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与问题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5 20:24:49      点击:

夏雅敏 王斌 张光辉 李杰

摘要:对于我国而言,民族团结始终是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巨变的新时期,高校尤其是非民族类高校如何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建立常态化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实证调查入手,在全面了解非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其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展开归因探讨与对策研究,力求为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68-03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都是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的历代领导人也多次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早在2009年8月20日,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中就强调过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段论述更是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随着《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深入实施,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会逐年递增。与此同时,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网络环境都在不断变化,这无疑会给非民族类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非民族类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又有哪些有效的教育举措?基于这些考虑,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非民族类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和提出了有效对策,以期为非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上海市六所非民族类高校的整体调研发现,各校都能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和平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竭力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五观”。但由于非民族类高校自身的各种客观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为了更加深入研究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本研究还对以上高校的428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28份,有效回收率为95.11%。其中男生196名,女生232名,生源地为大城市的学生占到总样本量的13.55%,生源地为小城市的学生占35.98%,其中50.47%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乡镇和农村地区。通过调查发现:来沪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结交汉族朋友的意愿都非常大,有79.91%的学生赞同或非常赞同自己喜欢结交汉族朋友,也喜欢结交本民族的在沪同学;仅有7.94%的学生不赞同结交朋友;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65.89%)更愿意用民族语言沟通交流,只有在没有选择时才说汉语;在文化适应方面,57.95%的学生赞同适应汉族的文化,不是固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有12.62%的少数民族学生非常不赞同去适应汉族的文化传统。

总体而言,非民族类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已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现实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摒弃民族认识的偏见,平等友好地沟通交流,和睦融洽的共处,能较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并具有深厚的民族团结情感和较强的民族团结意识。同时,仍有极少数学生尚未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对此缺乏正确的认知或存在一定的误解,还有部分大学生欠缺维护民族团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宗教对少数大学生的渗透和影响也值得关注。

二、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归因

1.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格局不断变化,社会环境随时变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织,人们的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无疑给非民族類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国家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境内外的敌对势力对我国始终虎视眈眈,并把学校和青年一代作为主攻目标,经常打着各种旗号,煽风点火,扰乱民心,威胁国家安全。社会环境如此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弱化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给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2.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微时代的来临,新媒体以其便捷性、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加迅捷,信息传播内容更加参差不齐,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信息互动也更为及时,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接收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其展现自我、与人互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这给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和方式过于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方式方法亟待创新。

3.差异性因素的影响。由于在传统文化、历史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认知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在初入大学后,往往会出现各种适应性的问题,在学习、生活或思想上,难免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期。而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造成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之间的误解或冲突,无形中会让他们彼此产生一道心理防线,不愿主动与对方接触和交流,行为互助也会更少。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因为不会说汉语,担心与同学沟通时表述不清自己的意思,人为地限制了自己的交际圈,放弃与汉族学生交流,甚至不敢与他们交朋友,还有的学生为此产生自卑心理,在汉族学生面前畏手畏脚,在人际交往和参与活动等方面缺少主动性,不敢尽情展现自我。而汉族学生由于在人数、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优势,也会忽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和关注,进而不利于形成民族团结的氛围。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少的非民族类院校更为突出。如何调动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的积极性,并实现彼此交往交融、互助同行的美好格局,将是其重要的实践课题。

4.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如下:(1)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此项工作,对相关政策制度的参透和落实不到位;(2)各种有效的保障机制包括规章制度建设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3)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不系统,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4)教育教学形式难合学生“口味”,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

三、提升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调研结果,提出如下对策。

1.重视非民族类高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国家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指标中进行考核,要求严,分值高,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管理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同时,要在充分调研和系统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教育创新理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非民族类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立民族团结全校联动机制,优化管理服务机制,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为新时期非民族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丰富非民族类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内容。从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突出国家认同教育、推进“中国梦”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充实和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并充分利用上海大都市的优势和各高校的有力资源,创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情理并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努力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渠道。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要求教务处将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对所有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理论教育。

3.优化非民族类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创建多种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载体,形成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常态机制,让学生在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増强自身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并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精神和文化沟通能力。比如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传统节日、学前教育、帮困活动、学习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校内除了开展集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外,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相关社团为依托,以重要的节假日为契机,建立民族文化讲座、民族舞蹈、“古尔邦节”联谊会、“麦西来甫”等喜闻乐见的交流平台,开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如辅导员学习维吾尔语常用会话等学习会,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还可以深入挖掘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并以其为重要的教育载体。

4.创新非民族类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现路径。在实践过程中,要深入观察和总结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的特征以及不同类型者的特点,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民族团结教育;要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转化为生活实践或者生动的案例,突出教育的生活化,增加受众人群,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成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推进者;要随时关注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创建多种民族团结教育的线上线下平台,建设非民族类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规范,将此项工作制度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教思政[2009]10号)[EB/OL].2009-08-20.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00/200910/52932.html

[2]湖南省民宗委.十八大為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EB/OL].2012-11-04.

http://www.hunanmw.gov.cn/xxgk_71281/zcfg/zcjd/201512/t20151219_2059009.html.

[3]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R].人民网,2014-05-30.

http://pic.people.com.cn/n/2014/0530/c1016-25084060.html.

[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EB/OL].新华网,2014-09-2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9/c70731-25762774.html

[5]国务院:加快发展民族教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EB/OL].人民网,2015-08-17.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817/c1001-27472687.html.

[6]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直播全文)[EB/OL].中国网,2017-10-18.

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