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依托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开展学徒培养的现状调查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 20:21:46      点击:

罗丹丹 姜光丽

摘要:研究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学徒培养的实践现状,积累经验,分析得失,对于促进学徒制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调研发现,基地设施设备较为完善,能较好地保障学徒学习实践,且多数学徒对实践效果感到满意;指导师傅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实践经验丰富,保障了学徒培养质量,但仍需完善一系列体制机制,确保校内学徒培养顺利高效开展。

关键词: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学徒培养;实践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8-0262-02

我院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积极开展“学校+校外企业”的试点模式,这也是目前全国学徒制试点的主要形式,但该模式需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良好、保障机制完善的基础上,而我院涉农专业多,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事安排不固定,涉农专业开展校企模式的学徒培养尤为困难。为此,探索“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但目前关于该模式的报道相对较少。彭高宏[1]以机电专业为例,分析了“校中厂”模式的内涵和必然性,提出了学徒培养实施步骤。单艳芬[2]以数控专业为例开展“校中厂”模式的学徒实践,认为该模式下学生的工程体验普遍增强、技能水平显著提高等。葛乐清[3]认为,以“校中厂”为平台开展机械制造专业的学徒实践成效显著,如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实训建设良性发展等。综上所述,依托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开展学徒培养是有迹可循的。因此,针对我院校内学徒培养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学徒的实践现状,积累经验,分析得失,对促进学徒制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1.调研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校内生产实训基地(9个)、带徒师傅(17人)及学徒(74人),调研时间为2017年6月。

2.调研方法。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共发放师傅问卷17份,学徒问卷74份。师傅访谈主要涉及基地规模、设施设备、人员配备、资金来源及带徒感受等,学徒访谈主要了解学徒目的、收获及困惑等。

二、调研结论

1.学徒调研分析。(1)对学徒制的理解。在52位学徒中,有34人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基本了解,2人对现代学徒制根本不了解,自己参与学徒学习与实践完全是盲目的,另外有16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现代学徒制,期望通过学徒学习与实践获得更多实践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考虑。从实践效果来看,有35位学徒对实践效果感到非常满意,认为岗位知识及技能都有明显提升,13位学徒感到基本满意,4位学徒感觉一般,学徒前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无太大提升。(2)学徒目标分析。在52位学徒中,有50人期望提高专业技能,45人期望帮助今后就业,41人期望认知职业要求,提前适应社会。其他非主要学徒目的则是23人,期望改变学习和生活模式,尝试一些新的东西,12人期望获得学分,9人期望获得学徒证书,5人期望获得薪酬。可以看出,学徒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渴求是他们参与学徒实践的主要原因。(3)就业分析。在52位学徒中,有48人认为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有41人认为是发展潜力,有39人认为是思想品德,少数学徒认为用人单位对专业成绩和外在形象比较看重。除此之外,有51人认为通过学徒实践增强了就业信心,有25人表示已有公司或企业有签约意向,有4人已经与公司或企业签订用工合同。

2.师傅调研分析。(1)师傅基本情况分析。本次调研涉及师傅的年龄、性别、毕业院校、学历学位、现任职称、有无企业经历等。结果显示,17位師傅中,男性师傅12人,女性师傅5人,男性师傅比例较大;25岁以下2人,25至35岁2人,35岁以上13人,平均38岁,其中博士4人,硕士6人,本科6人,专科1人,博士和硕士占比过半,显示师傅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精力充沛;17位师傅中,3位创办了公司,10位有在企业挂职经历,表明师傅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17位师傅中,有6位指导学徒参与过职业技能大赛,先后累计获得国家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7项、省级三等奖8项,表明师傅的专业技术较强,能很好地指导学徒实践。(2)带徒实践情况分析。关于实训场现有设施设备是否能够支持学徒实践,14位师傅中,9人认为能够支持,4人认为条件一般,1人认为不能完全支持,表明多数校内基地的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基本能够支持学徒实践;关于指导学徒实践的频率及方式,13人表示经常指导,1人表示偶尔指导,均采用现场指导,表明多数师傅指导学徒非常热心,认真负责;关于带徒数量,有1人带了16位徒弟,其他均为1—6人不等,带徒最多的为龙凤鸡基地的周师傅,该基地生产规模较大,岗位较多,如饲养员、孵化员、育雏员等,因此收徒较多;关于学徒实践的影响因素,11人认为最主要的是学徒专业水平和素质,其次是与学徒交流次数、实践内容等;关于带徒困境,7人对带徒薪酬不甚满意,认为待遇和付出相差太远,5人认为学院管理制度不健全、过于死板,3人认为学徒专业不对口理论差,带徒费时费力。

三、校内学徒实践的对策分析

1.学徒身份认定与待遇有待完善。就目前来看,社会似乎不太认可校内跟师学习的“学徒”模式,认为只是一种形式模仿,与行业企业的“学徒”相差甚远,建议参考行业企业标准形成以工作岗位为载体的“学徒”培养方案,保障学徒资格认证的有效性,得到社会的认同。关于待遇,学徒跟师学习参与实际生产,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产值,但74位学徒中,只有32人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获得补贴,覆盖率只有43.2%,多数学徒无报酬,建议学院设立专项资金,将学徒取得的合理报酬落到实处,保障学徒权益。

2.师傅的考评机制有待完善。为保障学徒质量,学院在2016年专门出台相关文件,对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的选拔标准、工作职责、待遇及工作量认定都做了明确规定,但过半师傅认为工作量大,待遇不佳,积极性受挫,建议学院增设奖励机制,除正常补助外,对带徒认真负责、技能娴熟的师傅给予额外的奖励,同时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激发师傅带徒热情。此外,文件中并未提及师傅绩效考核方案。众所周知,严师出高徒,师傅质量决定徒弟质量,因此在文件中有必要增加对师傅的绩效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地让师傅到行业企业实践,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才能保障学徒的培养质量。

3.學院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根据教育部的相关工作意见,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涉及学徒管理、学籍管理、学分管理、考核评价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4]。但目前只在《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中提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校内专业技术实践、教师科研项目经分院及教务处认定后,可替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累计不超过2学分/年。”因此,建议学院尽快形成关于校内学徒的系列文件,包括校内生产基地岗位标准或技术规范、学徒学分管理办法、学徒考核评价方案、学徒质量监督、学徒档案管理等,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学运行机制,确保校内学徒培养顺利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彭高宏.基于“校中厂”的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84-85.

[2]单艳芬,林春.基于校中厂平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2014,(32):12-14.

[3]葛乐清.以“校中厂”为平台开展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2):14:73.

[4]刘静慧.现代学徒制实践状况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apprentice training which was based on production training base in school,we analyzed the results and got some experience,and it has significance for healthy apprenticeship development. Many aspects were analyzed,we found that the training base had advanced production equipment,the teaching staff had rich experience and the apprentice had strong aspiration in practice,showed that the mode was feasible. However,a variety of mechanism of this mode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to ensure that all works smoothly.

Key words:production training base in school;apprentice training;practice research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