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25期·CIPP模式在“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9/19 9:32:25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5期

夏云

[关键词] 高职英语;CIPP模式;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DJSZ20208)

[作者简介] 夏 云(1983—),女,江苏靖江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5-0128-04 [收稿日期] 2022-03-08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正在不断创新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必修课程,以“高职英语”为关键词进行资料收集,发现以“高职英语”课程现状、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创新路径、教学策略等为关键词的研究占了多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课程评价不能与现有的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就不能及时反馈“高职英语”课程实施的效果和问题。

CIPP评价模式由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该模式强调以过程为导向,符合当前教育评价的实际需要。近年来,CIPP模式作為公认的、实用性强的评价模式较多地被用到了课程评价中。本文基于CIPP模式构建“高职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以期对“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一、CIPP课程评价模式基本概念

1967年,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了CIPP模式,是为管理者作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CIPP评价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种评价方式[1]。

在CIPP评价模式中,背景评价是指在前期研究中,教师在全面掌握课程的政策背景、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评价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社会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以“高职英语”为例,教师在进行背景评价时,应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调查,使得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方向。

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输入评价是对实施教学时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施方案进行诊断。以“高职英语”为例,根据学情分析,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基础进行分析,选择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资源,设计符合学生专业需要的职场情境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和监测,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

过程评价是对教学实施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并不断调整和修订教学方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使用了超星或其他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记录,将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话题讨论结果、项目任务、课后作业等情况进行量化,帮助教师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学进度,以提高教学效率。

结果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评价。以“高职英语”课程为例,结果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完成情况。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衡量学生是否掌握语言知识、职业能力水平是否得到提升。除此以外,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推进,在过程评价中以问卷、主题活动设计等形式进行,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思辨能力、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进行持续性的检查,检验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2]。

通过CIPP模式的四种评价方式,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全员参与“高职英语”课程的评价,涉及从制定教学方案到教学活动实施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地评价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契合了“高职英语”课程三全育人理念。

二、CIPP课程评价模式在“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一)“高职英语”课程人才培养环境基础

背景评价是课程设置的基础,对“高职英语”课程进行背景评价,主要是对“职场英语”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教学对象及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评价。“高职英语”课程将教育部门对高职英语课程的要求,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定课程总体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3]由此可见,当前“高职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既要传授语言基础知识、培养职业素养,更要将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制定

基于课程的背景评价结果,输入评价主要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选取合理的课程资源,确定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高职英语”课程选用的是职业英语教材,一般由“语言+综合实践能力”两大模块构成。具体而言,课程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具备英语必要的听、说、读、看、写、译技能,理解和表达口头和书面话语的意义,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也要使学生能够在沟通中善于倾听与协商,尊重他人,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同时,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使他们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立场,具有国际视野,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技能,秉持平等、包容、开放的态度,能够有效完成跨文化沟通任务。以“高职英语”课程为例,由于课程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还需要评价教学资源是否能够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适用性,是否能够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三)“高职英语”课程的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在输入评价所选择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学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和反馈,及时发现课程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中存在的缺陷,如教学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教学进度的可行性、教学资源的有效度等,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改进,以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具体来说,“高职英语”的过程评价涵盖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是指教师的问卷调查、主题讨论发放和教学内容的准备。课中是指具体的授课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职场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环节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设计、分组汇报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课后的学生反馈和师生互动也同样重要,在这一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实现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课程实施全过程的评价,使得教师能够获得详细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成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指向知识技能和课程思政的双重实施效果,基于学习技能和提高认识两个方面,考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最初设定的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在语言技能方面,评价学生是否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语言应用能力;通过英语语言能力测试,将学生的词汇与综合运用能力进行量化,并分析数据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在职场技能方面,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一定的职场交际能力,是否能够完成预设的职场情境沟通任务。在课程思政成效方面,以观察法、问卷、测试、访谈调查等多种形式采集信息,围绕中西文化差异、思辨能力、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民族自信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评价,看充分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4]。

CIPP模式在“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中的应用可归纳为表1。

结语

综上所述,将CIPP模式合理地应用于“高职英语”课程,通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融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于一体,能够科学客观地反馈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和不足,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效果。当然,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如何将评价结果进行量化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开展相关教学实证研究,探讨将评价结果量化分析,并不断调整和优化“高职英语”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