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行业声音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4-13 15:44:07      点击:


〔摘要〕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通过问卷方式,对两所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缺乏对自己准确客观的认识,缺乏职业准备,职业规划的方法不科学,并且存在择业心理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并从课程指导、个性服务、社会实践、队伍建设多角度提出了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生涯规划;职业学校;职业规划

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一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时代。如果他们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尤为重要。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以问卷方式对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和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该调查涵盖了不同性别、籍贯、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0份,其中有效问卷571份。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

从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职业规划意识不强是中职学生的普遍现象。比如,关于“您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吗”,26.62%的学生回答非常了解,54.29%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16.99%的学生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内容”,2.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过”;关于“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27.85%的学生表示通过网络、电视、书或报纸等,53.24%的学生回答“学校的课堂教育、讲座等教育形式”,12.26%的学生表示学长、朋友、同学间的交流;关于“您认为中职生是否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41.86%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必要,43.08%的学生表示有些必要,11.5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3.51%的学生表示没有必要;关于“您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过吗”,25.39%的学生表示“有非常详尽的计划”,40.81%的学生表示“有个大体的计划”,29.25%的学生回答“偶尔想一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被视为一门德育必修课程,大多数学生仅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不能将所学理论运用到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中去,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缺乏对自身准确且客观的自我认知

科学的职业规划是基于个人对自身的科学分析。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很多中职生片面地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关于“我认为自己足够了解自己的特长、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30.3%的学生回答“非常了解”,46.41%的学生回答“比较了解”,20.14%的学生回答“不确定”,3.15%的学生回答“不太了解”;关于“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30.47%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9.04%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19.26%的学生表示不确定,1.23%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关于“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不擅长做哪些事情”,30.82%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49.91%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楚,16.64%的学生表示不确定,2.6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关于“我知道自己适合从事哪些工作”,26.8%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39.93%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楚”,29.95%的学生表示“不确定”,3.3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60.6%的学生反馈他们没有使用过职业评估系统,而只是通过自我评价或者听老师和父母的评估来了解自己。对自身缺乏客观的认知,导致学生职业定位不合理。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低,在机会面前犹豫,有的学生自视过高过于理想化而在机会面前徘徊。

(三)职业准备不足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关于“你在选择所学专业时,对所读的专业是否了解”,23.82%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37.48%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35.2%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关于“你是否参加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未来就业打基础”,27.32%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36.6%的学生表示“偶尔参与”,39.63%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参与”。关于“您是否清楚您将从事的职业或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知识及能力的要求”,25.74%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44.31%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楚,25.59%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关于“你知道自己可能要从事的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发展前景、职业待遇吗”,25.04%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41.68%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楚,33.28%的同学表示不清楚。一方面,学生的职业准备不足,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盲目性,不知道如何合理地构建知识体系以符合未来职业需求;另一方面,许多学生不能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而盲目地参加各种专业实践活动和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四)职业生涯规划方法欠科学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不科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生涯规划过于主观和空洞,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二是职业生涯规划经常忽视循序渐进和分阶段的要求。调查中,关于“您是否清楚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25.92%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44.48%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楚,23.64%的学生表示不确定,6.9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关于“您在选择专业前进行过专业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的测验或咨询吗”,39.4%的学生回答“做过”,60.6%的学生表示“未做过”。关于“您是否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了学习计划”,30.82%的学生有详细的学习计划,53.24%的学生反馈他们曾经制定过计划,15.94%的学生说从未制定过计划。

(五)存在择业心理问题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如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偏颇,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心理上的困惑和不适也会随之而来。对于“你有信心实现自己的理想或目标吗”,31.7%的学生表示“有十足的信心”,47.11%的学生表示“不确定,但我会努力实现”,18.74%的学生表示“不确定,看运气”。根据访谈,有的中职生在择业的时候面对众多职业选择无法取舍,出现了矛盾心理;有的学生“等、靠、要”依赖心理严重,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父母或者学校身上,对自我的评估也是依赖于他人,害怕自主选择带来的过失和责任;有的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忽略个人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在地域选择、工作待遇、社会地位、职位选择、所在城市等方面与同学朋友比较;一些学生有盲目的心态,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参考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忽略了自己的个性性格和能力特征;还有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应有的自信,过度关注自身发展的不利因素,诸如岗位需求与个人能力不符、职位的未来前景不确定等,忽略自己求职中的优势所在以及问题的本质。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一)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宣传工作。入学时可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咨询以及网络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程度,以及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推荐书籍等方式,使学生对学校和所学专业有所了解,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了解可行的途径和优秀毕业生案例。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

(二)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1.课程辅导其一,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计要以社会需求为引导,课程体系设立既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又要有前瞻性,既要遵循教学规律,也要服从社会需求,使得课程具有专业特色和实际指导意义。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中职校园学习的整个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阶段是探索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唤醒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引导学生弄清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和职业价值观建立自己的职业理想。第二阶段为职业准备期,主要任务是提升职业素质与能力。第三阶段为职业适应期,主要任务是熟悉相关职业基本状况,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完善自身素质。其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融入其他学科教育,使课程凸显专业特色及实际指导意义。制定课程标准以促进各学科的职业规划,具体包括内容目标、教学方法、资源利用和课程评估等。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以下一些要素:职业素养和职业特点、职业准备、就业状况及薪资水平、职业行业体验典型案例、生涯访谈微视频等。在课程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打造校园资源库。其三,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融入第二课堂。鼓励学生按照职业规划的方向开展社团或协会活动。依靠专业学习,建立学习与研究协会。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职生创新创业大赛、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技能文化节等职业生涯规划特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职业素养。2.个性服务首先,提供个性化的测评服务。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多维度的职业测评服务,帮助学生多角度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此外,还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分阶段的职业规划评估系统。其次,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法。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差异化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职业规划中的困惑,并指导学生形成适合他们并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就业取向;针对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以职业规划小组咨询、沙龙、工作坊和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辅导。再次,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信息。建立人才需求数据库,定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析,为学生提供最及时的就业数据。3.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全面地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产生职业体验。一方面,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组织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见习和实习,引导学生参加与目标岗位相对应的社会实习实践,努力建设校内外学生实习实践体验基地,帮助学生了解全面、详尽、最新的行业资讯,获得职业体验,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社会的机会。此外,还可以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开放日”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多维了解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加深对自我和职场的了解,了解进入职场的准入条件、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还可以主动发现自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4.队伍建设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就业特点,培养具有丰富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专业教师,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为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教师保障。要建立一流的专业教师团队,培训骨干专业教师,完善团队的培训和发展机制,组织教师定期参加各种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可以聘请校外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师,相关行业和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作为兼职老师,使学生对行业的发展有更好的了解,开阔视野,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准确定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专兼职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李成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1):82-84.

[2]孙志新,孙鹏.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3):88-89,90.

[3]姚晓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取向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20):81-83.

[4]张海娟,刘晓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11):79-84.

[5]周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2):87-88.

[6]陶树果.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2(4):122-124.

[7]马小红.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5):121-122.

作者:梅娟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