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Proteus在设计型电子实验中的应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5 20:25:15      点击:

李定珍 樊京 朱清慧

摘要:本文以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为例,详细介绍了用Proteus进行设计型电子实验的仿真应用实践过程。实现了以产出为导向的OBE理念教学,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将Proteus应用于设计型电子实验教学,是一种提高设计型实验效率、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设计型实验;Proteus仿真;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6-0267-02

一、引言

电子实验是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其综合设计型实验更能锻炼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和创新能力[1]。但学生在初设计电路时,常思虑不周,所用元件参数、规格等不合要求,甚至出现短路、断路及其他事故。若用这样的电路直接进行实验,常会对元件、设备造成很大伤害[2]。因此必须探索有效的方法改善现状。Proteus仿真软件具有丰富的元件库和强大的虚拟测试仪器、仪表,工作界面形象、直观,便于直接观察、测试、显示电路中各点电压、电流波形和参数[3]。若将Proteus应用于电子设计型实验,则既能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设计效率,也可以缓解电子元件、设备不足带来的困境。在电路中若设置故障,采用OBE理念教学,通过故障分析及排除,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排除电路故障、解决问题的能力[4],并提高其创新设计能力。

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设计实例

(一)电路工作状况及性能要求

设计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各组成部分及作用如下:电源UCC与RB1、RB2的作用是使发射结正偏,并提供大小合适的IB;UCC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这时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满足iC=b*iB。RC将晶体管的电流变化转变为电压变化。C1、C2为耦合电容,隔离输入、输出与放大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使交流信号顺利输入与输出。

电路工作状况:ui=0时,为静态工作状态,各电压、电流均为直流。ui≠0时,电路为动态工作状态,各电压、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ui、uo为交流信号,而uBE、iB、iC、uCE均为交直流混合信号。电路性能要求:电压放大倍数Au≥30,输入电阻Ri>1kΩ,输出电阻Ro<3kΩ,下限截止频率fL<100Hz,上限截止频率fH>100kHz,电路稳定性好。

(二)构建仿真模型

根据Q点的U和I选择RB1和RB2,由fL、fH选择C1=100μF、C2=100μF,并由IB=40 ~60μA的工作状态确定RE和CE。在Proteus中选择所需元件,建立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以晶体管2N5551为核心元件,已知参数为:UCC=+12V,RL=2.4kΩ,ui=6~18mV,RS=10kΩ。设ui为6mV、1kHz的交流正弦信号,进行仿真,可得图4所示ui、uo仿真波形。其中幅值小的信号是ui,幅值大的信号是uo。

(三)确定仿真方案及数据分析

调节RB1,建立合适的Q,参数分别为IB=50μA,IC=6.12mA,UCE=6.2V。输入ui幅值为6mV时,改变其频率,可得f=100Hz时,uo=195mV,Au=uo/ui=32.5;f=1kHz时,uo=210mV,Au=35;f=10kHz时,uo=210mV,Au=35;f=100kHz时,uo=180mV,Au=30;得到的波形为正弦波。由此可知,设计的电路在额定输入下的Au均大于30,且较稳定,在fL=100Hz处的Au=32.5和在fH=100kHz处的Au=30,也满足设计要求。

(四)电路故障对Au影响的仿真分析

当ui=110mV,fs=1kHz时,设置四种故障,分别是Q过低、Q过高、CE开路、RL是否接入。测试的数据计入表1。分析表1可知:Q过低时,Au明显下降,仅为2.4,Uo波形發生截止失真;Q过高时,Uo波形出现明显饱和失真,但Au下降得没有截止失真厉害;而在CE开路时,输出很小,仅为40mV,这是由于RE上的交流压降使输出减小过多,大大降低了Au。接入RL,则比RL开路时输出减小很多,只有710mV,Au=6.5。

三、结论

通过设计电子实验电路、构建仿真模型及确定元件参数,到最后的数据波形及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利用Proteus进行电子设计型实验,能方便地调节电路参数,直观观察电参量波形,测试电路的特征参数,满足电路性能要求。对电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判断能力。应用Proteus,学生可分析、研究各种电子电路,不受场地、环境、设备限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提高了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丹,鲍虎,张树森.模拟电路多参数灵敏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09):1278-1281.

[2]令狐昌伟.电子电路故障预测难点与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3,09(25):257

[3]王雅楠.远程网络虚拟电子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顾佩华,胡文龙.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27-37.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