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能力产出导向的本科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4-29 10:08:53      点击:

张远龙 谢愈 谢海斌

[摘 要]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关键部分。近年来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高校建设一流师资团队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此背景下,针对本科生进行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全程导师培养模式研究,分别从学生、导师、学校以及能力产出四个方面对当前人才培养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意见。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的优势与劣势,为提高拔尖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能力产出

一、引言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大学建设。2019年,教育部发表声明称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并公布了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包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42所、双一流建设学科涉及98所高校的465个学科[1,2]。在建设一流师资团队、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及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的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牵引下,传统的班主任制度和辅导员制度将无法适应新要求下的人才培养,有必要在本科阶段实施全程导师制[3,4]。

全程导师制度(以下简称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后来逐步推广至伦敦大学等其他高校。导师制在学生培养、导师素质提高以及学校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5-7]。20世纪初浙江大学首先引入了本科生导师制,随后北京大学也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导师制;再之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南开大学等也逐步推广开来[8,9]。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导师累积了带学生的经验;同时,本科生导师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导师的精力问题。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都普遍存在着导师队伍人员不足的情况。导师除了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外,还要兼顾多个本科生的指导,容易出现导师与本科生之间无法形成有效沟通,从而导师制指导变的形式化。其次是学生的主动性问题。在选定导师后,往往需要学生主动与导师联系并根据导师的时间安排与导师见面;部分学生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原因,很少主动与导师接触,故无法进行有效指导。最后是制度保障问题。制度的保障主要包括经费支持与量化的评价指标。在经费支持方面,学校没有专门的资金支持本科生进行相关创新项目以及缺乏对于导师和学生能力产出的相应奖励,导致学生和导师在能力产出方面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制度保障方面,许多高校没有形成明确的量化评价标准,即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与评价标准。学生和导师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指导容易出现无目的性,进而无法达到预期满意的效果[ 10 ]。

为此,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以能力产出为导向开展全程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研究,为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建设提供建议。

二、能力产出为导向的导师制培养模式

以能力產出为导向的全程导师制是指在本科生大一到大四的教育过程中,全程都有导师在学业、学术、专业技术以及人生等各个方向进行指导,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以能力产出作为考核学生与导师的标准。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全程导师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导师不必像指导研究生一样提供细致的指导并且为研究生的毕业负责;本科生导师制中导师主要为本科生提供资源与方向,为迷茫的学生指明道路,唯一的要求是有对应的成果产出。

本科四年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人生规划是不同的,想法同时也会改变,因此学生可以在不同阶段更改导师,同时导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色为其推荐导师。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需求,本章节根据对象的不同,对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本科全程导师制的培养体系展开研究。

(一)学生方面

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3]。当前的培养模式下,由于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及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缺失,普通高校大学生包括名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施行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全程导师制,要求学生可以在学业、学术、科研、竞赛、社团活动以及工作实习等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产出。在此明确目标的要求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导师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及自身特点,制定当前阶段的目标,并形成产出成果。如果学生希望从事科研工作,则在学业方面课程成绩要突出,争取能够保送研究生。同时,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或参加本科生创新项目,以项目成果或发表论文为成果产出。此外,如果学生希望本科毕业后找工作,那么可以重点培养相关专业技能,或在导师的支持下进行初步创业以及寻找实习公司。当然,如果学生的目标是出国深造,英语成绩和学业成绩是重点考虑的内容,相关的成绩单可以作为其成果产出。不同的导师根据自身资源以及擅长指导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导师。

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全程导师制有助于学生做到自我监督、自我提升以及自我规范,在导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努力目标更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导师方面

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重点建设中青年教师创新团队,优化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制度环境,增强师资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本科生阶段开展全程导师制存在着师生比例不协调、导师自身责任不明确以及导师指导主动性不强等问题。

首先,师生比例不协调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导师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科研项目以及教学工作量等综合考虑后,科学规划指导的本科生数量。对于科研任务相对较轻的年轻教师可以选择指导数目较多的学生。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并且更加有时间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对本科生的指导可以积累指导学生的经验,为后续指导研究生打下基础。对于科研任务相对较重、精力不足的导师,可以少量指导或者不指导本科生。通过导师自主差额分配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师生比例不协调和导师精力不足的矛盾关系。

其次,针对导师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大部分学校对于导师的科研指导有一定的要求,但对于本科生的培养,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指导,甚至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排解。导师的具体指导内容应当包括学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拓展、科研能力提高、社会实践锻炼、职业规划以及人生方向选择等多个方面。

最后,针对导师指导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构建有针对性的导师监督激励机制。当前大部分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导师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够高效、不够健全;其次是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无法对导师指导学生的效果进行考核;最后是奖惩力度较小,且与导师付出劳动不成正比。因此以学生的能力产出作为学生和导师的相关考核指标,可以进一步明确导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和导师给予相应奖惩。

(三)学校方面

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要求高校能够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要求学校能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宽松的创新环境[3]。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全程导师制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本科全程导师制在学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校缺乏对本科生导师制教育理念的明确认知,既没有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区分研究生导师与本科生导师的不同性质,使导师对本科生没有良好约束力,指导过于形式化。第二,学校缺乏有效的评价以及奖惩机制。学校对学生的能力产出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评价标准,缺乏相关资金以及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会导致导师对本科生的指导缺乏热情,依靠情怀与师德不足以长时间持续为导师提供动力。第三,学校缺乏专门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机构。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构确保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本科生导师制顺利执行。首先,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保驾护航,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如导师更换、经费报销、导师培训以及制度实施监管调查等问题。其次,学校应颁布明确的制度文件,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学生的主要任务、相关能力产出的评价机制以及对应的奖惩措施等。最后,学校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制度更新方面积极借鉴成功院校的经验,改进自身制度缺陷,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采用线上会议等相关应用软件对导师制下的学生指导过程进行规范性监督和管理。

(四)能力产出方面

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要求相关的建设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科研与产业的互动、成果转化和应用、市场导向等方面的能力产出。在此目标牵引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样要求以能力产出为导向。根据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能力产出对于本科生来说可以包括学业成绩、专业技术、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科研成果、资格证书以及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当前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通常没有将本科生的能力产出与导师制关联在一起,导师的指导目标不明确,指导效果没有量化的标准。由于缺乏量化的标准,无法对导师指导学生的效果做出评价,本科生导师制度逐渐成为形式化的内容,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导师和学生成长的作用反而成为两者的负担。根据本科生学习阶段的不同以及学业规划的不同,对应的产出成果也不同。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可以专业课的成绩作为主要成果,而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则作为次要成果;在大三、大四阶段,则可以适当向科研、竞赛方向倾斜,适当加大学术论文、创新项目、社會实践、工作实习、考研成绩以及英语资格考试等成果的比重。对取得的成果,要求有相应的成果报告以及佐证材料,并依据成果的等级对导师和学生给予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对导师以及学生给予奖惩。本科生的发展是多样性的,其对应的能力产出也是多样性的,学生和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导师自身资源订立目标,并共同努力促进成果产出。

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本文针对本科全程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以能力产出导向为视角开展了本科生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着重从学生、导师、学校以及能力产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能力产出为导向的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体系的改进意见。上图总结了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本科全程导师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与现有的培养方式相比,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全程导师制对于本科生人才的培养具有显著优势,但本科生导师制度的高效实施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培养模式也很难做到统一。以能力产出为导向本科全程导师制是一种成本较高的人才培养制度,需要学校和导师投入较多的精力及资源,对应产出人才与产出成果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师资规模、教学环境以及学生需求进行全面的考察,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大学完善本科导师制的相关制度制定提供参考性建议。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也会逐渐趋于标准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2015-11/05/content_2960898.htm,2015-11-05.

[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1/content_5226572.htm.2017-09-21.

[3]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2017-01-25.

[4]张烨,孙立山,周亮.建设“双一流”大学——浅谈大学本科生班主任与团队导师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24-25.

[5]马靖.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变革初探——以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本土化为视角[D].华东理工大学,2016.

[6]侯明艳,王伟.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0):35-37.

[7]王洪海,苏伟怡,李浩,等.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导师的新任务[J].山东化工,2020(49):194-196.

[8]张晓霞,周伟,庞艳荣,等.本科生导师制对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166-167.

[9]付萍,张占辉,林志东.工科计划的导师制科研项目引导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探讨[J].科教文汇,2020(492):86-87.

[10]鲁正,上官玉奇.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究——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01-04.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