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基于专业联盟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4 20:30:12      点击:

李松 刘春慧 尹慧敏 李锦生 周丽娜 林海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传统方式的人才培养凸显弊端。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吉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全国专业联盟教学平台,通过人才培养理念、专业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形式、评价方式及隐性课程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地方新能源产业培养出创新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新能源;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105-02

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大面积雾霾现象的产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能源消費大国,消费结构主要以石化能源为主,在全国能源所有源消费中占九成,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消费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低碳环保理念成为新时期的主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成为解决能源不断减少与人们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3]。目前,新能源技术专利多属于国外,国内自主创新技术比较少,新能源企业也主要由国家政府扶持,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适应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于2010年教育部批准开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旨在为新能源产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有59所[4],其中包括综合性院校、理工类院校、农业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各院校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不同。如华北电力大学是以研究风能技术为主,南京林业大学则把培养重点放在生物质能上,青海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集中于太阳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属于新兴行业,技术新且发展较快,缺乏历史沉淀和专业性资源。从业教师以年轻人为主,缺乏社会影响力。

为推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于2013年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了“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参会代表除高校外,还包括多家新能源企业和出版机构。通过代表讨论一致通过建立了“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联盟组织为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在教学共享资源库、教学与培训平台等多方面进行积极建设。

基于全国专业联盟背景,吉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也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上。由于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受区域发展、经济建设等局限。因此,探究出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新能源产业建设及输送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要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社会需要,创新人才不仅要拥有专业技术技能,还应该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视野,“博”与“专”的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综合创新的能力和完整的人格。特别应该重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建立个性发展的专业模式。在专业设置方向上注重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共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自主性和发展和谐性。在专业设置时间上,要求学生广泛学习模块化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充分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应用情况,发掘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潜能,更好地实现专业分流。在专业设置口径上突破学科壁垒,通过模块化课程群的形式,实现学科交叉,使学生在专业发展上可以触类旁通。

3.构建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体系。依托专业联盟教学资源库,打破了专业时空界限,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实现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动力工程、农业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化工等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确立了6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了生物质能、太阳能、节能测试、能源与环境等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模块化课程涵盖了物理、化学、电子、生物、建筑、经济、管理等学科内容。如太阳能模块中设置的“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吸附式制冷”、“能源工程建筑设计”、“太阳房建筑制图”、“电工电子”、“能源管理”等课程;并且不同模块化课程科目注重不同学科课程的交叉。由于受到专业教师资源限制,模块化课程中需要补充的课程内容,学生可通过专业联盟教学资源库进行在线课程自主学习及交流互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及学科交叉知识的关联性和丰富性。

4.探索因材施教的教学制度。因材施教的教学制度应以关注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以师生合作互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目标。为此吉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极构建了以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及环境为方向的实践教学平台。依托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构建师生合作制,为高年级学生指导科研创新活动,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完成相关专利申请、论文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参与国家或学科创新大赛等工作,学术导师应密切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激发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基于专业联盟企业单位,构建“产学研”实习制。通过资格申请,将高年级学生派遣到联盟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应将导师制细化。在人际交往、社团活动、职业发展等方面都能有相关导师提供个性化指导。

5.践行信息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创造欲望,使以往的“单向传输”变为“多向交流”,将知识传授的课堂变为探究性课堂。因此,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电工学课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模拟,对比分析学习电动机和发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异同。基于专业联盟教学资源共享,运用手机客户端的方式进行“蓝墨云班课教学”。课前教师可预先布置学习内容,课后学生按时提交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大家也可通过手机平台课下参与问题讨论,从而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延伸了课堂教学。

6.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形式。通过探索多渠道的评价主体、多方面的评价内容与多种评价方式,得出我们应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评价,保证评价的公正性,提高评价效率,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吉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学习评价、实践能力评价和创新成果评价等。课程学习评价和实践能力评价是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内容、主题研讨、对比分析和学习汇报等方式,将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最终评价。同时学生要对上课特点、课堂氛围、互动情况等对教师进行反馈评价。创新成果评价是依托实践教学平台,通过邀请校内外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士等多元化主体,对学生科研方面的评价。主要包括学术论文、竞赛作品等。

7.发掘构建隐性课程形式。结合吉林农业大学实际情况,我们应努力发掘校园环境中的隐性课程资源,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育人上的功能和地位,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以及充满爱心的育人环境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结束语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任何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相应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而提出。就地方高校而言,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借鉴其他高校人才培养经验,结合自身优势,不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昕,朱连磊,丁黎黎.能源结构调整中政府、新能源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的演化博弈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1):145-156.

[2]张怀文.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和演化路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6,(9):155-160.

[3]程道俊,赵继伦.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诉求及其社会协调治理机制[J].求索,2016,(8):93-97.

[4]彭锦星.农业院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建设[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5,22(3):62-64.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