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浅谈如何提高药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4 20:40:15      点击:

赫玉芳

摘要: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经历了成年累月跨时代的医学界前人的经验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也是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对医药学实践经验的积淀,经过数代人们对实践的操作和总结,留给后人宝贵的医药学知识内容。学习医药学可以更好地探讨和分析理论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夯实药学专业技能。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分析医药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药学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文中结合当今药学专业的研究水平和国内外医药学研究现状进一步探讨相关药学专业问题,借助实例培养学生对医药学的探索和求知欲,文中研究目的重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期相关的教学工作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支持和启发。

关键词:医药学;药事管理;理论课程;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217-02

药学相关课程是作为药事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的基本课程之一,也为将来从事药学专业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于国内外药学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分析成果可知,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提高,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药学就业者是必要的,也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更好地激发药事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药学知识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学习的质量是关键,而且对今后在药学工作领域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诸如药事管理、药事法规等等偏文科性质的理论知识基础课程相对波谱解析、数理统计等理科课程会比较枯燥、单一,而且由于理论知识相对比较琐碎,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记不牢,在听课过程中更易出现困乏,不易记忆,容易走神的现象。针对这些偏文科性质的理论课,很多学生认为即使不听课,也可以通过自学获取知识。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很难产生更有益的效果。经过多年的教育经验探索和教育实践也证实:学习兴趣或动机才是直接推动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关键因素,对于药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符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对药学产生兴趣,从学习中探索对本专业的爱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也是优化医药学知识吸收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加大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提高的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一、理论知识教学方式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影响

药事管理专业学生的课堂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以理论和法规为主,课堂教学质量是传授和接受知识的核心;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本专业课堂的兴趣决定了这门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样道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师对本专业课堂内容了解情况和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对于一个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过程,学生掌握好专业知识才会有保障,教师的良好教学策略对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教育起到指导作用,教育者有效合理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和激情,因此面对相对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学趣的提高是起到重要影响的。

成功的教学与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存在因果关系的,对于大多数的药事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刚接触医药学的时候,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讲既陌生又新奇,也是为了满足药物能治疗疾病这个好奇心而选择这一专业,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一个关键信息,采用引导式教学方式即“启发—探讨”式。利用幽默语言,形象生动地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出来,借助设计教学方案、设计探讨分析(即案例相互交流讨论辨析),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总结,进而对结论进行巩固、开拓(扩展知识面),这样课堂教学氛围就相对轻松,学生获取知识也就相对容易,更能贴切地认识所学知识,还有利于扩展知识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最终达到学生接受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的目的。例如:在《药事管理》课堂教学中多列举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性强的违反药事法规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增强学生对药事法规的感性认识;教育学生在今后从事药事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药事管理政策,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做到依法研药、依法制药、依法购药、依法管药、依法用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同时,在课堂上支持学生开展关于《药事法规》分析的辩论会,帮助学生寻找辩论的主题,学生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药事法规》的浓厚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识,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就业。

二、结合实践过程,有利于医药学专业的学习

医药学知识点相对较多,能够学有所用才是关键。医药学专业能力的展示在实践过程中更为具体和实用,同样结合实践过程,也有利于医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在教师讲解《医药商品学》课程中氯丙嗪这种药时,也会拓展到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这两种药品都可以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但是作用机理却大不相同。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加强过高体温时的散热过程(如扩张周围血管、出汗等),使过高体温有所下降,但不降正常体温;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抑制机体的体温调节作用,使体温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升降,配合物理降温,使体温降低,基础代谢降低,器官功能活动减少,耗氧量降低而呈“人工冬眠”。这种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比较式、探讨式的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寻求专业知识答案,不断加深知识点的梳理,从而对相关专业问题的理解较清晰、透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由被动变主动,这样有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再比如在讲解青霉素这个药的时候,先讲解青霉素的由来:青霉素这种药品的发现也是医学界的一种偶然:20世纪初期,英国医学家、细菌學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研究“溶菌酶”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在葡萄球菌的试验培养器皿周围长出了青绿色的霉菌,借助显微镜细致观察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被溶解了,也引起了他的关注和兴趣,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种霉菌分泌出的物质可以抑制葡萄球菌,后来又经过医学家们的深入探讨研究,发现该霉菌为点青霉菌,之后该分泌物又被弗莱明称为青霉素。通过这样的讲解引入话题,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潜力。有趣的课堂药品研究的历程讲解,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活跃教学过程的气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医药学知识的掌握。药学知识丰富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相关的药学知识体,让古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又去,这样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探索和探知的动机。

总结:

随着制药企业的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医药保健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当今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药学人才备受医药企业及其他各医药相关领域的青睐,药学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加强药学专业的人才储备,加强专业本领的学习是重中之重。持续稳定的专业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获取和良好的教学过程的开展。影响专业知识获取的因素很多,但培养专业爱好是专业知识学习的有效保障。本文重在从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出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借助实践过程的药学探究,增强学生对药学知识的求知欲。本文的研究是将以前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理论与作者本人的课堂实践过程相结合的进一步探索,在后续的工作中作者将继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为后续的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韦翠萍.深化药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中等医学,2000,(11):52-53.

[2]尹祥敏,柳玉萍,田健,于信民.病案演绎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尝试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2).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