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工科高校研究生学位课程的特点与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8 20:48:24      点击:

黄星亮 孙仁山 杨皆平 张永学

摘要:研究生学位课程是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位课程的设置需要做到科学合理。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为例,主要从课程属性、课程使用教材情况、课程内容与科研成果的相关性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位课程;课程属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102-03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除了依靠两院院士等杰出的科学家外,更需要年轻的科研人员为之而努力。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高端人才,是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应着重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刘延东在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上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就要从研究生学位课程抓起。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起到引导作用并且与其培养目标相吻合。

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全校九大学院74门博士学位课程,190门学术硕士学位课程,83门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的基础数据,涵盖课程属性、课程在培养目标实现中所起的作用、自编教材情况、使用自编教材和出版教材的情况、课程内容与科研成果的相关性、主要的考核方式等14个方面。下面将就其中3个重点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课程属性

本次调查将研究生学位课程分为理论类、工程类,技能类和综合类四种,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各学院开设的347门研究生学位课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整体来看,研究生课程以理论类和工程类为主,技能类和综合类为辅。从分项上看,博士生理论类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比例达77.03%,符合博士生培养更注重理论学习的要求。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我国要求应进一步加强硕士的理论基础与技能,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一是根据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式,仍将理论类和工程类的课程作为教育重点,但同时也提高了技能类和综合类课程的比例。

总体来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体现了博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各自特点,符合不同的培养目标。

但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技能类和综合类课程应进一步加强。这两类课程学习的弱化,会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呈现“知识强,能力弱”的状态。有学者提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专业化人才的重任,而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方式,所以研究生课程的建设要放眼于整个培养模式。四种类型的课程要合理分布,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过硬、能力全面、高素質的创新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与科研成果相关性

学者杨小冈提出,在授课教师明确自身科研成果与课程内容之间结合点的前提下,可以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配套,形成教学辅助资源,帮助研究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中,将课程内容与科研成果相结合的情况并不多见。

博士课程内容与授课教师科研成果相关性如图1所示,课程内容与课程成果相关度在80%(含)以上的课程占所调查博士学位课程总数的29.73%,相关度在50%(含)至80%之间的课程占16.22%,30%(含)至50%的占10.81%,相关度不到30%的课程占总数的35.13%,另外还有8.11%的课程无法界定课程内容与科研成果的相关性。

硕士课程的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总体来看与博士课程的情况相类似,课程内容与科研成果相关度低于30%的课程也具有较高的比例。若排除掉公共基础课程,这一比例将会更高。这充分表明相当多的专业课程在授课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并未做到与科研成果进行有机结合。

三、课程使用教材的情况

教材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目前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授课教师在教材的选取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教师一般会根据授课内容和选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材,包括出版教材和自编教材。

本次对研究生课程中使用上述两种教材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调研的74门博士课程中,有12.16%的授课教师选择使用自编教材,其余的课程使用出版教材,占87.84%。

而190门学术型硕士课程中有21.58%的课程使用自编教材,78.42%的课程使用出版教材。

83门专业型硕士课程中19.28%的课程使用自编教材,80.72%的课程使用出版教材。

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在研究生课程中普遍使用出版教材,自编教材的使用率仅在20%上下,其中博士课程使用自编教材的比例更是低至12.16%。

使用出版教材的课程,虽然选择在以一本教材为主的基础上,还会指定多本参考书,以此来拓宽课程内容,加深深度,但是参考书也同样存在过于专业、或通用的缺点,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而自编教材是授课教师依据自身对相关学术领域的长期研究,通过对专业问题的深入、创新探索而形成的既涵盖新领域又具有创新思维的教材,与出版教材相比,自编教材更能反映专业的现状、前沿,更适合学生进入创新研究的领域。

由此可见,相较于出版教材和参考书,自编教材的优势显著,但是编撰自编教材,需要授课教师对该学术领域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经常性的更新教材内容,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使用自编教材的教师较少。

四、讨论与建议

(一)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

据学者罗尧成的研究发现,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二级学科,这就导致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并且内容陈旧。对博士生和学术型硕士来说,我们要培养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者,因此在保证课程内容前沿性的基础上必须增加综合类课程的比例,全方位的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另有学者提出,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应该以培养实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人才为目标。所以对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应提高技能类和综合类课程的比例。

(二)加大对自编教材的使用比例

有学者调研发现,困扰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材的匮乏以及教材内容的落后与陈旧。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因材施教,在吸收国内外优秀成果的同时,紧跟世界科研领域的最新动态。这就要求研究生課程的教材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结合学生本身以及该课程研究领域的实际情况。但目前市场上的出版教材大多更新速度缓慢、无法跟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应当加大授课教师使用自编教材的比例,出台鼓励政策来促进教师积极投入,撰写具有特色的自编教材,以此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持续加强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生的培养与本科生的培养有所不同,不仅要加强基础教育,更要注重其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未知领域,为今后从事科技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笔者认为,一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科研工作的切身体会,将自身的感受与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二是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与探索;三是教师的科研成果是教师的知识结晶,将其编入教材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为此,需要加强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体现,使教学内容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

参考文献:

[1]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 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J].科协论坛,2016,(06):10-11+2.

[2]记者 姚晓丹.努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N].光明日报,2011-09-09:006.

[3]张广斌,陈向明.研究生课程内容研究:价值、选择与组织——基于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研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23-30.

[4]杨小冈,姚志成,王雪梅.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应用——以研究生课程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Z1):72-73.

[5]章丽萍,金玺,顾建民.研究生课程建设:从理念到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3,(07):66-70.

[6]曹雷.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及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04):487-490.

[7]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8]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04):59-61.

[9]颜士鹏,李春英.关于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5):112-113.

[10]熊丰.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现状及出路——基于X大学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3,(06):73-79.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