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促进作用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2-25 20:20:21      点击:

彭飞 赵冰 苏吉

摘要:为了探讨高校社区活动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社团活动经验调查问卷》和《大学生积极发展问卷》对在高校参与社区活动的23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结果发现,参与高校社区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发展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46,p<0.01),大学生参与的社区活动经验对大学生积极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21,p<0.01)。可以说,大学生参与的社区活动越多,积极发展水平越高,在高校的社区中举办高质量的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大学生积极品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1-0155-03

一、引言

人是经验的产物,人们潜在的积极品质需要在运用中得到强化和发展。人们对他们所处世界的活动和世界对人们活动的整合塑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机能的质量(Brandtstadter,1998,1999;Brandtstadter & Lerner,1999;Lerner & Busch-Rossnagel,1981)。[1]通过自身的行为,他们成为了自己发展的来源(Lerner,1982;Lerner & Busch-Rossnagel,1981)。[1]对于大学生来说,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得到锻炼是他们心理成长的重要环节。在已有的研究中发现,参与有组织的活动与积极结果的指标呈现相关,如学业成就、成年人的顺利就业以及成年公民的参与等(Eccles,Barber,Stone,& Hunt,200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Institute of Medicine,2002)。大学生是自身发展的塑造者,可以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的经验,改变自己的处境、促进自身的发展。目前兴起的高校社区的组织建设,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关于社区的活动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发展关系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将通过深入挖掘大学生参与社区的活动经验,探究这些社区活动经验对大学生积极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方法

1.被试。本研究以哈工大参加“相伴成长”社区活动的同学为被试进行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242份,经筛选无效问卷、前后测信息不一致的问卷,有效问卷230份,有效率为93.9%。性别分布为男生182人(79.1%),女生48人(20.9%)。

2.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作者编制、修订过的《大学生社团活动经验调查问卷》和盖笑松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调查问卷》对被试进行测量。①大学生社团活动经验。采用已编制、修订的《大学生社团活动经验调查问卷》。该问卷由66个正式题目、7个测谎题、1个效度题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与项目区分度。[2]②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采用盖笑松、兰公瑞编制的《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有10个维度,分别是积极乐观、努力坚持、领导能力、关爱他人、自信、自主性、稳重细心、热爱学习、灵活创新、兴趣好奇心。具有良好的信度与项目区分度。[3]

3.实施过程。2016年3月使用《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调查问卷》进行了前测(标记变量为C1),由于需要进行后测,因此要求被试正确填写学号、姓名等基本信息。2016年10月分别使用《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调查问卷》與《大学生社团活动经验调查问卷》对同一批被试进行后测(标记变量分别为C2和C3)。

三、结果

(一)高校社区活动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相关

为了进一步考察社区活动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关系,本研究以大学生积极品质水平(C2)和社团活动经验(C3)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参与社区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高度正相关(p<0.01),而且活动经验的不同维度与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的多数维度也都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p<0.05,p<0.01)。

(二)社团活动经验对大学生积极发展的预测

本研究考察和分析了大学生积极品质C1和C2期间的变化情况,发现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总分显著提升(p<0.01)。在各维度方面,除了领袖品质、关爱他人、热爱学习等三项积极品质外,其余的积极品质也均有显著提升(p<0.05,p<0.01)。

为了明确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对于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以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C2)为因变量,以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C1)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经验(C3)为自变量,进行了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方程1以积极发展水平(C2)为因变量,以积极发展水平(C1)为自变量,R2=0.06,t(1)=3.68,p<0.01;方程2以积极发展水平(C2)为因变量,以积极发展水平(C1)和高校社区活动经验(C3)为自变量,R2=0.21,p<0.01。由表2可知,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加入到方程2后,积极发展水平(C1)和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共同可以解释积极发展水平(C2)21%的变异量。也就是说,控制了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C1)后,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对大学生积极发展水平预测的显著性为p<0.01,结果表明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发展水平。

四、讨论

就如肌肉在运动中锻炼才能得以生长一样,人的积极品质也需要在丰富的活动中得以发展。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都有证实,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资源,青少年可以在活动中作为他们自身发展的塑造者(Larson,2000;Yates & Youniss,1996)。随着时间推移,相对于不“参与”的青少年,“参与”的青少年将发展更多心理资本,他们的开放性和与其经验的密切联系部分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资本(Hunter and Csikszentmihalyi,2003)。有研究表明,社区导向活动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亲社会规范和发展社会资本的机会(Reed W.Larson and David M.Hansen,2006)。在美国著名的4-H青少年发展项目中,Lerner等人对效果进行评估时发现,这些活动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Lerner et al.,2005)。总之,有组织的活动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多方面的发展机会,促进他们朝向健康、有意义的方向成长。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与此相一致的结果,高校社区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多项积极品质的发展。但是在这些活动中,究竟是什么因素促进了大学生积极发展的呢?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高校社区活动能够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但实际上,社区活动的价值并不限于活动本身,例如相伴成长工作室举办的“导师计划”的价值可能不仅仅在于搭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平台,进行知识上的交流,它也能够发展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相伴成长图书室”的价值可能并不仅仅在于便捷和丰富学生们的读书借阅,也能够激发学生灵活创新、兴趣好奇心等。所以说,对于大学生积极发展来说,重要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通过参与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以及对自身的思考。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高校社区活动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积极发展。虽然本研究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到高校社区活动质量,但过去的研究发现,参加结构化活动的青少年会具有较高的内部动机,专注于当前的活动比较容易,体验到了较高的挑战,这些经验正是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键要素。[4]可以说,高质量的活动更有利于大学生的积极发展。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活动经验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青少年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活动既令他们感到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又给予他们充足的自主决策、自主参与的空间。二是活动应具有结构性,也就是具有清晰的目标、完善的计划、明确的规则、及时的效果反馈。另外,高质量活动经验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活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才可能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真正起到作用。[5]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深入探究高校社区活动质量的研究,进而为我国高校社区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借鉴,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发展机会。

此外,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关于高校社区活动经验的量化研究,虽然社区活动多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类似于社团活动,但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尚未得到广泛检验,今后将进行针对性改进,便于更好地为高校社区活动服务。另一方面研究被试取样局限,今后需要在不同地区和高校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M·勒纳.人类发展的概念与理论(第3版)[M].张文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17.

[2]彭飞,盖笑松.社团活动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发展的关系研究[Z].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2015-07-11,34.

[3]盖笑松,兰公瑞.大学生积极发展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6):786-791.

[4]Larson,R(2000).Toward a psychology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J].American Psuchologist,55,170-183.

[5]盖笑松.青少年积极品质的发展规律与培养途径[J].人民教育,2013,(02).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