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网络教学调查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4-25 16:32:22      点击:

臧卓 李际平 曹小玉

[摘 要]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教育也逐渐趋于信息化。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形式的出现,正在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方式。高等林业院校是中国林业传播先导,其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合理使用网络教学,以实现教学方式转变,如此不仅可以促使教学方式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基于“林业遥感”和“林业系统工程”两门课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网络教学方法。

[关键词] 互联网+;高等林业院校;网络教学

一、高等林业院校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教学手段有着直接联系。在目前的高等林业院校教学中,教师多通过口头讲述,或者多媒体PPT展示的方式为主,以视频播放的方式为辅来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显得过于生硬、死板,特别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之时,学生就会觉得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听课兴趣,课堂就会显得愈发沉闷。教学形式的单一化,难以引起学生注意力,以及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学生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阐释理论知识,把握教学进度,而学生接受知识,跟随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之中可能会存在提问式的互动环节,但往往是教师针对某一问题的点名式提问,这种问答式的互动不够灵活,难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并且以课堂面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如今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学生随时可通过互联网获取其需要的精神食粮,这使得学生将许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手机”身上,在面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时,学生更显得有些无动于衷,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兴趣激发与积极性的调动,还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惰性思维。如此既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还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1]。

(三)考核评价需完善

课程考核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动性,在目前部分高等林业院校课程考核的方式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但该考核方式无法体现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是不利的。显然部分院校也已经意识到该问题,就将一次性考试考核转变成多次的考核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多次考核的工作量非常大,难以实现长时间发展。

二、互联网+教学优势

(一)教学资源更丰富且多元化

传统教学资源主要是纸质材料,纸质材料无法实现共享,如此就会使得教学资源在信息量上面受到载体的束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林业院校教学,教学资源更趋于多元化以及开放化,教學资源不再局限于实体载体,而显得更加开放化;教学资源不断整合,不断得以丰富。此外,在该背景之下,信息交换可通过多种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存在,这些形式资料占存都相对较小,且可重复利用率高,不仅利于网络传播,还可作为实际教学的辅助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借助网络资源来进行预习与复习,教师可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如此教学质量定会有提高。

(二)教学手段趋于多样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许多科学技术以及教学手段皆可引入至教学中。高等林业院校教学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课堂面授,可选择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不断带给学生新意,激发其学习欲望与探究动力。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带来多样化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其更加了解新技术,以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主动权,继而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2]。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网络教学策略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教师传授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教材,学生获取知识亦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以及教师讲授。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们构建许多教育平台,教育平台上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自由在平台上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的学习。但是学生们可以轻易在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长此以往对于教师所承担的教书育人角色就提出了一定挑战,高校教师就需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建设,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活动,继而才能持续承担为社会、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授课效果,高校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之下需要转变教学的理念,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在教学中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与创造性,建立科学人才培养观,促使学生不断向着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综合素质的专业林业人才的方向发展,如此全面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进一步实现教学目的,并促使素质教育发展。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理念更新之时,需要更为关注学生在应用知识方面的能力,而不再是以往的只关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的能力[3]。此外,高校教师在面对学习资源愈发丰富、学习途径愈发宽广的情况时,教师需要接受这个挑战,与时俱进并主动加强自身专业能力与素养建设,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二)结合网络教学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传统教材中缺少热点问题与学科最新进展介绍,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学科材料,在课堂上可为学生们介绍与展示,材料可以来自学术文章,可以是具有影响力的报告,或者是拍摄的关于新科学问题相关视频资料等。教师可借助这些在网络上搜寻到的实时资料来丰富教学的内容,促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时刻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如此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开拓学生在专业上的视野[4]。通过在课堂上引入网络资源,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并让学生更易理解教学知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较大益处。此外,高校教师还可通过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寻找到优质教学资源,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优质学习资源。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供多样化课堂

第一,借助慕课,开展网络教学。随着“慕课”飞速发展,慕课已走进了各大高校。慕课主要指大规模共享性在线课程,其与传统课程大有不同。传统课程往往按班级教学,且班级人数一般只是几十个或者是百来个;在时间上也是具有规定性的。但是慕课的学习者不仅可以有上万个,还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且因其属于网络教学,学习者皆可不受时间影响,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灵活地安排自己学习的时间,如此就会让学习过程显得更加人性化与灵活。慕课的形式不仅利于高校教师获取优质网络教育资源,还利于共享教育资源,促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化,以及促使产业和理论有效结合。因此,在高等林业院校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慕课,来开展教学,可在课堂上结合慕课视频,为学生们展示相关内容;也可让学生们通过观看慕课来预习或复习教学内容,以此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5]。

第二,借助微课,开展网络教学。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知识点较集中,时间相对较短,且主要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网络传播。在进行林学专业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微课,将教学过程的难点或者实验过程的每个技术难点深刻透彻地展示给学生;亦可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微课制作,并进行微课展示,以此利于学生更深入掌握知识点,且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展示,加强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并且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升[6]。

第三,借助手机应用,开展网络教学。随着通信网络发展与智能手机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对于大学生而言也不例外。玩手机有利有弊,手机中大量的App不仅仅只能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还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学习途径。在高等林业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借助手机应用来辅助教学有效开展,如此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与牢固地掌握知识。比如在进行观察与识别植物标本时,教师就可借助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下载相关软件,让学生对不熟悉的植物进行拍照上传至软件,如此就可获得植物的生长特性、名称等资料[7]。如此通过应用程序,就可以让学习逐步融入学生生活,且便于学生学习知识。

第四,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教学。在微信公众号上可以实现与特定群体在语音、图片、文字与视频全方面地沟通互动。对于教育领域而言,通过微信公众号不仅利于教学资源进一步实现多元化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化,还可为学生带来便捷的学习平台与多样化学习资源[8]。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继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该内容时就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并且该平台上可以发布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学生们在面对图片、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多元化资源时,其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继而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效率,还能强化学生预习效果与促进学生进行复习。

第五,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开展网络教学。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技术都逐渐融入了教育领域。因为林业特性,许多知识很难通过直接讲授就能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虚拟仿真技术即VR技术,可以给人创造与真实世界十分相近的虚拟世界,让人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在开展一些实验教学之时,就可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教学[ 9 ]。比如树木育种、树木杂交等森林经营内容就可采取该技术来辅助教学有效开展,通过树木育种、树木杂交等过程的模拟,让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树木杂交等过程,以此加深学生印象,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教学,比如农药喷洒、可燃物燃燒等实验,就可以采取虚拟仿真技术,以此不仅能让学生们直观观察到实验过程与现象,还能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以及减少燃烧所产生碳排放。在面对种子育苗等所需时间较长的实验时,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还可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促使实验不受制于空间。在面对害虫治理等类似实验时,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不仅不会影响师生健康,还不会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 10 ]。

四、构建学习与考核平台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林业院校需要建立一个网络学习与考核平台,以此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学生。在学习方面,可利用数据分析的技术来对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数据进行追踪。学生在注册成为平台学习用户之后,其每次在登录该平台都会留下学习轨迹,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教师也可以对每位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11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该平台为学生设定相关的探究问题,并让学生进行交流抢答。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教师在时刻陪伴,学生学习自主性就会有所提升,学习效率也能大幅度提升。

在考核方面,可采用学完一章节就进行一次考核的方式,以此促使考核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并且可采取教师与学生双打分的方式,首先,教师可给每位学生打一次分。然后系统可通过随机匿名的方式分别发送给每位学生5份其他同学的作业,每位学生都需要完成5份作业的打分。最后,通过加权累加的方式将教师和学生所打的分计入总分。通过该考核方式,不仅促使考核更加客观、还利于学生在给其他同学打分之时发现自身欠缺,以及优化自身知识体系。在考核的章节题目设计上,需要考虑到学生兴趣,以及学生学习情况,不要考查学生太难的知识,主要是基础问题,以及能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并且在设计题目时,要注意题目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由于如今网络十分发达,学生抄袭变得十分简单,导致学生抄袭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可构建智能云系统,在考核时为每位学生发送不同的题目,若两位学生所发送的题目时一致的,则智能云会对两位学生的考试答案进行对比,并判断是否是要重做。学生若对考核题目具有疑问,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联系任课教师[ 12 ]。通过这样的学习与考核平台构建,高校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就会有所增加,教学也会逐渐融入于学生生活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能进一步突显,继而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随着网络教学的兴起,许多高校纷纷结合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进行变革,高等林业院校也不例外。网络教学在教育资源与教学方式方面都具有极大优势,高等林业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更高质量的教学,以此抓住这个新机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最终实现为社会培养专业化林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志勇,侯继华,张春雨,等.“互联网+”背景下“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改进——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3):71-74.

[2]马尔妮,商俊博,林剑.网络环境下“木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4):71-73.

[3]林光辉,徐斌.“五经一纬”融通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2019(2):44-45.

[4]夏小涵,袁睿,张谦.大学生网络教育课程的使用现状与期待[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2019(1):22-23.

[5]丁新亚.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育平台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3):212-213.

[6]徐德良,田玉兰,赵亮,等.网络精品共享课程资源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30):166-168.

[7]敖妍,馬履一.美国普渡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6):72-78.

[8]席本野,李广德,马履一,等.“森林培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4):46-49.

[9]马天喜.“慕课”背景下高等林业院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J].才智,2018(12):139.

[10]孟占永.高校云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87-88.

[11]唐环环,陈亚芳,徐晓雄,等.大规模在线课程教学设计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393(6):1-7.

[12]许欢,张诗亚,罗江华.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兼论“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3):59-65,9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