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有序培养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9 20:04:07      点击:

刘建国 王秀琴 王江丽 蒋桂英

摘要:本文基于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2014—2017年度开展的卓越农林创新人才计划,对农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及方案进行了初步探析,构建了科研导向式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从兴趣培养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项目参与阶段和创新实践阶段循序渐进地全程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研究可为地方农林院校农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思维和能力训练提供实际的、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055-02

科研能力的培育是多方面的,包括查阅文献、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方案、科创作品poster成果展示、科研论文撰写及投稿方面等。许多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真正培育科研能力的阶段是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生阶段。许多本科院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本科科學研究的质量不高,学生的科研潜质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1]。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作物生产、遗传育种等方面具有基本理论和技能。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知识获取需求,但多停留在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对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训相对较少,仅仅体现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予以简单指导,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系统提升科研能力的需求;学生专业意识和素质较低,理论与实践存在部分脱节,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思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变革才能实现。基于此,自2014年开始,石河子大学组织了以农学专业为实施对象的卓越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形成了“以转变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以本科生科研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办学思路,构建了卓越创新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了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使“创新”意识始终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农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需要系统的训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地方农林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许多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相互孤立,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体系,不利于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提出科研导向式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按照始于兴趣、长于思辨、乐于实践、善于创新的逻辑关系有序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即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分为兴趣培养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项目参与阶段和创新实践阶段4个阶段[3]。兴趣培养阶段侧重于宣传教育,通过开设专业概论课程和教授专题讲座,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始于兴趣;基础训练阶段侧重于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理论知识,设置专业系列研究法课程和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技能——长于思辨;项目参与阶段侧重于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的研究领域——乐于实践;创新实践阶段侧重于毕业设计和文章撰写发表,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创新。由导师团队引导学生团队依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毕业论文设计和研究,循序渐进、系统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样,通过科研工作的逐步深入,学生自主性学习知识的能力会逐步提升,知识结构框架的构建也将在导师的引导下逐步完善,对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十分有益。

二、提高农学专业学生科研素养的举措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序展开,按照兴趣培养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项目参与阶段和创新实践阶段的程序层级推进。

1.开设《农学专业概论》课程和教授专题讲座。为引导和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学术理念,农学专业历来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农学专业概论》课程、第二学期开设教授专题讲座,培养新生科研兴趣,激发其参与科研的好奇心和潜在的科研意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轻视农学的倾向比较多,所以录取到该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被动而来的,专业兴趣薄弱。专业概论课程主要邀请本专业生理、栽培、育种、耕作、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方向上的教授介绍各方向专业背景和发展,使学生早与专业教师接触,深入了解专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增强专业使命感和自豪感。定期组织教授专题讲座,专业各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向学生介绍团队的科学研究方向及进展,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为学生开始科研训练做好启蒙。

2.开设《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和专业系列研究法课程。开设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相关专门课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二年级第三学期设置《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二年级第四学期,三年级第五、第六学期按照专业课程设置逻辑,开设《作物生理研究法》、《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法》、《作物栽培研究法》、《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法》、《作物育种研究法》和《农作制度研究法》课程。负责授课的教师团队以提升学生科研素养为目标,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周密的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掌握科学方法论,在启发、案例式教学理念指导下,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乐于思辨、自主提高思辨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试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系列研究法课程的学习,掌握文献查阅、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文字整理、文章撰写等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

3.鼓励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制定的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训练项目,目的是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从二年级至四年级对有意愿从事科研的本科生实施全程导师制。从导师的角度出发,在项目申报阶段,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指导学生文献检索,撰写申请书,制定实验方案,提交申请书。在此期间使学生知道如何准备申请材料,如何撰写申请书以及如何提交申请书,使学生参与项目申报的全过程。在项目执行阶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包括细化实验方案,协调人员分工,试剂的配制,实验的开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确保项目的如期完成。在此期间教会学生如何开展项目,如何解决项目进行中发现的新问题,如何分析实验结果等。在项目结题阶段,引导学生独立撰写项目技术和工作总结报告。在此期间教会学生如何完成项目结题和答辩工作。通过这种循序渐进乐于实践的科研全程训练,学生跟随导师在查阅文献、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方案等方面一点一滴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吃苦耐劳、严谨思索、边做边反思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4.科研文章的撰写和发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撰写学术论文。科研文章的写作首先强调的是一篇论文只有一条主线,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内容具体,言之有据,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同时科研论文的撰写有一定的格式化和规范化。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题目、作者及其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对这种格式的掌握和运用,也是撰写科研论文不可缺少的能力,一般为学生选择若干篇规范化的论文阅读,帮助学生掌握这种格式化论文的写作技巧。导师制不仅仅在本科生申请和完成科研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指导学生数据处理、绘制图表、结果分析及文章撰写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使学生掌握前言的三段论、材料与方法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结果与分析的层次化、讨论的逻辑化及结论的概括化,借助科研文章撰写的全程实践,挖掘学生善于创新的特点,切实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熟练掌握科研过程的综合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本科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现今高等学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始于兴趣,长于思辨,乐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科研导向式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借助兴趣培养阶段、基础训练阶段、项目参与阶段和创新实践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该模式对地方农林院校农学专业提高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艳,林相友,逯家辉,等.改革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7):84-86.

[2]程彬峰,杨海杰,王磊,等.基于导师制的生物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7,(2):176-177.

[3]郭翔.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及改进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4,(03):22-24.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