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化学类实验室废弃物的科学分类、收集与处置方式的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8 20:48:53      点击:

刘曼姝 赵立宁

摘要:化学类实验室废弃物的规范管理和处置一直是困扰管理部门的难题。本文针对目前部分化学类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处置不够规范,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对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收集与安全处置的方案。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是化学类实验室废弃物科学管理的主要途径。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实现不同实验室之间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加强绿色实验室的建设,从源头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室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节约社会资源,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安全处置;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279-02

化学类实验室产生废物具有种类多、成分复杂多变、单种污染物数量少、毒性大等特点。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化学类实验室产生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实验室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使命[1,2]。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化学类实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废液、废渣等废弃物。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实验室所需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1]。

目前国内很多实验室对废弃物的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实验楼周遭的空气洁净度低,科研人员的意识不到位,产生的含重金属、有机物的废液甚至直接排放,废液汇入管网会增加后期处理的难度,这些将污染周围的空气和水源,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3,4]。常用的化学试剂价格不是特别高,但是很多情况下多种物质混到一起产生废弃物的量大大增加,处理废弃物的费用十分昂贵,有可能超过购买费用的2—3倍[5,6]。现如今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若不及时有效解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科学的分类、收集与管理,最大限度做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7,8]。

一、实验室废弃物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化学类实验室污染有以下三个特点:间歇性、复杂性以及对生态和人强烈的毒性作用[9,10]。按照形态分类,实验室废弃物可分为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三种类型[11]。(1)废气包括挥发性试剂、反应过程中间产物如酸、碱性废气和有机废气等,这些气体或难闻、或有毒、或有腐蚀性,长期接触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入大气,势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12]。(2)废液可分为有害废液和无害废液。有害废液包括含铅、铬、镉、汞等重金属的实验室废液,某些剧毒氰化物、芳香族致癌、致畸有机废液。这些废液难以处理,如果直接排入下水道,多数被稀释,难以降解,在自然界中循环可能污染饮用水源,造成严重的后果[13]。(3)固体废弃物包括空试剂瓶、破损玻璃器皿、废纸片、失效药品、反应产生的沉淀、蒸馏残渣等,若管理粗放不规范,排放源不可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乱存、乱放的话,会对相关人员及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实验室废弃物分类管理方法的探索

1.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首先,对实验相关人员进行实验室废弃物规范管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实验人员对实验室废弃物危害性的认识,掌握实验室废弃物科学分类与管理的方法,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避免随意倾倒废液、随手丢弃杂物、直接排放废气等违规操作的现象[10,14]。根据实验的需求购置、配置相应量的药品。对实验过程中产生毒性大的废气、废液和固废进行收集、存放并规范处理。其次,完善污染物的收集和处理的制度与设施,保证实验室内均安装通风橱和换气扇,合理布局,有分类盛放废弃物的容器和空间,并加强实验室的监管,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尽可能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理、达标后排放。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特点决定了实验室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途径的必然选择,每个实验室都是一个基本的研究单元,根据废弃物不同的形态、毒性以及处理成本进行细致分类并做好台账。对废弃物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例如酸、碱性废液,将其中和为盐,降低废弃物的毒性以及排放量;将一些无明显环境危害的药剂空瓶,例如乙醇试剂的空瓶可以继续用做实验室容器,或者作为普通固废收集后资源化;将半包装的废弃物合并;用轻便的容器盛装废液等。

2.建立区域内废弃物存放及预处理的设施。对于实验室聚集区(比如学校),应建立实验室废弃物暂存间并配套消毒灭菌装置,用于分类存放实验室产生的一般固废以及危险废物(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及废液等),彻底消毒灭菌后,使用规定的容器包装密封后,贴标签,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处置。学校应自建污水处理站,调整实验室管路,对于酸碱性较强的废水、难处理的废水进行前处理,以降低后期处理的难度,减轻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后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降低处理难度与环境风险。

3.搭建实验室废弃物产生、收集的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实验室对化学品废弃物的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设计出一套关于实验室药品从购买、使用、存放、回收及销毁或排放全过程详细记录的信息化管理和资源共享系统。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提高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克服纸质化管理不便与实验室废弃物统计管理的缺点,及时掌握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于排放情况,减小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效率。信息化平台建设明确各实验室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最大限度实现废弃物以废治废和减少二次污染的目的,确保管理工作层层到位。

三、结论

实验室废弃物排放的种类多、成分复杂、毒性大,废弃物的排放存在间歇性、无规律性,与环境之间矛盾问题突出。根据废弃物的特性和毒性进行科学分类、存放与规范管理,建设绿色实验室是未来实验室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实验室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必然途径。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废弃物的存放和处置有待完全纳入环保部门的监管之中。我们应该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的做到源头上控制,每个实验室的建设都要规范起来,配套设施加以完善,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监管,利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废弃物的信息化,落实各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工作。通过实验室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化的管理,为建设绿色实验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春鸽,贺强,孙晓志.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信息化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3):290.

[2]石斌,王永航.高校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分析与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4):150.

[3]穆光照.实用溶劑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余金静,乔欢欢,李健.水中重金属监测前处理方法[J].能源环境保护,2015,29(1):63.

[5]黄开莲.二氯甲烷对人危害研究进展[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1996,(3):210.

[6]王莹,张丽娟,曹魁,徐冰.高校化学实验室废物处理与循环利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2):76.

[7]赵素瑞,高向红,袁冬梅.无机化学实验室危险废物减量化[J].化学通报,2011,74(2):188.

[8]徐云涛.能源发展与环境问题[J].能源环境保护,2007,21(4):9.

[9]张长水,张立敏,王洁新.化学实验室常见废液处理的探讨[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3):197.

[10]刘雪凌,张培兰.浅析高校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综合处理[J].化学通报,2012,75(5):476.

[11]张瑶.实验室环境管理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s1):97.

[12]王艳芳,沙昊雷,於建明.低浓度VOCs废气处理技术进展[J].能源环境保护,2007,21(3):8.

[13]万柳,徐海林.活性炭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J].能源环境保护,2011,25(5):20.

[14]姚运先,王艺娟.实验室废液的管理与处理方法[J].化学教学,2002,(2):9.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