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稿查询
联系我们
在线投稿
刊文精选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观的影响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2-20 16:30:52      点击:


王宁军 张卉

摘要:作为我国高校重要工作之一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直接关系,由于大学生受各类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价值观扭曲、责任感缺乏及团队合作认知较差等问题。本文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出发,对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社会及个人层面对大学生就业观建设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2-0028-02

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直接关系。由于大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变動性强、情感归属及认知方式不够成熟、心理状态不稳定等特性,受不同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价值观扭曲、责任感缺乏及团队合作认知较差等问题,因此,需要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与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思想教育,又是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侧重于思想理论也受到政治制约,是一种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综合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的特点,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教育是其实质。

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依据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并将其培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学生通过学习思政教育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内涵,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从而使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还处在形成的过程中,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目前社会环境中,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外来的不良文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脱离正轨,形成错误消极的价值观。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当代的高校学生很多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比较好,父母对孩子加倍的爱护甚至溺爱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很少,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普遍较弱,而如今他们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没有面对过这类情况的学生在独自处理这些问题和困难时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所以,高校应该通过系统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自信的健康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压力,帮助学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困难与挫折。(3)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辩证唯物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使学生在通过不断学习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级进行有效补充的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1.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就业指导又承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观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高校可以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理预期,使大学生能以一种积极、自信的态度应对就业过程中的难题,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工作,可以使高校帮助青年大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化,使大学生对于自身工作岗位的期望逐渐合理化,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创业抑或就业活动之中。通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活动,大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就业创业历程中的各类知识,产生良好的就业创业心理,并提高自身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就业创业过程更加顺利、有效。

2.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一是在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应当对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问题咨询和疏导的帮助。同时,应通过定期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的形式,对存在一定问题又不知道自己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此外,还需为随时解答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设立专门的机构,并通过此来关注大学生就业情况。二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举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方式,使大学生对于就业与择业形成更加正确客观的认识,减少大学生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三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应时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就业状况,及时向学生传达最有效的信息。同时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养,并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正确地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努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大学生就业观建设

1.社会因素与相应对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条深入人心的法则。我们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受到其影响从而产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功利化的并且使未来的职业方向向两种趋势靠近,一个方向是趋向薪酬高的职业,另一个方向是趋向轻松的职业。此外,在社会的舆论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大学生作为信息接收的群体具有信息接收范围广和信息接收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受到网络媒体上不良的就业信息和消极的就业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也会一定程度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政府要发挥其在就业调控方面的职能,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完善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以促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观、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此外,还要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在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方向的同时,缩小城市间的发展差距。

2.个人因素与相应对策。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会受个人素养和就业心理两种个人因素的影响。个人素养可以通过大学生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形成,也是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考察的要点。就业心理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我水平的判断,这种判断决定了其求职时的个人定位与期望。

当今社会存在因大学毕业生的增多使得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大学生需要从自身寻找突破口,可以通过参加实习,在实践中发现自身问题,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评估,提高自己的能力、个人竞争意识和个人综合素养,改正不良的择业心理,树立健康向上的就业观念,积极分析、解决问题,从而选择与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相符合的职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3.精准就业与相应对策。就业指导服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责所在和主要内容。精准就业服务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要把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作为创新工作方式,明确目标任务,统筹多方资源,加大资金支持和人员保障,调动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院系、职能部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断满足毕业生就业创业新需求,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和水平。

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建设是一个浩大又艰难的工程,仅仅依靠某一方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经过多方的努力。因此,个人和国家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大学生这种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下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

参考文献:

[1]骆剑琴.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理论与当代,2005,(03):6-10.

[2]李福.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及其指导[J].湖北教育,2005,(07):23-25.

[3]迟成勇.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J].高等教育,2012,28(02):103-10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