰当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而积极宣传外来文化,而校园管理者对这类社团的存在和活动的开展仍然保持默认和许可的态度,这无疑与大学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相矛盾。

参考文献:

[1]郭广银.十八大报告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2013,(01):5-8.

[2]黄新建,许湘琴,姚欣妤,吴家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88-90.

[3]王震威.大学校园文化评估体系研究[J].亚太教育,2016,(01):208-210.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