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浅谈地矿类院校矿物材料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6-19 17:30:47      点击:

摘要:矿物材料学科涉及矿物学、矿物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生物医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力工程与微电子、能源科学与工程、交通与通讯工程等学科,并与现代高技术新材料、传统产业和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产业密切相关,在我国非金属矿物材料、资源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的学科地位。本文结合我校近几年矿物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经验,简要分析了我国地矿类院校矿物材料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矿物材料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1-0008-02

现代科技革命、产业发展、社会进步、健康环保与生态产业的兴起开创了矿物材料研究与发展的新时代。我校矿物材料工程专业正是依托于矿物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拓展而成的一个特色与优势学科方向,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博士和硕士学科点之一。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我校矿物材料工程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我校近几年矿物材料学科建设的探索经验,就我国地矿类院校矿物材料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一、地矿类院校矿物材料学科现状

我国矿物材料学科的建立始于2000年前后,首先创立这一学科的主要是一些设有地质与岩石矿物、矿业工程的大专院校,一般是在一级学科矿业工程下设置与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平行的二级学科或者在地质或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相应的二级学科。目前,我国已有十几所院校具有矿物材料工程专业碩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以来,矿物材料,特别是非金属矿物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十分活跃,从事该领域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包括大专院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逐年增多,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发明专利申获数量均逐年快速增长。与此同时,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矿物材料与应用”学科,近十年来该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逐年显著增长。目前,全国从事该领域研究开发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达数百家。与其他地矿类高校一样,作为具有典型矿业特色背景的高校,我校是国内最早从事矿物材料相关研究的重点大学之一。众所周知,矿物材料学科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一个重要的特色方向,而选矿也是资源深加工必不可少的加工手段,而且我校也是国内最早设立矿物材料工程博士点的高校,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以矿物材料工程博士点为依托,目前我校已初步建立了具有典型矿物学、矿物材料、矿物加工背景的矿物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长期发展,矿物材料已逐步发展成为我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之一。尽管大多数的矿业工程、地质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科研院所早已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开发,但我国目前尚未真正建立矿物材料学科,而且目前也尚未设立独立的矿物材料相关本科专业。显然,矿物材料学科建设的现状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矿物材料产业及相关应用领域的需要。目前的高等学校只能培养少量矿物材料或矿物材料工程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这些博士和硕士生毕业后主要到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就业。然而,目前我国矿物材料产业的广大基层企事业单位严重缺乏矿物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及相应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我国目前矿物材料产业和应用技术仍然明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1]。

二、地矿类院校矿物材料学科未来发展趋势

矿物材料学科不仅具有材料科学属性,同时又有矿物科学属性,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2]。地矿类院校开设矿物材料学科相关课程应结合各自的学科优势,适当加大矿物学、结晶学、岩石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比重,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岩石学—矿物学—材料学”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显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未来解决矿物材料加工与应用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人才为目标[2,3]。矿物材料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特色的培养,专业方向应结合当前社会需求与人才市场需求,注重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矿物材料目前的分类还不完全,随着矿物材料与应用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矿物材料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矿物材料的分类将更加科学和完善[4]。矿物材料是伴随高技术与新材料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健康环保、节能与新能源等产业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建设生态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将给矿物材料学科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适逢这一机遇,矿物材料科学研究与矿物材料产业未来必将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发展,而相应的学科体系建设也应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功能化是矿物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5]。未来将重点开展与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型建材、特种涂料、快速交通工具以及生态与健康、现代农业等相关的功能性矿物材料。同时,应构建先进的矿物材料性能表征平台和矿物材料标准体系,强化矿物材料的应用研究,充分了解市场与产业需求,使矿物材料学科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相关应用产业的进步和发展[6]。在矿物材料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应充分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的平台优势,建立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机制,以保障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矿物材料学科对于高值和高效利用矿产资源以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传统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矿类院校开设矿物材料学科方向的起步较晚,底子薄,而且尚未完全建立矿物材料学科本科生教学体系,而且尚无矿物材料工程本科专业。近十年来,矿物材料学科发展很快,研究内容日新月异,对矿物材料学科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矿物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因此,未来要办好矿物材料学科,各院校必须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除了进行必要的教学与科研投入、师资结构调整、建设相应的配套教学条件外,还应充分注意挖掘内部潜力,发挥现有学科对矿物材料学科的支撑优势。矿物材料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应充分把矿物材料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交叉融合与创新,强化矿物材料学科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突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矿物材料学科体系。endprint

參考文献:

[1]廖立兵,汪灵,彭同江.关于建立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点思考[J].矿物学报,2015,35(1):1-5.

[2]白志民,马鸿文,廖立兵.矿物材料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3,22(3):21-23.

[3]彭同江.我国矿物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矿业,2005,14(1):17-20.

[4]郑水林.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M].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5]孙仕勇,董发勤,彭同江,等.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108-109.

[6]郑水林,孙志明.非金属矿物材料[M].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Abstract:Mineral material science involves the mineralogy,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biological medicin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echanical engineering,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microelectronics,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ommunication and traffic engineering,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rn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In addition,the mineral material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no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for mineral materials,metal resources deep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ineral materials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miner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talents in our country were briefly analyzed.

Key words:mineral materials science;personnel training;discipline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trendendprint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